APP下载

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路径探究

2024-03-11勾锐单钰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转型数字化

勾锐,单钰涵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61)

一直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院校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应把握住机会,加强教育模式调整,与新时代的数字化、大数据结合,融入多元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将自身优势与国家政策结合,实现现代艺术教育事业的新飞跃。

1 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回顾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21 世纪以来,艺术设计教育学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在教学方法、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学方法和方式不健全。随着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开展,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硬件在不断完善,学生能够从教材和课堂上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增长学术见识。然而从艺术设计教育的实现程度来看,艺术设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加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运用与实践结合,做到活学活用,才是真正掌握了这门专业的知识技能。但是就目前教育现状来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未全面转为以教材为辅、以实践为主的自主教学方式,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思维,对教学方式进行更新,使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教师线上平台的授课方式,是对以往线下授课方式的突破,更加具有新颖性、便捷性。但学生在线上平台听课的自主性不高,教师对于新型线上设备的使用方法不熟悉,这就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二是教学质量欠佳,学科设置单一。艺术设计是一门多科融合的学科,只有进行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才能推动设计的发展,取得多元教学成果。但是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只注重单一艺术设计学科教学的现象,忽略了学科交叉的内容传授,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在设计与康养有关的景观时,要考虑人群的心理状态,涉及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同时,部分艺术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前期以素描、水彩、色彩构成等基础单一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属于高中课程,在大学再次学习会让学生感觉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没有得到开发,势必会降低教学质量。

三是艺术设计人才短缺问题。艺术设计教育管理模式缺乏规范化、教育理念滞后,缺乏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因此,为推进艺术设计教育高速创新发展,更加符合时代需要,需进行数字化转型。

2 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今教育的热点,是未来教育革新的方向。近年来, 教育数字化转型逐渐在各国展开[1]。如法国从2015 年就提出教育数字化策略,之后又提出“教育数字领地” (Les territoires Numériques Educatifs)等项目[2];德国为了响应“工业4.0”,积极将数字化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提出“数字化教育世界2030”策略,提出9 个具体的数字技术目标[3];俄罗斯利用经济来推动教育的发展,解决教育难题,构建现代化教育环境,推广数字化技术[4];2022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5],在我国,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持,切实地将数字化与教育结合,用新一代的数字技术重塑教育,能够进一步推动教育智能升级,提高教育的发展质量,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需要数字技术的加持。通过数字技术的参与,技术与艺术教育结合,艺术设计教育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新领域,解决新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5]。将数字化技术与艺术设计教育结合,能够使其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彰显社会价值。

3 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对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来说,不仅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教育,还是通过技术与艺术设计教育相融合,建立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字化教育体系[6]。

3.1 专业人才从特定性向连通性转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特点也日益明显。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专业人才从特定性到连通性的转变。艺术设计人才通过数字化技术从网络媒介中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共享艺术设计资源,这大大提高了设计人才的跨文化和跨学科能力,加速其专业成长和创新发展[7]。首先,数字化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设计信息和资源,让艺术设计人才可以及时了解专业领域的动向,更容易地了解和学习不同领域的设计技术和实践经验。其次,数字化技术也为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和交流渠道。通过数字平台,艺术设计师可以与全球不同地区的设计师展开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跨文化的设计项目。最后,数字化技术也为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更加智能和高效的工作方式,艺术设计人才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使用设计软件和工具,可以更加自由地创作和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8]。

3.2 专业领域从封闭性向开放性拓展

实现“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拓宽了艺术设计教育的边界,使得艺术设计教育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9]。首先,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学科界限。其次,数字化技术使得艺术设计教育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更加开放和共享。数字化平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知识库,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这些资源。最后,数字化技术还提高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开放程度和互动性。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参加各种艺术设计活动和竞赛,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和创意。

3.3 专业办学从独立性向协同性发展

数字化技术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更具协同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使得教育更加开放、多元和具有创新性。“信息”和“数字”是数字化的基本属性,而数字化和信息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系统转型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10],但并不影响数字化转型作用的发挥。首先,数字化技术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内部的协同和合作。数字化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协同工具和交流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设计问题和挑战。其次,数字化技术也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数字化平台提供了跨校、跨区域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可以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最后,数字化技术还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与产业界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数字化平台提供了便捷的产业对接和交流渠道,艺术设计教育可以更加便捷地与产业界进行合作,提高了教育的实践性和学生就业质量。

3.4 专业认证从僵化转为灵活

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最后一个特点是专业认证从僵化转为灵活。在数字化时代,专业认证标准和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和更新,数字化技术也为专业认证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方式。首先,数字化技术促进了在线认证的发展。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线学习,而数字化技术也为在线认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其次,数字化技术促进了跨领域认证的发展。数字化技术使得艺术设计教育可以更加深入地融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数字化技术促进了学生自我认证,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学生的作品和成果进行评估和认证。

4 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体系

4.1 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的理论

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是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之一。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个性化学习路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1]。这一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学习系统,以及基于学生行为数据和学习成果数据的学习分析和预测模型等。2022 年,教育部正式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这是一个集基础服务、公共服务、智能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是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的初步战略成果,也是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实施的个性化教育教学举措。

4.2 多媒体教学理论

多媒体教学是数字化转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多媒体教学理论研究将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元素结合,创造出更加生动、直观、具有互动性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这一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以及基于移动端设备和社交媒体的教学实践等。

4.3 基于社区的教学理论

基于社区的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建立在学习社区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和共同学习。这一理论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通过建立学习社区、教学协作平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资源。这一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基于在线协作平台和社交网络的教学模式,以及基于开放教育资源和开放课程的教学实践等。

4.4 设计思维教学理论

设计思维教育理论认为:设计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面对未知挑战。数字化转型需要引入设计思维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分为4 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转型[12]。在这4 个阶段中的“融合”是教师教学思维与数字技术思维的融合,而对于艺术设计教育层面,实现的是教师的设计思维教学与数字技术思维的融合,把握好融合的尺寸与方法,是在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5 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可行路径

5.1 目标规划

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做好艺术设计数字化教育转型的目标计划和顶层设计。2022 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推进“互联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做好目标规划设计[13]。在宏观层面,主要通过政策引导来建立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任务以及设置保障机制;在中观层面,对于教育数据资源的供给与实施、高速泛联网络的建立等提供技术支持;在微观层面,对数字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创新升级。

5.2 组织管理

从组织管理角度入手,要两手抓,做到高校管理和政府监督同时到位。从学校角度入手,学校应将管理侧重点放在对于学校教学管理数字化、辅助教学数字化等方面,加强互联网与艺术设计教学之间的关联,使数据信息管理与数据教学平台成为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服务平台[14];从政府角度入手,应开展与数字化有关的各类项目活动。例如对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对优秀精品项目进行认证等,从而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发展。

5.3 政策规范

健全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政策机制,围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等制定数字化转型的配套政策,如数字化成果的认定方法、数字化行为的伦理规则、 数字化设备的安全规章等,对原有的制度及管理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更新换代,从而保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从建设到评价的转型,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提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5.4 教育教学

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第一,在课程目标层面,课程目标应与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艺术设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的趋势和需求,由此可见,课程目标需要紧密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二,在课程内容层面,课程内容结构应呈现动态、 开放、非结构化的多样态。除了要学习基本的艺术设计课程内容之外,还应包括实践技能、数字化技术应用、创意思维、实践操作等。比如,可以为学生提供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第三,在教学活动层面,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比如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远程教学等。教学活动是教学的表现形式, 建立师生交互的共同体,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掌握学生动向,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组织调控。第四,在过程考核层面,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测试、实践作业、综合考核等,比如设置在线考试、在线提交作业、在线测试等。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在线测试,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在线答题,教师在线批改,随时查看学生考试成绩及答题情况,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通过数字化技术收集、分析、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及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第五,在学习评价层面,将数字化与学习评价结合。将数据化应用于多元化评价、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学习档案和学习证明、教师反馈和指导等多个方面,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5 数字资源

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传统教育的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教育数字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要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优势,调动高校、企业、社会等各力量,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为数字化资源平台注入活力,建设优质资源平台,构建教育数字化体系。学习资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学习资源数字化不只是教学视频、教学文档等的数字化备份, 还应建立资源的关联、资源的使用路径等, 以便于学生的个性化使用。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数据资源互通共享,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一手资料,是数字化转型的独特之处。

5.6 人员数字化能力

人员数字化能力主要包括学校领导机构成员、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化能力。对于学校领导机构成员来说,应全面熟悉教育数字化转型机制特点、明确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学意义、预设教育与数字化转型结合后可能出现的各类难题等[15];制定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政策规则,让教师在规则范围内实现教学任务,学生在目标标准下感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设立各种奖励机制,通过证书认证等机制来激励教育教学各类人员,促进教学人员自主学习数字化技术,形成数字化思维;设立效果评估机制,对转型教学进行评价,做到因“校”制宜等。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提高艺术设计的专业能力,掌握现代数字化技术的知识和应用,能够教授各种设计软件,如3D 建模软件、图形设计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支持学生创意和设计的实现[16];探索数字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要利用好数字化媒介,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掌握艺术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平台构建虚拟学习环境,加强与教师的线上交流,及时进行反馈。教师数字化能力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能够确保数字化教育的实施效果和质量。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教学的要求。

6 结束语

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为育人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它不仅影响人类的认知方式和人际关系,也会为教育机构的育人方式变革提供技术基础,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机构教学方式的系统性革新。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星.云.海》
《花月夜》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数字化制胜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