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启示和借鉴

2024-03-09王佳燕史金端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影响力科技期刊集群

王佳燕 黄 艳 史金端

摘要:【目的】探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具体方式和运行模式。【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对近年来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结合中国科技期刊的特点,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建设提出建议和思考。【结果】国际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为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英文化和开放存取出版,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小而散”,分散经营的出版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结论】建议通过集群化、网络化,增强竞争力,专家化,建立质量保障,市场化、链化,建立自主生存能力,数字出版内容OA化、英文化和专业化等途径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科技期刊;开放存取;运行模式;集群化                        中圖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4)01-049-04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01.008

本文著录格式:王佳燕,黄艳,史金端.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启示和借鉴[J].中国传媒科技,2024,31(1):49-52.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政府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度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15 676.7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1%[1],而到了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增加到30 782.9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55%。[2]巨大的科研资金的投入的一个产出表现就是科技论文数量的增加和论文质量的大幅跃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6 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热点论文数量均排在世界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第2位。[3]

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统计[4],2022年中国作者发表SCI论文总数是中国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的19倍多,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的中国SCI论文都是发表在国外期刊平台。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项目的实施和有识之士的各种努力下,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化趋势持续快速发展,被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量也在稳步增加,期刊质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我国快速增长的科研产出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5]因此如何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国自主品牌的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期刊出版平台科技期刊出版传播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6]

在此,笔者总结了近些年国际学术期刊发展的一些新形势和特点,并基于此对如何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1.国际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1.1   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英文化

学术资源的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英文化可以概括为国际学术期刊的发展新形势。在大数据时代,学术论文可以看作是高度浓缩的大数据。高质量的大数据汇聚具有规模效应,在这一背景下,各大国际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了大规模的重组并购活动,其规模越来越集中化。除了Pubmed、Web of Science、CA、Scopus这些综合性摘要索引数据库的加强,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学术期刊全文出版平台也高度集中,有分析显示Web of Science平台1973—2013年期间收录的44 483 425篇文档中,Reed-Elsevier、Wiley-Blackwell、Springer、Taylor & Francis和Sage出版的学术论文数量占到总量的50%以上。[7]虽然国际化的商业出版巨头在很多科学领域形成了垄断,但在一些特定学科领域由于一些专业化的协会或学会出版平台的存在,如化学领域的美国化学学会(ACS)和物理学科的美国物理协会(APS),这一趋势有些改善。另外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是学术论文的英文化。根据SCIE截至2023年11月20日的期刊目录统计,目前的89.0%(8435/9481)的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为英文语言,多语言混用的期刊占总数的8.0%(757/9481),而其他单一语言出版的期刊占比都很低,出版语言为中文的期刊仅有16本。

1.2   开放存取出版(Open Access)

国际学术期刊近些年的另一个新趋势是开放存取出版(open access,OA)兴起,OA中的代表有HighWire、PLoS(开创者)、arXiv(bioRxiv,Soc ArXiv,engrXiv,chemrXiv)等。开放存取这一概念起始于2002年,近些年逐渐成为很多新期刊的商业运行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在互联网时代自由传播科研成果,促进科学信息的无障碍交流。开放存取的具体实施有多种模式,最基本的两种是金色开放获取(gold open access)和绿色开放获取(green open access)。期刊的金色开放一般指的是作者将研究成果在开放存取期刊出版,HighWire是期刊的金色开放模式的最早探索者,而PLoS系列期刊将这种开放精神最大地规模化。绿色开放存取是指将研究论文存放在开放存取库中,这可以是一个机构自己的文档存储库或也可以是一个学科专业的文档存储库,如arXiv。在这种模式的巨大冲击下,其他众多的国际商业化出版平台也不得不将自己旗下的很多期刊开放存取化,以争取优秀学术论文资源。据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的统计(https://doaj.org),2023年12月超过20000本活跃的开放存取期刊,这主要是由于开放获取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以及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出版商的支持。据统计,2001~2021年JCR收录的期刊中OA期刊占比由1.3%(76种)快速上升至19.2%(1852种),OA期刊论文占比也相应由0.8%上升至29.8%,显示出国际科技期刊OA出版快速发展的态势。[8]

2.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遇到的问题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显示了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小而散”的处境,截至2022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 163种,分属于3218个主办单位,77.13%的主办单位仅主办1种科技期刊,只有3个出版单位出版的期刊超过20种[4]。这种分散经营的出版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目前国内的部分优秀期刊多是通过在中文版基础上增加英文刊或与国外期刊出版平台合作的方式达到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目的,另外一些知名的科研机构借助海外知名的期刊平台创建新的学术期刊。[9]更多的国内期刊编辑部普遍是借助于自建期刊网站或第三方公共期刊平臺(CNKI,万方等)将纸质期刊内容实现网络化。几千家各种依附关系的期刊编辑部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虽然也有一些行业内期刊结成了集群进行合作,但是大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新瓶装旧酒,并没有发挥期刊集群应有的作用。中国日益强大的科研生产力与“散弱”的科技期刊传播力极不相称,这就导致中国大量的顶尖学术论文资源流向国外期刊平台。

3.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3.1   集群化、网络化,增强竞争力

从国际几大出版集团的发展趋势来看,集群化已成为期刊做大做强的重要策略,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10]期刊编辑部是科技国际影响提升的能动主体,是优质学术论文资源的“加工厂”。而CNKI、万方和维普的平台模式扩大了期刊在国内检索到的能见度,但目前这种平台呈现模式和各个编辑部的具体运行流程几乎完全脱节,且这种“大锅饭”模式磨灭了各个不同学科期刊的特点。各个编辑部极其复杂的体制隶属关系,牵涉诸多社会问题,操作难度较大且效果又难以预期,因此可在制度允许的条件下成立专业化的实质性期刊集群组织,建立一套可基于互联网操作的合作模式和规范化的模式。这种期刊集群通过互联网技术形成学术期刊集团,在这种模式下,各个期刊编辑部不需要进行实质性的自身隶属关系、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的改变,但通过一套契约协议形成的规则形成一套不同于以往的期刊运行方式。这种模式可以通过大协作的模式集约化、集群化的形式对现有编辑力量进行资源整合,同时利用创新的高效的运行模式对原有期刊编辑部编辑业务工作内容进行不断地优化。专业期刊集群的各个编辑部是优秀研究成果展现平台的搭建者和执行者,其重点工作是稿件的学术质量控制,这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期刊集群平台生存和发展的根本。2023年“专业学科刊群建设的共识”的提出说明了科技期刊集群化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11]

3.2   专家化,建立质量保障

通过大学科专业内期刊的联合,汇集业内的专家资源,为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智力保障。这一模式在国际学术期刊平台中已有很多成功案例,美国化学学会的ACS期刊平台和美国物理学会的APS期刊平台都是这方面的证明。这方面的整合有赖于专业学科的协会、学会和研究机构的智力整合和支持。也只有在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的智力支持下才能建立高水平的国际化编委会,提高刊物的稿件质量。

高质量的专家队伍是期刊内容质量提高的保障,研究人员既是学术论文的评审人,也是高质量学术论文的生产者。在期刊学术论文“生产”过程中,要给予研究人员充分的决策参与感,使更多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参与到期刊刊载论文的质量提高的过程中。目前,科研人员及专家对国内学术期刊建设的参与度还存在很大的不足。[12]利用专业的期刊集群的优势,可以最大化地集中配置国内外的专业人员资源。近些年,专家和研究人员办刊在我国期刊的发展中有很多成功案例,在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Bone Research、Fungal Diversity、GigaScience、Nano Research等高影响因子期刊中,几乎每一个期刊的常务副主编或执行主编都是该领域的资深研究人员,并全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期刊的建设中。[13]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目前这些高影响因子期刊几乎无一例外集中到我们国家的优势学科领域,Cell Research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Molecular Plant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Fungal Diversity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Bone Research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办,清华大学主办的期刊Nano Research,华大基因创办的大数据期刊Giga Science。这些期刊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中脱颖而出,除了优秀的编辑队伍和合作平台,不可否认的是其背后的中国本土的强势科研产出为这些期刊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在期刊集群的发展中,要有意识地整合中国本土的智力优势领域,让专家和研究人员更深入地融合到这类期刊国际影响提升的建设发展中。

3.3   市场化、链化,自主生存

目前中国国内大多数的期刊多是以单一编辑部的模式自建网站,有些是同一网络公司,有些完全自建。另外很多期刊的数字出版平台的技术提供者是CNKI、万方、维普等大型数据运营商。在这些模式下,单个期刊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和这些网络技术平台合作中处于劣势地位。在期刊集群成立的情况下,期刊集群可以和第三方的网络期刊平台提供商(CNKI或其他第三方平台)联合(购买服务或合作协议的模式),在其提供的网络化技术支撑下使学术期刊集群更加紧密,并建立或利用其市场推广能力增强整个期刊集群的自主生存能力。另外,如果期刊集群要和已有的国内或国际出版商平台合作,在谈判中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而目前国内很多的高影响因子期刊和这些国际出版社平台的合作中,实际处于不利的地位,一旦和这些高知名度的期刊网络平台出现问题撤出这些网络平台,其影响力将受到较大冲击。因此国内期刊出版单位或期刊集群要想持续的长久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将自有的数字化学术出版平台的建设提高到新的高度。[14]

3.4   数字出版内容OA化、英文化和专业化

目前的OA的出版模式不但可以扩大初期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的影响力,其作者付费的模式也可以部分解决相关的费用支出,中国强大的科研投入也为这种模式奠定了基础。期刊的OA出版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15]根据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开放获取发展报告(2022)》,2011~2021中国科研人员每年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开放获取论文的数量从2.5万余篇增长到23.8万余篇,占比从15.8%增至37.8%,年均增长率为25.2%。[16]

除极个别学术中文期刊外,学术期刊的英文化是扩大影响力,做强中国科技期刊的必经之路。纸质版中文期刊网络化的方式只是原地踏步,无法真正提升期刊品牌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中文学术期刊中大量低水平研究论文的发表是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但在现实可操作层面,要正视这一问题,争取做出改变。基于这一现实,对大多数学术期刊来说,专业内集群期刊可以采取期刊编辑初选加专家审核的方式将期刊中比较优秀的中文学术论文做英文规范化处理。这些优秀的研究论文争取可以在创建的新刊或者以中英文混搭的模式(过渡)在统一的网络平台出版。这些筛选的优质稿源会给期刊集群平台声誉带来提升,这样就会更加有利于进一步争取国内及国际的优质稿源。

专业化方面,期刊集群组建的形式应该以大学科类别为基础,相似下级学科之间相互合作组建,以便能够集中优势资源推出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新建或改版期刊。建立统一的期刊处理模式和规范,统一各项编辑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外在消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术期刊集群也可以争取一些已经英文化和SCI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的加入。这样不仅可以即时提高学术期刊集群平台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在这些经验丰富的期刊带动下,整体提高期刊集群内期刊的办刊水平。而目前中国大多数英文期刊的单编辑部模式也为这种“回流勇进”创造了客观需求和条件。

结语

国家在科技研发资金方面的巨大投入,客观上吹响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冲锋号,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融入国际学术出版“市场”还是要依靠各个期刊编辑部及所有中国科技出版人的自身力量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17-10-10)[2023-12-12].https://www.stats.gov.cn/sj/tjgb/rdpcgb/qgkjjftrtjgb/202302/t20230206_1902126.html.

[2]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23-9-18)[2023-12-12].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309/t20230918_1942920.html.

[3] 中國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R/OL].(2023-9-20)[2023-12-12].https://www.istic.ac.cn/ueditor/jsp/upload/file/20230919/1695123797464034826.pdf.

[4]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5] 任胜利,杨洁,宁笔,陈哲,马峥. 2022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回顾[J]. 科技与出版,2023(3):36-43.

[6] 任胜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 科学通报,2019(33):3393-3398.

[7] LARIVI?RE V,HAUSTEIN S,MONGEON P. The Oligopoly of Academic Publishers in the Digital Era[J]. PLoS ONE,2015(6):e0127502

[8] 孙书军,杨洁,李响等. 基于JCR的OA期刊出版格局分析及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6):766-774.

[9] 丁以绣,苗伟山.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发展与挑战[J]. 出版发行研究,2020(6):65-69.

[10] 王维,黄延红,任胜利. 国际出版机构期刊集群化发展及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5):596-600.

[11]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专业学科刊群建设的共识(中国南京2023年第一版)[EB/OL].(2023-12-7)[2023-12-12].https://mp.weixin.qq.com/s/orl8RpYoWSEM_uY3LLc4gA.

[12] 张彤,唐慧,丁佐奇,等.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全国191所高校科研人员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313-324.

[13] 2021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前300名排行榜[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11):1595-1598.

[14]黄延红,侯修洲.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的构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1(1):51-55.

[15] 任胜利,高洋,程维红.巨型OA期刊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10):1171-1180.

[1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商协会. 中国开放获取发展报告(2022)[R].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2.

作者简介:王佳燕(1982-),女,贵州,硕士,副编审,研究方向为编辑实务与编辑学理论;史金端(1974-),女,海南海口,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编辑实务与编辑学理论;黄艳(1987-),女,四川德阳,博士,编辑,研究方向为编校工作与质量。

(责任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影响力科技期刊集群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天才影响力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