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研究

2024-03-07

大众标准化 2024年3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危险源施工现场

李 睿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在我国安全生产评估工作深入和安全生产法制化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企业加大了对建筑安全系统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投入,各大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呈现快速提高趋势。对事故成因研究的进展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类型安全事故风险发生的系统化原因,这一新的研究成果被称为“系统安全论”。系统安全理论认为,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着完全的安全,在人类社会中,所有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孕育出一些会引起事故发生的因素,而这些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就被称作是危险源。为掌握建筑生产与现场施工作业中的风险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将对此展开多角度的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对应的风险源控制措施,以便于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

1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源辨识

1.1 风险量分区

在对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中发现,风险量主要是指由于危险因素、隐患因素与有害因素导致的无法确定损伤事故的发生概率,若某事件的风险发生几率较高,则可以认为此几率自身的风险系数是较大的,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量的分区,见图1。

图1 风险量分区

对某事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如评估后对该事件划分为A风险(评估后的风险位于A分区),此时,应当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事件的风险处理,通过此种方式,减少风险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与可能性,即使风险A区向风险B区转移。如采取有效的措施后,由于此风险造成的安全事故损失量呈现下降趋势,则风险A区向风险C区转移。如果评估后风险事件处于B区或C区,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与措施,使风险B(C)区向风险D区转移。从图1中可以看出,风险D区中,无论是风险损失量、风险发生概率,都是最低的。因此,可以认为风险控制的过程,就是风险A区、B区、C区向风险D区的转移过程。

1.2 危险源辨识

为控制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应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现场主要存在危险源的划分,相关内容如下图2所示。

图2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主要危险源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引进“安全检查表”法,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辨识。此方法是指对现场中安全事务明细的检查,根据现场的隐患点与危险点,实施该项目的日常安全生产,以此种方式,实现对施工作业中有害因素的精准识别,检查过程中,可以用“√”“×”或“是”“否”等方式,进行检查结果的记录,完成检查后标明检查人员,并由其进行签字。

2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源评价

2.1 危险源评价

在实现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源的辨识后,对其进行具体评价。结合上述确定的危险源风险量程度以及具体可以接受的范围。按照评价结果可以实现对风险的具体等级划分。按照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在评价前构建如图3所示的危险源清单。

图3 危险源清单

文章选用LEC方法,在可能存在隐性伤害的条件下,对操作危害性进行评定。基于环境评价和作为对照的参考环境,根据评级方法,确定变量的得分,然后根据总的危险得分,评估其存在的风险,以此来确定风险源的危害程度,从而使风险控制更有针对性。这一过程可以用下述公式描述:

式中:D代表危险源的风险指数。L代表由于该危险源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系数。E代表本危险品在长时间处于危险源环境中的频度。C代表由于该危险源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后果、造成的损失等对应系数。通过上述公式(1),计算得出的风险指数D越大,则该体系的危险程度越大,需要适当增加安全保障的措施,以此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同时减少在危险作业环境当中频繁出现的程度,以此达到减小风险指数D值的目的。

进一步从体系整体安全的角度进行考量,将公式(1)中由于某一危险源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系数L的大小进行定量划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安全事故实际不可能发生对应的L值定义为0.1,将安全事故必然发生对应的L值定义为10,对于0.1~10之间的数值,可按照表1中的内容给出划分标准。

表1 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系数值定量划分标准

针对公式(1)中某危险源长期暴露在危险环境当中的频繁系数E可以用于对危险源中发生周期较短,造成伤害可能性较大的有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影响程度的描述。将连续出现在危险作业环境中的形式划分为10,将很少出现在危险作业环境中的形式划分为0.5,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能性划分为0.5~10之间的数值。最后,对由于某一危险源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后果、造成的损失等对应系数C进行分析。将危险源对人身或财产安全的损害较小对应的C值定义为1,将人身或财产安全的损害较严重对应的C值定义为100。在1~100之间,进行危险源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后果、造成的损失等对应系数C值定量划分。

2.2 危险源风险分析

在完成对危险源的评价后,对危险源风险进行具体分析。结合上述LEC法,通过综合处理,能够得到真实的危害因素,然后根据其结果来识别和评估危害因素的影响深度,在此,主要是对各个分数值的选值以及对于风险(D)的分析、评估和运用。在外部条件的不同形式下,危险程度按照不同的情形进行划分,得到以下结果:当值大于300时,此时认为达到了极度危险水平,且无法继续正常作业的程度;当D值在160~300之间时,此时认为达到了高度危险水平,且需要立即整改后才能够开始作业;当D值在70~160之间时,此时认为达到了显著危险水平,且需要进行整改后才能够开始作业;当D值在20~70之间时,此时认为达到了一般危险水平,需要在施工中给予重视;当D值小于20时,此时认为达到了稍有危险的水平,在具体施工方中,该危险等级可接受。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上述风险评价方式是按照以往先例以及实践经验进行辨识。其结果对于危险级别的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

3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源控制

危险源控制方法是指通过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对危害因素进行控制或根治,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工作。通过对各危险因素的评价,将各危险因素综合起来,形成高危险性区域分类。有关部门一般会对危险性评估出的不容许出现的和重大危险源进行优先级排序,然后由工程技术部的有关技术人员根据优先级制定危险源管理方案和控制方法。对危险程度较低的普通危险源,可以采取常规的野外监控手段。

可以按照下列条件来管理危险源监控:尽可能完全清除存在无法接受的危险区域;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害性较大的部位,那么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危害;在某些情况下施工时,尽量把工作做得对人有利;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强化和改进安全控制。

4 结语

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十分复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会不断地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形势产生影响,因此控制现场风险源依然是各级政府部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再加上施工企业和项目部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各种安全生产隐患没有得到及时的整改,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存在着不足和漏洞。此外,在施工现场露天作业,人工作业和机械交叉作业较多,施工现场的外部工作环境较差。这些因素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建筑业可以更好地发展,文章对此展开了详细的研究。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危险源施工现场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探讨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建筑安全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