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个世纪,只走一条路

2024-03-06吴东风

党建 2024年2期
关键词:守边巡边边境线

吴东风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恩格日乌苏嘎查一处简陋而整洁的庭院里,有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这里就是尼玛老人的家。嘎查位于中蒙边境,静卧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有一条崎岖难行的沙路从嘎查出发沿着边境线通向远方。从25岁的少女到78岁的老人,这条路,她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尼玛老人自己也记不清沿着这条路走了多少个来回,她只知道,界碑在眼前,祖国在身后,忠诚护边就是她的神圣职责。

1971年,25岁的尼玛响应党组织号召,带着母亲、弟弟和3岁的儿子,来到距离家乡将近300公里的恩格日乌苏嘎查,成为一名守边民兵。当时的嘎查非常荒凉,方圆30公里内压根就没人住。没地方住,就搭蒙古包;没水喝,就到17公里外的地方拉水。白天,尼玛和其他几位民兵一起训练、放牧;夜晚,大家轮流站岗,一到冬天,站岗时手经常被冻得没了知觉。因为生活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一起来的两户人家陆续撤走了,离尼玛一家最近的亲戚在200公里以外,最近的鄰居也相距90多公里。民兵“8号点”只剩下尼玛母子俩,她是“连长”,儿子是“小兵”,白天娘俩放牧守边,晚上听收音机,给儿子讲故事、猜谜语。

“党和国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既然答应了,就得努力完成。”尼玛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望远镜巡逻在4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为防范可疑人员出入境,她要随时保持警惕,并永远在枪里为自己留一颗子弹。半个世纪以来,尼玛母子义务巡边18万多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近千人次,巡逻区域从未发生过1起涉外事件。

如今,戍边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政府为居边护边堡垒户盖了新房,配备了巡逻车,他们用上了太阳能发电,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巡逻的路线会在手机APP上显示出来,并实时上传到“居边护边堡垒户巡逻管理系统”后台。半个多世纪的巡边生活让老人的双腿严重变形,年逾古稀的她已不能独自一人去巡边。近期,老人的孙子考入了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边境派出所,成为一名守边辅警,就这样从奶奶、父亲的手中接过了守边“接力棒”。尽管身体不便,老人还是偶尔和儿孙一起巡逻在那条她走了半个多世纪的路上。

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在我国绵延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无数像尼玛老人一样的边民驻守在界碑出现的地方,在艰苦的环境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光荣使命,用脚步丈量边境,以生命铸就界碑,谱写了一幕幕保家卫国、无悔戍边的壮丽篇章!●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委讲师团)

(责任编辑:王孟秋)

猜你喜欢

守边巡边边境线
西藏爱国守边精神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重要意义
踏云巡边
爸爸,我不怪您!
宋代巡边述略
60岁的他 已为国巡边55年
论新时代边境地区乡村振兴的三重逻辑
当好守边人·布茹玛汗
足球巡边旗
魏德友:半世纪的坚守
边境线上的认同与国家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