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探讨

2024-03-01韩雨辰郓城县房产服务中心

财会学习 2024年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韩雨辰 郓城县房产服务中心

引言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改革工作,在改革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愈发凸显,若想提升其管理水平,就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而且还要结合单位内控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管理方式,引入先进的预算管理技术手段,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指标,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执行手段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工作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预算管理则是该单位实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事业单位运行风险的合理管控。具体来看,在该类单位的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在经济业务活动方面产生一定的风险,若是能够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相关风险。预算管理本身就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并且会涉及单位内部的各项业务,且贯穿于整个单位的经济活动,通过使用科学的预算管控手段,能够对单位内部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约束,同时也能够将单位管理服务的总目标直接转化成为不同部门、岗位及个人的详细工作指标,这也是约束有关责任部门的具体条件,进而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加快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速度。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以及考评等诸多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减少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增强预算执行力,促进单位内控建设[1]。

(二)内部控制是预防预算管理风险的保障

在具体的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开展预算业务,但是其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做好相应的管控工作,这也是内控工作的基础部分,也是完善单位内控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若想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就需要结合内控工作,明确分工以及责权,做好批准审核工作,尤其要对预算编制、执行、考评等诸多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结合分析结果,制定出更加合适的内控手段,以此对其中的风险予以有效化解,进而在较大程度上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快地达到发展目标,使其内部资金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提升单位的运行效率,提升其为社会经济进步服务的实际效能。

二、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一)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认知

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来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存在不少问题,难以保障预算管理的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的认知不够全面,且缺乏正确性,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在单位运行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导致该类单位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比较低,这就会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效果。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认为预算管理只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部分,还有些单位将两者当作独立的工作,没有进行相互联系,这种思想与预算管理的初衷相背离。另外,预算管理的工作内容相对复杂,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会对日常工作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一部分单位对于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内部控制工作,主要目的就是更早地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风险。但是,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并不愿意增加自身的工作负担,所以,在进行预算管理或者是内部控制工作时,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使得工作流于表面,预算管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2]。

(二)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收入通常来源于财政拨款,所以,这些单位在运行过程中,为了规避资金紧张或者短缺的风险,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一般都会尽量多增加预算资金,扩大经济项目,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借助这些手段为自身争取更多的资金,以此保障单位自身运行过程中资源的充足性。但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的制度愈发完善,在对财政资金的应用进行管理时,也更加规范,对于每一笔的财政支出都要求进行详细记录,明确财政资金的应用项目、预算收益、具体支出等,而且是专款专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经常造成预算资金结余的情况,从而产生资金闲置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对于预算涉及的多项业务缺乏全面的了解,尤其对于各项业务的实际需求,更是了解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准确把控预算中各项业务的具体资金需求,相关单位大多是参考上一年度的支出信息,将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罗列出来,对于预算年度的实际业务没有进行科学规划,这就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之间呈现出比较大的差距,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实际效用。

(三)内部体系不够完善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控体系非常重要,是预算管理有序开展的基础保障,并且能够为预算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如今,我国也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出台了有关规范文件,这也使得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更加完善。但相关工作者缺乏对内控、预算管理的了解,在认知上也存在不足之处,所以,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内控制度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具体情况,以至于设置出来的内控标准不够科学,更是影响到整体内控制度的完善性,容易引发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致使预算管理风险提升[3]。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内控体系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缺少内部监管组织、岗位分离机制落实不到位、内控执行力不足等,最终不仅会降低内控工作质量,也会影响到预算管理效果。

三、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开展的有效措施

(一)正确认识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若想基于内控开展有效的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对预算管理予以正确认识,了解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及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对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产生全面的认知,以此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4]。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要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专门的培训教育活动,在培训教育过程中,加深职工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使其能够了解该工作的重要作用,促使整个单位都能够对预算管理的关注,这也有助于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如此,行政事业单位还要针对内控管理人员开展专门的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中,增加内控、预算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得受训的工作人员能够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进而在预算管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进行培训时,也要注意树立工作人员在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中相互配合的意识,更新其传统的管理思想理念,这也有助于提高内控与预算管理的实效性、高效性。

(二)科学开展预算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的预算编制,这也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若想开展有效的预算编制工作,不只是凭借财务部门的力量,还需要其他部门的积极参与,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够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在预算编制之前,管理人员需要先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不同部门也要报送科学合理的预算,以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使其在进行科学分析之后,选择具有可行性且符合预算编制要求的部门预算予以采纳,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对于一些周期较长的项目,可以结合上一年的项目预算落实情况,对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予以适当调整,以此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需求。

(三)建立健全的预算内控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的基础上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应该提前对已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使其能够与当下的预算管理相适应,发挥出指导及规范作用。就现代预算管理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对政府资金支出进行约束,并且要对收支行为予以科学规范,通过对新预算法的分析,能够看出政府部门已经由以往预算管理的监督主体,逐渐成为被监管的对象。因此,在健全预算内控管理体系时,需要遵循现阶段的预算控制要求,并且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约束,明确预算管理过程、动态、目标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确定不同部门需要承担的主体责任,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与现代预算管理相适应的配套制度,高度关注预算编制、执行、资产管理、财务报销等多个方面的制度,对具体的经济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找出其中的缺陷,并对其予以完善,对于经济业务活动还要进行科学评估,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设置合适的风险应对方案,列出相应的责任清单,进一步完善预算内控管理体系。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控建设工作时,应该对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进行紧密结合,对于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及执行的合法性加以重视,保证预算支出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免预算刚性过高,导致责任目标无法顺利达成。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加大预算管理改革的推行力度,深入研究预算资金管理措施,优化专项资源的整合,严格遵循“资金跟着项目走”这一原则,对以往的项目库予以完善[5]。

(四)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及内部控制时,也要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引入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为预算管理及内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要针对信息化建设,拨出专门的资金,购置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件、硬件设施,满足信息化管理需求。该类单位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分出多个子系统,实现对各部门的管控。不同部门通过相应的子系统直接向总系统传输数据信息,各部门在开展业务活动时,其对各项资源的分配调整数据也能够呈现在总系统中,这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信息收集效率,也保证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更有利于进行准确的数据核算,进而保障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也能够为内控提供更多的依据,便于管控各部门的预算资金,避免资源浪费。

(五)优化预算风险控制

在预算管理中存在多种风险,行政事业单位若想站在内控角度,开展高质高效的预算管理工作,就要优化风险控制,减少预算管理问题,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实际效用。基于此,在预算编制环节中,要注意优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协作,同时也要明确其具体职责,采用合理的编制方式,对于单位投入、业务活动、市场变化等多个方面要进行综合考虑,对于收益进行科学估算,做到量入为出,设置合理的预算指标,在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安排支出。另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审批通过的编制方案,对预算指标进行细化,落实到各业务部门,不同业务部门就要结合相应的指标进行预算支出的申请,并且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执行,对于各项支出进行科学控制,以免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单位也要针对各业务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相应的考核工作,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对于考核结果,可以将其与下一年度的预算支出相挂钩,这就有利于减少预算执行问题。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安排专业人员,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跟进,尤其是一些重大的预算项目,更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及跟进,随时掌握预算项目的具体落实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应对,从而降低风险[6]。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有效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做好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还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对预算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并且要立足于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内部控制情况,选用合适的预算编制方式,加大相应的执行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实现高质高效的预算管理。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