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史让人明智

2024-02-18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玛雅人玛雅罗马

历史告诉我们过去发生的事,也引导我们对未来作出判断。怪不得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欧洲史》

《欧洲史》将传统叙述方式与特写结合,容纳了经常被严肃历史学家忽略的各种奇特事物和思想,成为近年来深具价值和说服力的欧洲通史作品。本书叙述始于文艺复兴,止于“一战”。

作者诺曼·戴维斯,英国历史学家,作品被翻译成波兰文、德文、法文等十几种文字。因其对历史研究的贡献,获得英国圣米迦勒及圣乔治三等勋章。

【精彩节选】

教皇的建筑师

贝尼尼的柱廊建造结束了圣彼得大教堂进行了161年的重建计划。它最终完成了跨越整个反宗教改革时期的工作。重建虽然于1506年就已开始,由长方形大教堂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绘出了大设计图的大部分,但在整个16世纪,设计仍停留在纸上。米开朗基罗的穹顶在1590年完工,甚至那时还没有教堂中殿,君士坦丁4世纪的巴西利卡教堂的遗迹仍堵塞着旧广场。直到1605年,卡洛·马代尔诺才得到授权拆毁旧教堂,竖起了一个门廊和建筑正面,及时在1615年的棕枝主日盛大揭幕。

年轻的贝尼尼于17世纪20年代在马代尔诺的建筑正面上加了两座高耸的钟楼,却在20年后眼看着它们被推倒。他于1628年被任命为首席建筑师,但直到1655年才被授权完成剩下的“伟大任务”。梵蒂冈宫的主要楼梯、圣彼得的宝座和带廊柱的广场,又耗费了贝尼尼12年时间。

在贝尼尼生活的时代,罗马是个阴谋和活动的聚集地。在那里,教会的艺术和政治与大贵族派系的野心,商人和手工业者活跃的繁荣,还有平民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并行不悖。贝尼尼听说过焦尔达诺·布鲁诺被烧死,并在审判伽利略时亲临现场。他注意到教皇国家的崩溃,以及教皇们对干涉宗教战争的无能为力。他看到过台伯河的洪水——这是激励他的动人场景之一,经历过瘟疫的降临,还听闻过市民们对不断增加的税收的哀叹:

这个盐税教皇,

乌尔班和他的“侄子”们,

比起汪达尔人和哥特人,

对我们美丽罗马的伤害更甚!

教会如何能在如此之多的艰难中维持这样的辉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玛雅三千年》

作者通过在尤卡坦半岛 20 多年发掘与考察的经历,以专业的视角、流畅通俗的笔触,展现了玛雅文明的历史和面貌。这是一部从地理、历史、天文、历法、习俗、艺术诸方面全面、系统、深入呈现玛雅文明的作品,也是迄今为止研究玛雅文明的权威著作之一。

作者西尔韦纳斯·莫利,美国玛雅文明研究专家、考古学家和铭文学家。他对前哥伦布时期玛雅文明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以大规模发掘奇琴伊察遗址而声名大噪。

【精彩节选】

玛雅人的生活

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天生活跃,精力充沛,工作勤奋,但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对于美国普通的劳动者来说,这样的热量甚至无法维持生存。事实上,玛雅人每天从各种来源摄取的蛋白质平均只有1/6磅。他们吃的所有东西有75%到85%是碳水化合物——玉米和各种用玉米做的食物,主要是一种煎饼大小的无酵烤玉米饼,还有两种叫作玉米肉汤和玉米粥的流食。玛雅人每日平均仅摄入2565卡路里,而我们每日平均的热量摄入量为3500卡路里。

从我们的观点来看,这种饮食高度不平衡,而且缺乏蛋白质,古玛雅人却从中获得了能量来建造许多伟大的、具有仪式中心特征的金字塔、神庙和宫殿。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玛雅人就是以这种饮食为基础,用厚重的石墙建造了尤卡坦雄伟的天主教堂和修道院,而且每个村庄至少建造了一座教堂。同样,今天在大麻(纺织原料大麻,而非毒品大麻。——编者注)种植园工作的玛雅人也是在这种单调、缺乏蛋白质的饮食方式下,种植着美国农民用来做麻绳的纤维植物。这也说明玛雅人似乎天生勤奋,不仅在古帝国和新帝国时期,而且在整个西班牙殖民时期,甚至到今天,都一直在努力工作。

至于干净整洁方面,玛雅人是一个奇怪的矛盾体。就容貌和衣着而言,他们一丝不苟地保持清洁,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至少每天洗一次澡,有时两次。当一个家庭的男人从玉米地里回家时,妻子已经为他准备好了洗澡的热水。事实上,根据西班牙殖民法,如果她没有这样做,丈夫有权殴打她。除了少数城镇,绝大多数房屋都没有自来水或任何类型的水泵,所有的水必须用陶罐、镀锌铁桶或重复使用的5加仑(一种容积单位,1加仑(美)=3.78升。——编者注)罐子从近的水井或天然水源中取得。在那里,必须用老式的桶和井绳来提水,有时绳子甚至长达30多米。玛雅人总是会洗澡。他们对个人清洁的追求几乎是狂热的,这也延伸到他们的衣着上。

然而,他们茅草屋顶的单间房子却远远谈不上整洁有序。火鸡、狗、山羊和猪在屋子里随意游荡,到处是粪便。在外面的院子里,破碎的盘子、带裂缝的罐子、变形的平底锅被丢弃了好几年,所以大多数玛雅人的屋里屋外都很脏乱。尽管如此,玛雅家庭主妇还是每天打扫房子,甚至打扫家门前肮脏的街道。

《地中海三千年 》

与其说这是一本游记,倒不如说这是一本承载地中海历史的文化散记,作者在历史叙述中,穿插了哲学、政治、宗教、民族、神话乃至经济的种种信手拈来的探讨。

作者罗伯特·D. 卡普兰,美国人,“100位全球思考者”之一,世界首席地缘政治分析师,资深国际事务记者,出版的著作有《巴尔干两千年》《阿拉伯人》《地球末日》等。

【精彩节选】

到雅典生活

公元前19年,维吉尔自希腊返回罗马,途经意大利东南腹地——受大风侵袭的布林迪西,在此溘然长逝。由此其大作《埃涅阿斯纪》也成为未完成的遗作。而我从达尔马提亚回到意大利的亚得里亚海后,也选择从依旧是交通枢纽的布林迪西搭渡轮前往希腊。

午夜,轮渡离开布林迪西。直至破晓时分,我在奥特朗托海峡的另一侧醒来。船只进入爱奥尼亚海,亚得里亚海已在后方。风同前夜一样继续呼呼作响,不过多了一丝轻声呢喃的味道,好似正在透露自己的秘密,空气纯净,周遭景物都像高清镜头捕捉的照片。已逝的牛津古典学者莫里斯·波拉指出,希腊宣称受其暴烈的阳光激励而获得更多灵感的是雕塑家,而不是画家。在希腊,即使在植被丰茂的西部岛屿,各种物品的色彩总不如其轮廓那样清晰鲜明。奥地利诗人霍夫曼斯塔尔认为,希腊“朴实无华,排斥一切空想,哪怕是历史典故。它单调,荒凉,富于沖突且怪异,拥有一张憔悴至极的面孔”。

从船上望去,每一棵冷杉、每一栋白色建筑都孑立于一片澄澈空旷的背景之中,让我想到在阿格里真托见过的一个希腊瓶子上的图形。波拉写道:“植被缠绕的丛林往往缺乏开阔的景观,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玛雅或高棉人的雕刻统统反映出森林或丛林密布的压迫感,而希腊的开阔恰好相反。”因而景物可以独立存在,其强调的也是个体,而非整体。如此特征代表了希腊的古典思想,同时也象征着典型的西方文明,这是地貌的部分功能。

一整天,轮渡沿着岛屿链向南行驶。岛群上的港口和石灰岩轮廓像背光的舞台道具一样醒目。夜幕降临,我抵达帕特雷,并在那里搭上一辆巴士往东至雅典。高雅不足而又嘈杂喧闹的雅典能吸引我的只有驾轻就熟的亲近感。在雅典,我知道去哪里好吃又划算,哪家图书馆提供冷气,哪里可以浣洗衣物,以及在哪些非洲和中东的大使馆可以为后面的旅行申请签证。1982年11月,原计划在雅典只逗留几日的我在那儿一停留便是七年。因为,我很快发现,一个自由撰稿人如果想要找间海边的寓所,同时要满足短时飞行即可抵达非洲好望角、中东,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等时事热点地区的条件,那么雅典的确是个绝佳的落脚点。

《科瓦奇讲世界历史》

这本书涉及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十月革命等世界史重点。不同的是,它用一个个具体的故事,给枯燥的社会制度变革注入情感的关怀,拉近了历史与孩子的距离。

作者查爾斯·科瓦奇,于英国爱丁堡的华德福学校任教20年。他的课程笔记是华德福学校老师们的宝贵资源,并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精彩节选】

凯旋仪式

罗慕路斯在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罗马城。恺撒诞生于653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00年,即耶稣基督诞生之前的100年。恺撒造访不列颠则是在公元前55年。

由于恺撒觉得不列颠岛上并没有什么值得军团长途跋涉的东西,罗马人对不列颠的入侵为时很短。除此之外,另一个刚刚被征服的地区——高卢,对于罗马的统治并不那么顺服。在一位年轻的贵族维辛格托利克斯的带领下,高卢爆发了一场反对罗马统治者的起义。为数众多的高卢人不惜一切代价为自由而战,有一段时间几乎就要战胜罗马人了。

然而,相比高卢人的有勇无谋,训练有素的罗马士兵懂得使用头脑,不同的兵团会协同作战。而他们的统帅恺撒,会像下棋一般去考虑每个行动及其引起的反应,从而对每次战斗进行周密部署。因此,尽管高卢人勇猛顽强,数量众多,但还是败在了罗马军队的战术技巧,以及罗马天才统帅恺撒的深谋远虑之下。高卢起义失败了。他们的首领维辛格托利克斯身缠锁链,被押到罗马囚禁在牢中,等待恺撒班师回朝,庆祝胜利。

当一位罗马将领打了胜仗(至少杀敌5000人),征服了一个新的国家,回到罗马时会享受到凯旋仪式的欢迎。凯旋仪式就是庆祝胜利的盛大游行。有时,还会为凯旋仪式修建一座凯旋门,让游行队伍从凯旋门下通过。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罗马城看到一些这样的凯旋门。

罗马市民们在装饰着鲜花的街道两旁列队欢迎,游行队伍就从街道上鱼贯而入。走在前边的,是身穿白色托加袍的罗马高级官员们。因为每一次胜利都是强大罗马的胜利。紧随其后的是仪仗队和军乐队,接着是从征服的民族那里获取的各种战利品,除了金银财宝,还有战败者的旗帜和武器。随后出场的是悲伤的队伍,被抓的俘虏套着锁链艰难地行走着。罗马大众对这些俘虏不会抱有丝毫的怜悯之心。他们讥笑、叫嚷、侮辱这些可怜的人,拿他们的异国穿戴打趣逗乐。

在俘虏之后,跟着一辆由白马拉着的金色马车。马车上头戴月桂冠的将军,是这场胜利战役的统帅。此时,欢呼大振,如同雷鸣一般。然而,马车上还有一名奴隶。那名奴隶在那里做什么呢?当欢呼声过去之后,他要在将军的耳畔悄声说:“别忘了你是一个凡人。有一天你也会死去,就像其他人一样。”即使在如此伟大的时刻,一位杰出的人物也应记得,他只是一个人,会同其他人一样死去。

在将军的马车之后,出场的是胜利的大军,罗马军团雄赳赳、气昂昂地齐步行进,他们的盔甲和武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对一名罗马士兵而言,行进在欢呼的人群之间的那天,是他光荣的日子。

猜你喜欢

玛雅人玛雅罗马
玛雅人的预言
神秘的玛雅密码
—— 玛雅圣城
神秘的玛雅密码
神秘的玛雅密码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小罗马
福州的玛雅
玛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