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迈阿密“洋盘”在上海

2024-02-04毛予菲

环球人物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笼包迈阿密厨师

毛予菲

沈恺伟

沈恺伟租的房子位于复兴西路转角处。那里曾是旧上海最摩登的西洋公寓,居住的大多是洋行的外国人。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老洋房已是上海最热闹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公寓附近的弄堂,沈恺伟带《环球人物》记者穿梭其间。初冬的阳光正好,梧桐叶落了一地,我们坐在咖啡厅外的小马扎上闲聊。点餐时我才知道,沈恺伟从不喝咖啡,而是要了一杯养胃的中国红茶。

沈恺伟来上海是2005年。那年他24岁,离开了“令人腻味”的迈阿密,稀里糊涂开启了一段中国旅居。沈恺伟成为陆家嘴一家星级酒店的厨师,后离职开了一家餐饮咨询公司,再后来又对文字产生兴趣,经营起自己的公众号,出版了一本名为《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的书。

“洋盘”取自上海方言,指外来者不太了解本地习俗。在中国生活了近20年的沈恺伟仍以此自嘲:“每周都要请老师上两节中文课,但我现在还是只能用英文和你聊天。”

带着“外来者”的好奇、生疏、敏感与真诚,沈恺伟观察、书写这座城市。“其实我没打算待这么久,那(来上海)都是19年前的事情了。可我现在还在这儿。”

究竟为什么留下?答案散落在他在上海的每一天里。

沈恺伟与上海的缘分始于美食。来中国前,他已在迈阿密最好的餐厅干了3年厨师的活儿。2000年初,身为年轻厨师的他也曾以背包客的方式游历东南亚。2005年到上海时,中国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过四年。“这个国家选择以独立自主的方式与其他国家开始交往。中国的经济引力越来越大,把越来越多的人和想法从世界各地吸引过来。但我当时对这些浑然不知,来上海时,生活的首要追求是快乐和冒险。”沈恺伟说。

沈恺伟出生在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电脑工程师,母亲在图书馆工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部分美国父母希望孩子快樂成长,我很幸运出生于那个时期,于是有了选择的自由。”

因为喜欢烹饪,沈恺伟当了名厨师。“我从没去过厨师学校,但在后厨工作时上手很快。我想原因就是热爱——走进我家厨房,在炉子前捣鼓锅碗瓢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治愈。”

在上海餐饮业繁荣起来的时机下,沈恺伟在陆家嘴一家豪华酒店找到了工作。那时的陆家嘴遍地是工地,对岸的外滩景致中,外资银行大楼鳞次栉比。伴随酒店附近不间断的焊接火光,沈恺伟在后厨度过了他在上海的第一年。他回忆那段日子,印象最深的是鱼香茄子煲。不过因为那一年“忙得像一头驴”,沈恺伟此后再没吃过这道菜,说那是“伤心的味道”。

最初的上海记忆都与食物有关。沈恺伟在上海的第一个住处在静安。那个由红砖砌成的石库门里弄是整座城市最热闹的社区之一:有卖鸡蛋的,有小食堂,还有挤在主路上的水果摊。

沈恺伟住在3楼,和邻居们共用一个“又黑又脏”的厨房。楼下的阿姨会把活螃蟹一只只塞进黄酒罐,到了冬天又把盐渍鸡挂在楼梯间的衣架上。沈恺伟每天回家,阿姨都要高声同他打招呼:“侬饭吃过了伐?”当然,沈恺伟那时听不懂中文,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一句问候。

“刚来的时候,每件事都太难了。”经过朋友的引荐,他迈进了上海外籍人士的“泡泡圈”。

“‘泡泡圈’不是个真实的地方,而是泡泡般的小圈子。当年,有几万外籍人生活在这个小圈子里。他们聚在一起,用英语交谈,往返于西餐厅和外国超市,将孩子们送去法国幼儿园,生病了就找英国医生。在‘泡泡圈’里,人们初次见面会问候彼此‘来中国多久了’‘会不会说中文’。”在这里还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谁在中国待得最久谁就“赢了”。

沈恺伟刚来上海时,住在静安区的弄堂里。

圈子里的朋友告诉沈恺伟,哪里可以买到鸡胸肉,怎样在半夜叫比萨。“我学会了如何在这个舒适圈中生存,但我很清楚:自己并不想全天待在圈里。来中国是我意想之外的事,但我想,来都来了,不如多学点。我要真实地活在中国。”

食物成了沈恺伟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

到上海的第二年,沈恺伟辞去厨师的工作。一个月后,一番新的冒险开始。他骑着一辆老爷摩托车从上海出发,横穿中国,到了甘肃。旅途中,沈恺伟住便宜的酒店,晚上为一家英文网站写见闻感想。他写过在陕西遇见的回族送葬队,在甘肃麦积山的佛教石窟休息了一天,还有西宁火车站外一位老人饱经风霜的脸。

各地美食串起了独属于他的中国地图。沈恺伟在兰州马子禄吃到生平第一顿“地道的拉面”,在蒙古包里第一次喝骆驼奶,在嘉定市郊第一次吃猪头肉。那些“之前闻所未闻的食材”,沈恺伟都尝试了,不过他惦记的从来不是食物本身的滋味。“美食把我带到中国,但我不是为美食而来。我想透过它们去看中国。”

约10年前,沈恺伟找到了“上海市区最后一位手工锅匠师傅”。那人坐在路边的折叠椅上,乱七八糟的制作工具随手摊开。“师傅一直吵着要退休,但他的铁锅在海外的售价直线飙升。”

一次散步时,沈恺伟发现了一家自营小卖部,店内玻璃墙上摆着好多啤酒,“都是我从未见过的牌子”。老板叫张银娣,因为爱喝啤酒开了这家店。沈恺伟为她取昵称“啤酒阿姨”。“她当时不在乎啤酒销量,就算没人买,自己总归是要喝的。”

沈恺伟公寓附近有位“牛油果阿姨”。当时牛油果在中国还是“奢侈品”,沈恺伟满街寻觅食材,找到了这间货品丰富的水果店。“刚光顾这家店时,我还是个瘦巴巴的年轻人。”沈恺伟回忆。

与美食相关的故事,还有沈恺伟所住公寓墙上的大幅人物照,那是他多年前在兰州拉面班上的同学。照片里的人眯着眼,挥着胳膊,手里抻着面,满脸陶醉。沈恺伟指着照片说:“我花了很长时间也没学会拉面。”他挂上这张照片,因为从中感受到“热情”。

沈恺伟找到“上海市区最后一位手工锅匠师傅”。

与此同时,沈恺伟开始写点东西。他加入上海一家外文杂志社,探索着自己的写作风格和主题。2008年夏,沈恺伟从一个羊肉串摊贩那里收获了一条重要线索:在上海最大清真寺沪西清真寺门外,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居民会在每周五的礼拜前聚在一起。沈恺伟来到集市,拍了些照片交给杂志社,贡献了一组精彩的封面故事。由此他融入了自己在中国的新角色——一个小有名气的美食撰稿人。再后来杂志社倒闭,沈恺伟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在那里继续记录上海点滴。

上海锅匠和“啤酒阿姨”成了沈恺伟的素材,写作成了他看中国的另一扇窗口。沈恺伟说:“我喜欢加入上海人的热议话题,乐于分享我在探索这座城市时收获的新知旧闻。落笔的过程迫使我停下来思考,让我与周围的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因为沈恺伟的记录,他笔下的人物转动了命运的齿轮。张银娣以“啤酒阿姨”为名开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连锁店,还将自己的肖像印在商标上,生意越来越红火。沈恺伟最近一次听到“啤酒阿姨”的消息时,她正计划开一家啤酒博物馆。

沈恺伟也借写作交到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试图帮助沈恺伟走出“泡泡圈”。沈恺伟说:“‘牛油果阿姨’的店铺还在老地方。前段时间的一个下午,我和一个朋友路过,停下来和她打招呼,她对我朋友说,‘你看他现在,老了也胖了,中年人啦!’她笑着摇摇头,但我心里有点痛。”

《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的英文名为“outsider(局外人)”。沈恺伟觉得,现在的自己一只脚踩在“泡泡圈”里,一只脚踏在“泡泡圈”外。“对于一些外国人,我太中国了;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我又太老外了。”但在一座城市中,恰恰是“局外人和局内人间的日常互动才重要”。

在《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籠包》中,沈恺伟第一次认真写了自己。

2008年,为了和沈恺伟生活在一起,女朋友萨拉从底特律搬到上海。他们挤在石库门公寓最里面的小房间,“日子过得很俭朴”。为了给她更多安全感,沈恺伟向她求婚。他们在安徽西递古镇举办了婚礼,但这段婚姻没维持多久。两个人离婚后,各奔东西。

沈恺伟测量了数百个小笼包的尺寸和克重。

《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

为避免陷入负面情绪,沈恺伟决定做点什么,就将目光放到了食物上。他买来电子数显卡尺和电子秤,从南昌路上的一家小店开始,花18个月时间,测量了52家店的数百个小笼包的尺寸和克重。2015年4月,一本实打实的《上海小笼包指南》发布,沈恺伟登上各大媒体新闻,被冠以“最痴迷小笼包的‘老外’”。这是他在上海的第十年,“我从来没有像《上海小笼包指南》面世后的那几天觉得自己被这里接纳。”

在上海,沈恺伟有过痛苦和迷茫。他就像任何一个“漂”在大都市的年轻人一样,吐槽“精明”的房东老太太,抱怨薪水太低、房租太贵,后悔没在浦东房价不高的时候买一套房。他也有许多收获。“中国给了我尊重和友谊,教我如何当一个成年人,如何承受痛苦,如何去爱。时至今日,我仍在这里努力学习如何拯救自己。”

对上海,沈恺伟有一种“奇怪的怀旧”。10多年前,他和几个朋友组成“午夜骑行俱乐部”,在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刻去探索这座城市。“那时候西外滩还是邮轮码头,南外滩有座造船厂,外马路的深夜水果市场很热闹,苏州河畔的‘拆迁’瓦砾中有片临时菜园。”

今天的上海已经发生巨变。“这里的生活比之前更舒适,街道更干净,服务更好,火车更快。在我租住的公寓附近,政府翻新了旧弄堂里的老房子,眼下还在为老龄住户加装电梯。朋友们用手机就能预约华山医院的专家门诊,还能像订外卖一样下订单煎煮中药。不管在哪个层面,我都看到了进步。”

“我觉得上海是面镜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版本。你如果觉得它严肃,那它就是水泥机器;但如果你觉得它足够精彩,那就去冒险,上海不会让你失望。”沈恺伟说,“这座城市太大,什么都有。如果你厌倦了上海,那就是厌倦了自己。”

刚来时,沈恺伟每年都跟自己说:“再待一年,一年后再做决定,是回国还是去别的国家。”而如今他感慨:“中国给我的感觉是无穷无尽的,我还没玩够,还没去过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没见过黑龙江,没有开车穿过内蒙古草原,也没仰望过西藏高原上的寺庙。故事才刚开始。”

2023年9月,沈恺伟回了趟迈阿密。短暂的离开,让他想明白了“留在中国的新使命”。沈恺伟希望成为中国美食的传播者,“我正在创办一个YouTube频道,用英语向世界各地介绍中国美食与饮食文化”。

沈恺伟在书中写道:“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缺失信任,分歧巨大,民族主义深化,无知者无端自傲。我们总是易于把自己不了解的、从未见过的人妖魔化……每个外国人,甚至每个来过中国,对中国有所了解的游客,都会在回家后变成非正式的外交官。他们会向别人介绍这个国家,描述现代化的城市和高铁、不可思议的食物、干净的街道以及任何令他们难忘的细节。”

“这19年在中国,我一直很幸运。我空降中国的时候,飞速增长的经济,刚好给了那个24岁的小厨师一次良机。”在美食与写作中,沈恺伟对生活的热情得以延续。现在他也希望成为一名“非正式外交官”,在努力赚钱、结识朋友之余,为弥合这个世界的裂痕“发挥一点自己的激情”。

英文名克里斯托弗·塞因特·卡维斯,1980年生于美国迈阿密,2005年来到上海,在一家星级酒店担任厨师,现为独立撰稿人。近日出版《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一书。

猜你喜欢

小笼包迈阿密厨师
小笼包
小笼包
包小笼包
你好,厨师
迈阿密生产中心
迈阿密Céline旗舰店
小笼包
粗心的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