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京城的庙会

2024-01-31刘一达

北京纪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庙会寺庙北京

刘一达,老北京人,笔名达城,著名京味儿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庙会,在中国几乎每个上点儿“岁数”的城市都有。但是,庙会在北京却是另外一种文化风景线,因为北京人太重视庙会了。

现在的庙会,尽管被各种文化包装,已然离开了“庙”,只剩下了“会”,但就其内容来说,它依然是老北京民俗风情展示的舞台,也是民间艺人们才艺集中展示的平台。

在北京庙会上,各种民间艺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如果说,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北京民间的狂欢节,那么庙会就是狂欢节的“嘉年华”。

北京人说到庙会,总要在前边加一个“逛”字。逛庙会,是北京人过年长盛不衰的“节目”。为什么要说“逛”庙会,不说“看”庙会呢?因为北京的庙会,是需要像饮茶酌酒那样,慢慢儿地浅酌低饮细咂摸的。走马观花似的“看”,是咂摸不出庙会那浓浓的京味儿来的,必须得溜溜达达地闲“逛”,才能“逛”出味儿来。

北京的庙会历史悠久。“久”到什么份儿上呢?有学者考证,早在元代北京就有庙会了。

元大都时代,北京的寺庙确实很多。北京历史上有过840座寺庙的记录,元代留下的大小寺庙有近百座。元大都的寺庙香火很旺,但考证庙会的源流,并不是北京城的“专利”。

庙会,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社祭。什么叫“社”呢?

“社”这个字在古代非同寻常,古代的人把土神和祭土神的祀礼叫“社”。当然,现在它也了不得。如果在“社”后边再加一个“会”字,世界上的所有现象俩字全包了。

有“社”就得有坛庙,庙堂本来是供奉祖宗神位的处所,后来也成了祭祀的场所。有祭祀就有庙会,因为最早的庙会,是与祭祀相关的。

庙会,说白了就是每逢开庙的日子,香客们的“聚会”,后来才演化为“市”。每逢开庙的日子,也同时开“市”。

如果这么说,北京庙会的源头,可不仅仅停留在元代,早在西周的“蓟”城时代,就有庙会这种形式了。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找不到史料证明,但我认为,北京的庙会至少在晋代就有了。

北京现存最早的寺庙之一是潭柘寺,当初叫嘉福寺,建于晋代,到现在有1700多年历史了,比明代的北京早了近1000年,所以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儿:“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史书上记载,当年的嘉福寺香火极盛,想必当时的庙会,也会有香客云集的盛况。

其实,后来人们所说的庙会,跟最早的庙会已经不一样了。当然,跟现在的庙会更不是一回事了。

北京的庙会演变到近代,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市”了。

“市”就是集市,类似农村定期赶集的集市,现在城市的早市、夜市。只不过,庙会是借助于寺庙开庙的日子而形成的集市。尽管地方是在寺庙,但宗教(庙)的成分已经淡化。

比如老北京有名的土地庙庙会,地址在现在宣武门外的下斜街。土地庙建于元朝,原有三层大殿,后遇火灾,烧了一些殿堂,有庙会的时候,只剩下不大的一个殿了,供着土地爷和土地奶奶。

庙会每月逢三(农历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开庙。开庙的时候,人山人海,但人们来此并不是拜土地爷,主要是借这个地界儿,来买卖生活的日用品,及粮油、蔬菜、水果、小吃等。

老北京的庙会不少。我手头有份1930年统计的资料,当时北京的庙会,城区(相当于现在的二环路以内)有20处,郊区有16处。

当时有“八大庙会”之说,即西城的白塔寺、护国寺;东城的隆福寺、东岳庙;南城的土地庙、蟠桃宫(地址在东便门)、白云观、火神庙(即厂甸)。

到北京解放后,1950年代,北京还有“五大庙会”之说,即土地庙、火神庙(花市)、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这“五大庙会”,都是属于定时开“市”的庙会,比如西城的护国寺,每月逢六开“市”;东城的隆福寺,每月逢一、二、九、十日开“市”。因这两个庙会规模较大,逛的人多,所以老北京有“西庙”“东庙”之说。

每逢年节开放的庙会有厂甸(火神庙)、白云观、蟠桃宫、万寿寺、黄寺、大钟寺、雍和宫等。这类庙会虽说有寺庙的香火相衬托,但就庙会本身而言,依然是“市”的概念,没有多少宗教的内容了。

在我的印象里,直到1960年代,也就是在“文革”之前,隆福寺、白塔寺、护国寺、厂甸(即火神庙)等庙会依然还在。这几个庙会,我小的时候,大人领着我都逛过。

当然,那会儿的庙会,已经完全是民俗味儿很浓的“市”了。白塔寺庙会的杂耍、京剧、曲艺、鸽子、鸟儿;隆福寺庙会的古董、古籍和小人书摊;护国寺庙会的鲜花、各样儿的北京小吃、小金鱼儿;春节的厂甸庙会,空竹、风车、风筝、洋画儿、大串的糖葫芦,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1963年春节,厂甸的火神庙庙会的年货摊儿,从和平门外的桥头起,一直向南摆到了虎坊桥的十字路口。那会儿,内城的城墙还没拆,城墙外的护城河结着冰,河岸到处是货摊棚子,从和平门往东一直到前门,往西到了宣武门。庙会人声鼎沸,逛庙会的人摩肩接踵,扬起的尘土,在天空中弥漫,逛完庙会,人快成“土猴儿”了。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从初一、初二一直到初五、初六,逛庙会的每天都有十多万人次。当然,我也在其中,这一盛况至今难忘。

庙会在“文革”时遭遇了禁令。1987年的春节,经过几年的筹备,北京东城区政府在地坛公园,举办了首屆春节文化庙会。这是“文革”后恢复的第一家庙会。

当然,地坛公园的庙会吸引了大批北京市民,庙会办得非常成功,让其他区县也跟着纷纷效仿。紧随其后,原来的崇文区在龙潭湖公园,也举办了首届春节文化庙会,盛况空前。到1990年代初,京城又形成了“四大庙会”,即:地坛、龙潭湖、大观园、白云观。

当时,北京城市中心区还是4个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区一个庙会。东城是地坛,西城是白云观,崇文是龙潭湖,宣武是大观园。紧接着,朝阳区在东岳庙、石景山区在游乐园,丰台区在花乡,怀柔区在红螺寺,门头沟区在潭柘寺。总之,没有几年的时间,北京的18个区县都有了属于本地区的春节庙会。

恢复后的庙会,已经跟老北京的庙会有了很大的区别,首先在庙會前边都加上“文化”两字,基本上与传统意义上的庙会形式脱胎换骨了。因为以前的庙会都依附于寺庙,现在则是没有庙的庙会了。

记得1990年代初,我在北京电视台,就庙会的话题作过两次节目,也在《北京晚报》上,写过几篇关于庙会的文章。我那会儿曾说过,北京的庙会将成为展示北京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庙会将成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老百姓民间娱乐的一个“狂欢节”,庙会也将成为浓缩京味儿文化、满足北京人怀旧情怀和温故知新的“盛宴”。

果不其然,我当时的预见,后来已成为现实。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的庙会,已经成为烘托着春节的喜庆气氛的“大舞台”。

继“四大庙会”以后,不但那些北京人久违的老庙会又重新恢复,而且一些新型的庙会也不断崭露头角,什么“洋庙会”“音乐庙会”“冰雪庙会”“古玩庙会”“品茶庙会”“迎春庙会”等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如果说,1980年代恢复的庙会,在举办地还能与“庙”沾上点边儿的话,那么现今北京的庙会,已经完全不拘形式和地点了,只要是春节期间搞的大型娱乐文化活动,都可以贴上“庙会”的标签。

2005年的时候,北京春节期间举办的庙会有35个。到2011年,北京的城区和郊区举办的大大小小各类庙会,已经达到了近百处。

不过,北京庙会的形式变来变去,不离其“宗”,主题仍然是一个:展示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就这一点而言,北京最早恢复的几大庙会,如地坛庙会、大观园庙会、白云观庙会、龙潭湖庙会、东岳庙庙会、厂甸庙会等,还保留着传统庙会的味道。这几处庙会,也是北京人和来北京旅游观光者最喜欢去的地方。近几年,最先恢复的“四大庙会”风采依旧,尽管庙会众多,它们仍然独占鳌头,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人。

北京人为什么喜欢逛庙会呢?因为庙会热闹。人们过年就是为了过个热闹劲儿。

其实,老北京庙会上的小吃,并不见得很卫生,东西也不见得比平时买更便宜。杂耍、民间艺术表演因为人多,也许还看不大真切。但庙会却永远那么有诱惑力,主要是北京人想到庙会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沾沾喜气。

这让我想起老舍先生在长篇小说《赵子曰》中,描写的白云观庙会的情景:“逛庙会的人们,步行的,坐车的,全带着一团轻快的精神,平则门外的黄沙土路上,骑着小驴的村妇们,裹着绸缎的城里头的小姐太太们,都笑吟吟到白云古寺去挤那么一回。”

是呀,那会儿交通不方便,从城里到白云观得骑驴。但人们却要在过年的时候,笑吟吟地“挤那么一回”,挤出一身汗,挤回一身土。但同时也挤到了心中的一种美意。说到底,还是一个字:值!

当然,逛庙会也有乐子。近几年,北京的庙会越办越丰富多彩了。在庙会上您能买到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能看到民间的花会表演、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杂技等娱乐节目。尤其是各大庙会都有不同的主题,如地坛庙会的祭地表演,大观园庙会的元妃省亲,龙潭湖公园的花会大赛,等等。

各种民间艺术形式,把庙会烘托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其实这都是民俗文化。在这些玩的、看的、摆的、放的、唱的、跳的、买的、卖的、吃的、喝的,热热闹闹当中,浸透着浓郁的北京民俗文化的元素。这些文化元素不逛,是咂摸不出其中的味道来的。

当然,庙会要的就是一个热闹劲儿。这种热闹欢快的场面,正好符合春节的气氛。人们平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在家里也被繁琐的家务活儿,消磨了一年,不正好可以到庙会上去放松一下,“解放”一下吗?

在庙会这种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氛围中,感受一下民俗的乐趣,也许这正是北京春节的庙会的魅力所在。自然,在逛庙会的过程中,您也能领略到北京的民俗风情,品尝到地道的“京味儿”。

猜你喜欢

庙会寺庙北京
元宵节,逛庙会
北京的河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洋庙会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