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高四新”背景下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研究
——基于湖南省国家级经开区及高新区为例*

2024-01-30贾佳仪肖卓琳

关键词:三高四新产业园产业结构

李 林,贾佳仪,肖卓琳

(湖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目标[1]39-45。2020年12月,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其中,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是“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重要内容。产业园区是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升级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园区内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是城市生产空间的主要集中地,承担着国家和区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2]38-44。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设立国家经开区以来,目前国家级产业园区共计626家,省级产业园区1166家,其余等级产业园区数量更是不胜枚举。据同济发布的《2018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375家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合计GDP为18.6万亿元,超过同期全国GDP的1/5(22.5%);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合计税收收入为3.3万亿元,接近同期全国税收收入的1/4(22.9%)。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聚集的主要承载体和重要引擎以及国家税收和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创新、产业组织结构更新和区域经济布局的变化,我国要实现“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急需加速产业园区提质升级,也就是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栾大鹏、张威(2022)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将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75-7。《中国产业园区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也阐述了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园区展望,提出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应从二元非均衡向二元均衡转变,产业园区发展形态应从单维生态向多维生态转变,产业园区发展理念应从补主体向强关联转变,产业园区管理方式应从轻管理向精管理转变[5]3-14。沈勇(2019)认为“智能,绿色,服务,高端”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目标[6]112-113。甄杰等(2022)通过对产业、空间、关系三类形态的演进研究,提出制度、融合化和软环境三大园区发展要素[7]66-73。

虽然许多产业园采取相关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但出现转型不彻底,收效成果少,发展低质化、同质化等问题[8]55-62。其中未厘清产业园转型升级的现状以及未采取匹配的升级后效果评价是原因之一。为破解这种转型升级困境,各地主管部门有必要做好对产业园区产业升级的监督与管理,建立有效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体系[9]98-105。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可与兄弟园区进行比较,找出深层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的对策,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

二、文献综述

从我国产业园区的转型发展来看,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经历了3次转型升级,产业园区从单纯的产业集聚载体逐步向城市综合功能区、产城融合功能新区和创新型、智慧化园区发展,具体见表1。

表1 中国产业园区3次转型升级的比较分析

中国的产业园经过多年发展,产业转型要求愈发强烈。曹宁(2013)指出产业园区出现“聚而不强,活力不足”的趋势[10]53-60。因此杨坚(2013)提到我国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更新来实现整个产业的素质提升,从而保证整个产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11]。其原因一是园区企业经历了初创阶段,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且内部出现了转型升级的要求;二是园外大中型企业的转型对园内企业产生了倒逼作用;三是园区企业逐步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的推动。

我国对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研究起步较晚,定量分析较少,深入研究程度不够,实证研究较少。对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方向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近几年定量分析的引入加强了产业园区升级转型方向与路径的可靠性。目前与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献主要是针对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主题:

第一类是分析全国性范围内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例如,徐德云(2008)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对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分别赋予权重,通过模型测算产业发展水平的得分,以此作为评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标[12]46-49。丁焕峰、孙泼泼(2010)采用More结构变动值,作为评价指标计算出我国近十年产业发展水平,观察我国各产业及总体结构升级的速度,并得出优化升级速度不快的相关结论[13]97-100。冯芳芳(2012)从产值、就业结构、高级化、低碳化和经济效益结构五大方面,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测算了近8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水平[14]36-42。李自琼、李向东等(2015)对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和转化能力进行评估并探索了转型升级的方向[15]115-120;He D(2013)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角度,从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三个方面对我国30个省份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了评价[16]1706-1709。王小平(2019)选取变量对国家高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政府采购政策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17]51-70。程显扬等(2020)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出产业转型升级应当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创新治理机制,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18]47-53。郭婧煜、樊帆(2021)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2001—2017年的面板数据,指出区域差异会造成整体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不显著[19]103-107。

第二类是分析区域内产业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唐承丽、周海兰等(2013)将湖南省省级工业园区划分为4个层次并提出了差异化转型发展的建议[20]7;谭晶荣等(2012)聚焦于江浙沪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对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行水平测度,通过该系数观察各城市产业发展的方向[21]72-81。程艳霞、彭王城(2010)确定湖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评价模型测算出5年得分[22]301-305。谷文琴、陈芳(2015)基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转型的方向和路径[23]72-77。徐鹏远(2011)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加灰色理论对天津海滨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测度[24]。陈辞、刘建文(2010)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制约其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析[25]124-129。许树辉(2016)通过相关分析和DPS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珠三角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协同升级进行研究[26]30-35。蔡凌曦(2018)提出了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创新支撑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我国多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工作[27]53-58。刘钒等(2021)采用TOPSIS-熵权法模型、SE-DEA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对首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所在城市(区)的发展水平、转型效率和水平-效率耦合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28]184-188。邓慧慧、潘雪婷(2021)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撤县设区的产业升级,并提出技术复杂度提升指标[29]88-103。

第三类是着重研究产业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如宋国宇、刘文宗(2005)通过构建18个评价指标来测度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水平[30]6-9,40。刘淑茹(2011)从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将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自然资源、技术创新、经济环境等外部影响因素结合起来,共五大层面,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31]66-69。陈希(2015)提出基础设施、园区管理服务、政策环境和产业促进四大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分解要素获取权重,从而构建评价模型[32]114-118。许树辉(2016)构建了由外资、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产业结构水平系数组成的评价指标,作为省级产业结构协同升级的评价指标[26]30-35。朱斌、史轩亚(2016)构建了包括绿色经济效益、绿色资源利用、绿色生产发展、绿色减排控制、绿色支持力度等五大因素在内的评价体系,使用熵值法改进的灰局势决策模型对转型现状进行评估[33]100-105。胡雪峰等(2019)构建了包含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高新技术产值等因素在内的两类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园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34]42-49。

综上所述,目前与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相关的文献大多围绕如何进行园区转型升级以及单个产业升级问题,而鲜有文献从升级后效果评价的角度切入。因此,本文将延伸关于产业园区产业升级后评价的研究。

三、产业园区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

(一)初始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以“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要求为指导,来确定产业园区产业升级的相关指标的范围。在回顾已有学者对产业转型评价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与科技园区管理人员和地方政府发改委相关部门深入访谈,从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五大方面探讨作用机理。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作用机理图

1.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水平:产业结构要实现突破性的飞跃,必须经过量积累才能引发质变。随着产生结构升级的子系统数量不断增加,各产业间、各行业间的结构不断合理化,当各行业之间的资源分配趋近最优时,产业结构逐渐具备了向高级化演进的条件与能力,在这个演进过程中布局又越加合理,从而二者共同作用于结构的调整,进而使产业升级形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2.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三高四新”战略强调发展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新技术的发展能够淘汰部分夕阳产业或重组落后的产业部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能够促使各产业间为保持竞争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及技术水平,进行技术革命。由技术发展引起的产业园区产业变化的传导机制将推动整体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升级,因此区域内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的重要维度。

3.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于产业发展具有约束性,会加强上下游产业间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工作的要求。注重环保产业的开发能够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技术集约化的方向转变,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衡量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对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园宏观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与产业园区产业升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二者密不可分。宏观经济环境主要表现在产业园区内的需求结构与产业园区的投资结构,区域内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投资方向和产业升级方向相匹配、投资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居民消费水平与产业结构转型方向等。总体而言,当一个产业园区的宏观经济环境越好,则该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效果越好、速度更快、水平越高。

以5大要素因子入手,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并借鉴了湖南省园区办《2019年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综合评价》、《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发布的高新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如表2所示的包含20个指标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初始指标体系。

(二)指标优化模型的构建

运用优化方法对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剔除具有重复、交叉、冗余的指标。常见的指标优化方法有主分量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应用于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优化和筛选时都从不同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为优化初始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RST)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优化模型。李柏敏等(2022)指出,粗糙集理论善于处理数据的复杂性和问题求解的特殊性,能不依赖主观先验信息求取各指标客观权重[36]133-140。本文首先对初步假设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程度确定,再对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化筛选,消除耦合评价指标,降低评价模型中输入维数和复杂度,从而达到优化效果评价指标的目的。

Step 1:知识与知识库

设U≠Ø是我们观察的对象组成的有限集合,称为论域。任何子集XØU ,称为 U 中的一个概念或范畴。U中任何概念称做该集合的抽象知识(简称知识)。在粗糙集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那些能形成划分的知识。设U/R表示R的集合,[x]R则代表元素X ØU中R的等价类,K=(U,R),非空的有限集为U。

Step 2:信息系统与决策表

信息系统S=(U,A,V,f)是一个四元组,其中,

U:对象的非空有限集合,称为论域;

A:属性的非空有限集合,称为属性集;

f:U×A→V为每个对象给予信息值,即

∀x∈U,∀a∈A,有f(x,a)∈∀a⊆V

粗糙集理论中知识的表示,通常也会用 S=(U,A)来代替 S=(U,A,V,f)。

令BØA,定义属性集 B 的不可区分关系ind(B)为

ind(B)={(x,y)∈U×U|∀α∈A,f(x,α)}=f(y,α)

(1)

ind(B)构成U的一个划分,用U/ind(B)={X1,X2,…,Xn}表示,Xi为不同的等价类,符号[x]ind(B)表示包含x∈U的B等价类。

Step 3:信息熵

调查数据提供信息量越大,信息源的不确定性也随之越大,反之,不确定性越小。Shannon 用信息熵的概念作为对信息源 B 的不确定性的度量。在论域U上,X1,X2,…,Xn是U的一个划分,则定义信息源 B 的信息熵为:

(2)

其中,等价类Xi在U中的概率为:

(3)

|U|:集合U的“势”;

|Xi|:集合Xi的“势”。

Step 4:知识属性的重要程度

在信息系统S=(U,B,V,f)中,α∈B的重要程度性定义为:

SB(a)=|H(B)-H(B-a)|

(4)

其中:H(B):所有属性组成的集合B的信息熵;

H(B-α):集合B除去属性a的信息熵;

SB(a)值越大,该属性的重要程度越高。

Step 5: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知识库中,各个属性的重要性不同。确定属性重要性的方法是:首先从知识库中去该属性,计算没有该属性的分类变化情况。如果对分类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则证明该属性为高重要程度;反之,重要程度较低。这里分类变化是否发生,以及变化情况的程度大小用信息熵来表示。

(5)

Step 6: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优化

通过计算偏离程度Di筛选评价指标。Di大于某一基值的指标被剔除。该基值一般取85%。该模型可以消除耦合评价指标,降低输入维数和复杂度。

(6)

其中,Wi:第i个指标的权重;

Wmax:n 个指标中权重最大(最重要)的指标,也就是最为重要的指标;

Wmax-Wi:第 i 个指标与最重要的权重的偏离情况;

Di:第 i 个指标的权重与最大权重的偏离程度。

(三)优化后的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的专家问卷调查

本文以表2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初始指标体系为基础形成专家意见咨询问卷,以此收集和统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本文咨询并深入访谈了10位产业园区产业升级研究方面的专家,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产业园区发展相关处室工作人员、湖南省产业园区产业升级管理人员、985高校中从事产业升级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专家在填写调查问卷时,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判断指标的重要程度,细分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五个等级,各等级对应的分值分别为5、4、3、2、1,请专家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打分。

2.评价指标优化过程

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不一样,在评价升级效果时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何根据对不同的效果评价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这就需要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排序。这个对指标逐步排序筛选的过程就是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的优化过程。评价指标优化步骤如下:

Step 1-2:构建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信息系统

S: S=(U,A,V,f) 为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信息系统;

A: A={a1,a2,…,ai}, i=1,2,…,20为各个指标的属性;

U: U={x1,x2,…,xj}, j=1,2,…,10为论域;

其中,ai为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在信息表中对应列信息;xj为通过咨询相关专家所取得的10个有效项目样本对应行信息。在确定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信息表中,用aij表示调查研究问卷中的评价结果。

Step 3:求出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的信息熵

以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类别为例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评价指标属性集A1={a1,a2,a3,a4},由公式(2),可以求出以上等价集合的信息熵:

表3 评价指标信息熵

Step 4:求各个效果评价指标的重要度

由公式(4)可以求出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中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指标属性的重要程度。

Step 5: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公式(5)确定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中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指标的权重。得出:W=(0.1958,0.1835, 0.1032, 0.5175)

Step 6:效果评价指标的筛选

根据公式(6)剔除偏离程度比较大的权重。将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中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指标W中的数据代入公式(6),有:

Di=(D1,D2,D3,D4)

=(62.18%,64.54%,80.06%,0)。

则,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初始评价指标信息量表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初始评价指标信息量表

根据前面定义的剔除、约简标准Di>85%,由表4中数据得出排除a6、a7和a14三个评价指标。同理,计算约简后的评价指标的信息量表。当全部指标均满足于Di<85%,约简结束,形成最终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见表5。

表5 优化后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TOPSIS评价方法

Hwang和 Yoon(1981)首次提出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37]。TOPSIS方法试图选择与正理想距离最短,与负理想距离最远的替代方案[38]278-285, [39] 221-228。Chen和Hwang (1992)、Yoon,Hwang,&Yoon(1995)得出TOPSIS充分利用属性信息,提供了备选方案的基数排序,并且不要求属性偏好独立[40], [41] 77-81,并且TOPSIS评价方法具有易理解、计算简单、应用领域广泛等优点[42]69-76。它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在现有的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43]。因此,本文以TOPSIS方法构建产业园产业升级效果评价的模型。

Step 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因为评价指标均为正向指标,采用归一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7)

Step 2:求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8)

负理想解:

(9)

Step 3:计算各评价对象到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距离。

第i个评价对象到正理想解的距离为:

(10)

第i个评价对象到负理想解的距离为:

(11)

Step 4:计算各方案的排队指标值(即综合评价值):

(12)

五、实证研究与讨论

(一)湖南省园区概况

湖南省产业园区从1988年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蜕变,在稳增长、强创新、促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发展,始终把园区作为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以园区的转型升级促进全省加快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各类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144家,基本实现了县市区发展平台的全覆盖。

本文的实证包括湖南省所有国家级开发区,其中包括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8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园区信息及主导产业见表6。

表6 湖南省国家级园区地域分布及主导产业

(二)基于TOPSIS方法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

各国家级园区的指标资料部分来自湖南省统计局外贸区、湖南省开发区协会联合编写的《湖南省园区统计年鉴》,并经指标计算公式得到;部分数据来自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建立的数据平台“湖南·园区”(http://cyyq.hunan.gov.cn:9000/);部分打分数据参考《2019年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综合评价》,因此指标数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指标数据信息见附表A。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因为评价指标均为正向指标,采用归一化处理。根据公式(7)~(12)可求得到各个园区的综合评价值及相应的排序见表7。

表7 各园区评价指标值及排序

续表

(三)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讨论

1.从单个园区角度讨论

根据TOPSIS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前5,评价值均高于0.5,其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说明湖南省在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的产业升级效果更加显著。

但各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值普遍不高,其中评价值最高为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为0.611,尤其是评价值小于0.4的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这4家园区,其主导的烟草制品、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产业等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效果较差。这说明湖南省经开区及高新区在产业的升级上仍然需要加强。

因此,湖南省政府应加强监管落实,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区域发展理念的主流,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更新服务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适应市场需求。

2.从园区性质角度讨论

基于TOPSIS模型的各个园区评价值可计算得出湖南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综合评价值,见表8。

表8 不同性质园区综合评价值

由表8可以看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综合评价值要高于经济开发区,这与国家对于两个不同性质园区的定位有很大关系。“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我国商务部管辖,既着眼于产业发展的规律又着眼于区域发展规律。特别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的产业之间如何互补,如何突出产业的集聚优势,政府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科技部管辖,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主要侧重产学研结合,偏重高新产业,承担的是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

结合表6可以看出,湖南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主要是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为主的制造业及加工业;而湖南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出现更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研发及高新产业,因此产业的结构层次及综合评价稍高于经济技术开发区。

3.从地域分布角度讨论

根据表7中园区所属市区可以计算得出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岳阳市等10个市区的国家级经开区与高新区综合评价得分,如图7所示。

图7 各市区园区综合评价分布图

由图7中株洲市、长沙市和湘潭市的综合评价值均高于0.5,可以得出,这三个市区中的国家级经开区与高新区园区产业升级效果更加显著。这与广受瞩目的“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有很大关联。因此,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对于综合评价值小于0.4的怀化市、常德市和娄底市3个市区,其园区产业升级需要引起重视。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本地产业环境、科技优势和资源禀赋特点,挖掘园区发展新潜力,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促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六、结论

本文通过与产业园区管理人员、地方政府发改委相关部门深入访谈以及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通过RST方法约简后,构建包含1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本文以湖南省国家级经开区及高新区为实证,运用TOPSIS评价方法对各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说明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园区领导者及政府管理者制定科学全面的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评价产业升级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一)构建了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做好各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的有效评价,实现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了包含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五大因子17个二级指标的产业园区产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这五大因子可以作为中国地方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产业研究领导、中国产业园区管理者等考察评价中国产业园区升级效果的重要维度,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对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管理。

(二)指标权重反映湖南省产业园区产业升级重点,评价结果体现湖南省产业升级现状。根据指标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附表B可得,在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对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指标最重要;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方面,产业增加值比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几乎同样重要;在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方面,R&D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最要关注;在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工业增加值能耗情况尤为重要;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要特别关注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些重要指标反映了湖南省园区产业升级的发展重点,各园区管理者及政府相关人员要重点监管与落实。

根据实证评价结果可知,在特色产业方面,湖南省在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的产业升级效果更加显著,在烟草制品、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产业等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效果较差。在地域市区方面,怀化市、常德市和娄底市3个市区园区的产业升级需要引起重视,而受“自主创新长株潭”的影响,株洲市、长沙市和湘潭市三个市区中的国家级经开区与高新区园区产业升级效果非常显著。

猜你喜欢

三高四新产业园产业结构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三高四新”背景下湘商文化融入湖南高职双创教育的路径研究
“三高四新”背景下湘商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研究
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助推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三高四新』战略是湖南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