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如何康复

2024-01-29姜思思

大众健康 2024年1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误区康复训练

姜思思

对普通躯体疾病患者来说,出院就意味着基本痊愈。但精神疾病患者与之不同,常常出现“住院治疗- 病情改善或临床基本痊愈-出院- 发作- 住院治疗”的循环。事实上,出院只是精神疾病患者急性期治疗的一个阶段性胜利,患者出院后的康复仍然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管理,以确保病情稳定,避免反复发作。

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出院后康复有一些共同原则。以下是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康复需要特别关注的几大事项。

第一,定期复查,不自行减药、停药。定期复查,进行精神状态评估,是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的重要事项。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预防复发。建议精神疾病患者尽量找病房主管医生复诊,或者固定选择某位医生复诊,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

第二,提高疾病自知力,识别复发信号。很多精神疾病患者虽然已经没有症状,但对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却不太清楚。其中原因有自我回避,也有家人、医生的语焉不详。事实上,患者提高疾病自知力,了解疾病的典型症状和发作特点,对预防复发大有裨益。

第三,积极管理情绪和压力。精神疾病患者常易受压力、环境因素影响,出现情绪波动。因此,在预防复发的过程中,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比如认知心理学、正念减压疗法等,帮助自己理解情绪从哪儿来、怎么识别情绪状态,学会减轻焦虑,应对压力。

第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这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以及避免吸烟和酗酒。

第五,争取社会支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精神疾病患者应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获得更多帮助。

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患者,尽管出院后康复有一些共性原则,但也有所区别。

抑郁症患者:应积极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改善消极思维,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焦虑症患者:应学会识别和应对焦虑的触发因素,并掌握放松技巧和应对策略。患者还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患者还要学会识别和应对病情的发作征兆,避免使用非法药物和酒精。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还要学习如何应对幻觉、妄想等症状,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误区:康复训练可以替代正规治疗

有些人认为,康复训练可以替代正规治疗,或者只需要康复训练,就可以治疗疾病。实际上,康复训练需要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离不开医生的指导和监督。

误区:综合康复治疗不重要

有些人认为,康复治疗只是进行单一的康复训练,如肢体训练或言语训练等,而忽略了综合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包括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

误区:患者的需求和意愿被忽视

居家或社区康复时,有些家属或工作人员可能会忽略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康复训练。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对康复训练出现抵触情绪,影响到康复效果。

误区:对待康复缺乏坚持的耐心

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像锻炼身体一样,康复也无法“快速见效”,一个合理的预期对坚持康复,最终获得好的效果很重要。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而是康复过程的开始。做好出院后康复,患者才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生活环境,改善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误区康复训练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冬季洗澡的误区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