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五辨”思维浅谈瘀证辨识

2024-01-28杨运劼赵晓果郑敏麟周楚阮诗玮

中医药信息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络脉血瘀

杨运劼,赵晓果,郑敏麟,周楚,阮诗玮

(1.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2.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 宁德 352100;3.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中医学对“瘀”之理论及经验由来已久,《黄帝内经》云:“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1]151即早期应用刺络法驱除病邪,乃瘀之治法早期论述。然因其跨度时间长、治法方药内容零散,又因其病变部位广泛,症状表现千奇百状,因机证治纷繁复杂,临证难以具体把握。笔者认为,瘀证辨识之关键在于四诊合参,全面地采集与“瘀”相关的症状、体征等,综合运用“脏腑、三焦、卫气营血、气血津液”等辨证法,辨其病位、病性及预后转归,并结合个人体质禀赋差异,由此提炼出针对“瘀证”之“五辨”观,即“辨象、辨位、辨势、辨体、辨机”,可作为瘀证辨识之核心。现具体论述如下,以飨同道。

1 瘀之象

象,即病象。《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云:“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1]53象,是物的反映,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模型。病象,即本象,代表患者表现的原象,即在真实状态出现的临床现象,因其不以人之主观心象改变而改变,故客观可靠[2]。如舌质的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可作为诊断瘀证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研究发现,绝大多数HIV 感染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舌质黯紫、瘀斑现象,可根据舌质暗红、暗淡、淡紫、瘀点和瘀斑等以此判定瘀血之轻重[3]。然亦有诸多医家持不同观点,如张廷浒[4]指出凭舌辨瘀具有局限性和不可靠性,将舌瘀与瘀证二者机械地画上等号并不可取。再如窦永起[5]认为舌下络脉对于血瘀证具有一定的诊断参考意义,但其尚不足作为诊断瘀证的重要依据。故应全面地从“症状、体征、微观(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以正确识别瘀证,指导临床用药。反之医者临证不察,妄投补涩,瘀积不除,病根未去,则痼邪难愈。此外,另有从瘀之液象、固象辨别瘀证,特分述于下。

1.1 症象、征象、微象

1.1.1 症象

症,即症状。《诊断学大辞典》言其为病理状态下患者的主观感受。如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肢体疼痛肿胀,局限而不弥漫,且痛有定处,状若针刺,或妇女月经量少,出血紫黑成块,喜忘,其人如狂、发狂等。

1.1.2 征象

征,即体征。即通过体格检查所发现的客观征象。常见体征为面色黧黑,晦暗无华,肌肤甲错,唇甲紫绀,皮肤紫癜斑块,癥瘕痞硬,疮疡肿毒;舌紫暗,舌体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脉涩,微大来迟,或兼见沉细弦或结代。其中较为特殊的是,临证可见瘀之“潜象”,乃陈可冀院士提出,系指患者多无临床症状,然有舌紫暗、舌底络脉迂曲等客观体征,或是血液黏稠或高凝状态等实验室检查佐证[6]。

1.1.3 微象

微,即现代医学检查指标。将现代医学检查结果充分融入中医辨证体系之中,是中医学发展取得的成就,故现代医学检查,可作为常规中医四诊之延伸。如血象提示红细胞变形,血小板聚集,血脂增高,体内血栓易形成;尿象提示尿红细胞;肾脏病理象提示细胞外基质积聚、血管襻闭塞、球囊粘连、局灶或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等,均可作为辨证的依据。

1.2 液象、固象

1.2.1 液象

液象,即血瘀之象,系指血瘀的状态是血液浓缩,黏滞行缓,尚可流动。此属病变早期,病情轻而病势缓。

1.2.2 固象

固象,即瘀血之象,系指瘀血的状态是凝滞不行,结硬成块,俗语言“死血、凝块、硬结”等,本质上属“静止之血”。此属病变后期,病情重而病势急。

2 瘀之位

位,即病位。瘀证涉及病位广泛,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经络肢节,且位在“三焦四层”亦有轻重之分,病有千状万态,不一而论。正如《医林改错·方叙》论及“诸病之因,皆由血瘀……在外分头面四肢、周身血管,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膈膜以上,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余之物,皆在膈膜以下……”[7],故从“脏腑络瘀、经络窍瘀、三焦之瘀、卫气营血之瘀”分论之。

2.1 脏腑络瘀

脏腑之络,系布散于脏腑及其连属络脉之总称。叶氏称其为“肺络”“肝络”“肾络”“脾络”。《血证论》言:“阴络者,谓躯壳之内,脏腑、油膜之脉络。”[8]阴络,即指脏腑隶下之络,其分布广泛,外连皮腠,内连脏腑,无所不至。若失治、误治,病势缠绵,邪羁不解,久病伤及血络,深入脏腑,故而发为本病。

2.1.1 肺络病

肺络,系指归属肺及肺所司统之络脉,广义则泛指肺经所有络脉,包括行于表和布于里的别络、浮络及孙络。如张隐庵言:“肺之经脉,循鱼际尺泽臑腋之间,即其间所见之络脉,乃肺之络。”现代研究表明,肺络在解剖上与气管、支气管相仿,在功能上几乎包含了气管、支气管及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9]。肺络为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基础,为肺行宣发肃降之通路。若邪滞肺络,则宣肃失职,可表现为呛咳气逆,短气不足以息;若肺络受害,络损血溢,则见痰中带血丝,甚则脓血腥臭等。翟华强等[10]从肺络理论出发,探讨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为“肺虚络痹”,治疗上当以清肺化痰、益气活血为法。

2.1.2 肝络病

肝络乃肝脏之络,系肝经支横别出,不断分支。经云:“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1]90肝络助肝藏血,疏泄条达,渗灌血气。若肝络病变,则气血失调,可表现为胁痛,麻木,局部皮肤色泽变化等。吴以岭院士明确指出:“肝络病”的特点在现代医学疾病谱里可与肝硬化相类比[11]。此外,治肝大家关幼波老先生从事肝病理论研究数载,认为肝络病的治疗当以“调气血”贯穿始终[12],从而为该病的辨治提供了思路。

2.1.3 心络病

心络病总属心之络脉病变,心之络脉阻滞,气血灌注不足,心失所荣,可见胸背彻痛,背痛彻胸,甚则牵扯左肩。吴以岭院士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三大病机为心气乏源、心络瘀阻和络脉绌急,立“补益心气、通络化瘀、缓急解痉”治疗大法,疗效显著[13]。

2.1.4 胃络病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络支横别出、逐层细分、迂曲细窄,其在解剖学上与胃黏膜下丰富的血管丛相似。胃络瘀滞,久而痰湿、浊气等诸邪胶结,甚则化而生毒,可见胃脘部疼痛反复,缠绵不愈。燕东等[14]基于络病理论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虚络阻毒损”,病机演变表现为脾胃亏虚为本,胃络瘀阻为变,毒损胃络为标。

2.1.5 肾络病

肾络系循行于肾中之络脉,肾之气络温煦充养、防御调护,信息传导,其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联系紧密。肾络滋养濡润,渗灌脏腑,结构上与肾动脉依次分出的肾小球微血管具有高度一致性。肾络结构和功能失常,肾脏滤过和代谢异常,临床可见精微物质泄漏,如蛋白尿、血尿等;或浊毒潴留,如尿素氮、血肌酐升高。吕仁和教授提出“肾络微型癓瘕”学说,其病机实质为糖尿病日久不愈,久病入络,损阴伤气,痰热瘀滞,互相交织于络脉,形成微型癓瘕,并从癓聚渐成癓积的过程[15]。这一学说的提出为糖尿病肾病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

2.2 经络窍瘀

《血证论》云:“阳络者,谓躯壳之外,肌肉、皮肤之络脉。”[8]可见阳络表浅,范围遍布皮肤肌腠、头面清窍、周身四肢等。皮腠之瘀,斑疹隐隐,皮疹肌衄,时作时止;头面之瘀,头重昏瞀,面青紫暗,口眼㖞斜;清窍之瘀,在目则赤脉虬赤,青紫红肿,或眶周麻木,视一为二,结膜、巩膜新生血管丛生;在鼻则酒糟鼻煽,干燥衄血;在喉则机窍不舒,喑哑声戛;在耳则耳鸣耳聋,暴作而发,鸣声如潮,阵作阵平,按之不减;在舌则舌体歪斜颤动,语言謇涩,甚则流涎等。周身之瘀,肩背腰膝疼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胸胁之瘀,痞硬包块,固定不移,拒按疼痛,或有蟹爪纹路,甚则呕血及黑便;历节之瘀,四肢烦疼,局部微肿热痛,麻木不仁,或见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甚则手不能抬举,足不能步履。

2.3 三焦之瘀

《中藏经》言:“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16],表明三焦为运行人体气血、转输水谷精微;泌泄糟粕浊液,上下运行,内外出入的总通路。郑钦安指出三焦以脏腑原气为根,呈辐网状由内而外连接脏腑形体及官窍。故三焦气机和调,开阖正常,则营卫气血升降出入有序,精微糟粕代谢正常;反之,三焦失调,气机乖戾,气血精微输布失常,清浊之气泻利失调,瘀滞于三焦之内,致机体代谢紊乱。

2.3.1 上焦之瘀

上焦之瘀,邪陷心包,瘀塞心孔,甚则瘀热闭厥,症见神昏谵语,唇黑紫青,舌质紫绛;邪滞于肺,瘀阻肺络,症见咳嗽、咯血,甚则咯吐痈脓。若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宣,痰食瘀血阻滞,邪正相搏……久而成有形之积,发为“肺结节”一病。研究发现,磨玻璃结节多病情轻,病机以气滞湿阻为主;实性结节多病情重,痰瘀凝结,冥顽不化;混合结节多为痰瘀湿毒胶结。有研究发现,运用四逆散合升降散治疗此病,疗效显著[17]。

2.3.2 中焦之瘀

中焦之瘀,瘀水互结,饮邪停聚,症见面色黧黑,心胸疼痛,甚则气上冲咽,憋闷欲死,咳吐粉红色泡沫样痰,颈部血脉暴起胀满,舌淡暗水滑,脉沉弦,此常见于“水心病”。刘渡舟指出,该病之因,缘心阳衰微,君主无权,坐镇失主,阴寒水气上泛,无所制约,血脉不利,留瘀为患,停滞胸野,故见胸部憋闷疼痛,治以苓桂茜红汤[18]。

2.3.3 下焦之瘀

下焦之瘀,邪深入里,伏瘀化热,瘀热互结,发为蓄血一证。血为热搏,败为紫血,溢于肠胃,症见神志如狂或发狂,少腹硬满,小便不利,大便色黑等。仝小林教授指出流行性出血热无尿期的发病过程与《伤寒论》膀胱蓄血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运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之,可使病情化险为夷,转危为安[19]。此外,亦有下焦之瘀与血室相搏,症见寒热如疟,少腹连及胸胁硬满,昼则神志如常,夜则谵语,当刺期门而愈。

2.4 卫气营血之瘀

卫气之瘀,位浅病轻,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营血之瘀,位深病重,昏愦谵妄,斑疹紫癜,舌绛深红。然营分之瘀,心烦躁扰,谵言嘻语,口干不甚渴饮,斑疹隐隐,证属营郁热扰;血分之瘀,谵狂妄言,吐衄便血,斑疹密布,证属血热瘀阻。研究表明,瘀血贯穿“卫气营血”发病之始终,其病理过程常相互影响,往往伴随“热、毒、厥”等因素[20]。而“卫气营血之瘀”的客观病理实质基础为“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内毒素血症”三者。

3 瘀之势

势,即病势。病势,其一指疾病发展之趋势,其二指疾病盛衰缓急之来势。其病势预后情况归结有三,一为正胜邪退,病情好转;二为正邪相争,病情相持;三为邪盛正衰,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瘀之病势,不仅预示着疾病之预后及转归,更能指导医者处方用药有所侧重,及时截断病邪传变,从而先安未受邪之地。

3.1 病势急

瘀证急者,可见于肺痈、肠痈、真心痛、中风、急黄、阴阳毒、蓄血证、厥证等,现代医学所谓肺脓肿、急性阑尾炎、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危重险疾可参。如肺痈症见吐出如米粥样脓臭痰数升,病情危急,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千金苇茎汤,可直折病势。又如急黄,卒然发作,心满气喘,命在顷刻,以千金犀角散治之,疗效显著。再者,周仲瑛教授应用犀角地黄汤合茵陈蒿汤治重症肝炎,疗效彰显[21]。再如阴阳毒一病,阳毒为病,疫毒入侵血分,面赤斑斑如锦纹,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病情危笃,治以升麻鳖甲汤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欲速祛邪。又如厥证,常见神识不清,四肢厥逆,冷汗频出,口唇紫绀,甚则见四肢花斑,皮下瘀斑、点状出血等。此与陈可冀院士的“急瘀”一说,即“暴病、急症”多“瘀”之论述不谋而合。

3.2 病势缓

瘀证缓者,可广泛见于血小板增多症、高脂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以及脉管炎、红斑狼疮等。从生物流变学的角度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状如凝脂,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高,影响血液流变学性;再如,冠心病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故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药以防血栓形成等皆属“血不活,有瘀滞”之瘀象。此外,这类疾病常常并发血管硬化及斑块等血管损害等病变。因此,保持机体内外调和,气血的通畅,减少瘀血的产生,对人体之健康意义重大。

4 瘀之体

体,即体质。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综合相对稳定的特质[22]。其中,先天遗传为决定体质形成的根本因素,而外在环境如饮食、情志等则对体质的形成有制约作用,故体质决定着患者发病之易感性、发病类型及预后转归。如代谢综合征患者多体型丰腴,多责之饮食不节,加之甘肥厚味,脾胃乃伤,酿蒸痰湿,气机受阻,络脉瘀滞,因此古人有“肥人多痰”“肥人血浊”之说;再者,妇人为病,经带胎产,特点鲜明,以血为本,阴血难成而易亏,故病多易虚易瘀。故对瘀之辨识对个体的差异,包括体型、性别、生活起居、家族遗传史等,亦不容忽视。

5 瘀之机

机,即病机。临床诊治瘀证,当细辨虚实寒热、气血阴阳、痼病卒疾、内伤外感,紧抓疾病之根本,审证求机,治病求本。正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瘀证病机复杂多变,然不外乎以“正邪”两方面统之。正如《张仲景正邪观》论及:“邪,即邪气,即对一切致病因素的概括。正,即正气,即对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物质基础及抗病能力的概括。”正气方面,正气实则气血以流,腠理以密,正气虚则血行停滞,内不至脏腑,外不达四末。邪气方面,邪气盛则脉道不通,气不往来。此即“正邪致瘀”论。

5.1 正虚致瘀

先天禀赋不足,不耐寒热,加之摄生不当,暗耗正气,一损再损,渐及五脏阴阳气血虚衰。“精气夺则虚”,故有“气虚血瘀、血虚血瘀、阴虚血瘀、阳虚血瘀”之别,亦有“久病致瘀”之说。

5.1.1 气虚血瘀

气无形而属阳,主温煦和推动。气之于血,有化生、推动的作用,如《诸病源候论》曰:“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气行则津血布散有常,气虚则无力行血致瘀。正如《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7]有研究表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是以形态学改变为主要表现,特点是管襻细长而欠清或模糊,异形血管呈树枝状或鹿角状,红细胞轻至中度聚集,血流以线粒流或粒流状为主,血色暗红或淡暗红,并有出血倾向,此为“益气活血”治法奠定理论基础[23]。此“气虚致瘀”之候。

5.1.2 血虚血瘀

血有形而属阴,主营养和濡润,血盛则脉道充盈,血虚则脉体不荣而致瘀。《黄帝内经》所论“血枯经闭”一证,乃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精血大竭,月事衰少,瘀停而不来。檀金川教授认为,乙肝相关性肾病的病理过程为肝肾精血亏虚,湿热瘀毒乘之,重伤肾络,络损血溢,发为瘀血,故拟“滋补肝肾精血”法治之,瘀自荡然无存[24]。此“血虚致瘀”之候。

5.1.3 阳虚血瘀

阳者,卫外而为固,一者,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阳气推动有力,则无瘀血停滞为患。二者,气主煦之。气的温煦作用主要体现在阳气上。阳旺则离照当空,阴霾自散,血当至则至;阳亏则温煦失职,寒邪阴凝,血当至不至,停为瘀血,《黄帝内经》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1]133有学者指出,阳虚血瘀为导致克罗恩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故采用温阳活血法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此“阳虚致瘀”之候[25]。

5.1.4 阴虚血瘀

阴者,藏精而起亟,精血津液皆属之,内养脏腑百骸,外濡皮肤孔窍。阴足则精微充盛,血流畅达,脉道滑利,滋润营养周身经脉;阴亏则脉体僵硬,失却柔润,血行滞涩,黏稠不润,留瘀为患。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多伴脂代谢紊乱,以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故症见阴虚同时,可见血瘀之象[26]。因此运用滋阴活血法切中病机,取效甚捷,此“阴虚致瘀”之候。

5.1.5 久病致瘀

叶天士云:“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吴鞠通又言:“病久者必入络”。叶吴二氏所论,乃邪气初则损伤气分,病久则渐入络中血分,假以迁延时日,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血脉不通,留伏较深,而成痼疾。龙雨等[27]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及微观检测的广泛运用,“久病多瘀”在本质上与甲皱微循环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变、脂质代谢障碍、凝血系统激活、纤溶亢进、血小板聚集性改变、炎症及组织异常增生等有关。由此总结常用活血药有当归、川芎、丹参、琥珀等。此“久病致瘀”之候。

5.2 邪实致瘀

《黄帝内经》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清湿喜怒。”[1]98概言之,可分外感六淫乖戾邪气,内伤情志、痰饮、浊毒等病理产物。邪气盛则实,故有“寒凝致瘀、热盛致瘀、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毒瘀互结”之异。且情志致瘀、外伤致瘀亦不容忽视。

5.2.1 寒凝血瘀

寒主收引,脉道绌急,血行不畅,冰凝成块致瘀。恰如《黄帝内经》云:“寒独留,则血凝泣。”[1]116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姜春华指出,寒邪致瘀好比血液失去了“水流畅通无阻”的状态,总结为“血气不至,血脉不通,血凝而不流,血不归经,血瘀滞不行,血瘀结不散,血泣则不通”等病理特点,故应温散寒邪,通利血脉[28]。此“寒邪致瘀”之候。

5.2.2 热盛血瘀

热邪燔灼,蒸腾炎上,煎熬营血,黏稠成块致瘀。《金匮要略》中载:“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29]《温疫论》云:“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30]。有学者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为火热瘀结,表现为火热损伤冲任脉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成瘀,故常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清解热毒,莪术、土鳖虫等化瘀散结[31]。若瘀热久蕴生毒,热盛肉腐成脓,则变证蜂起。此“热邪致瘀”之候。

5.2.3 气滞血瘀

气为血之帅,血之运行赖气之推动,气机条达,则血无凝滞之弊。反之,气机郁滞,血行受阻致瘀。“如《血证论》云:气结则血凝。”[8]现代研究指出,气滞血瘀患者血液多呈“浓、黏、凝、聚”的倾向,其微循环状态呈现以外周微血管内流态改变为主要的特征性表现[23]。后期气滞血瘀互为因果,故当理气活血兼顾,根据病证气分、血分之偏颇权衡用药。此“气滞血瘀”之候。

5.2.4 痰瘀互结

痰为阴邪,随气机升降,犹水中漂浮之物,停于何处,即坏何处观瞻,其为病者,症状不一。若停滞脉道,血运不利,或离经之血,阻滞血脉,而成瘀血。痰和瘀顽固胶结,缠绵不解,易生他患。王永钧教授指出,痰瘀互结为肾微癥瘕的病理基础,不容忽视[32]。曹洪欣教授亦指出痰瘀互结为冠心病发作的重要病理因素[33]。正如《丹溪心法》云:“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34]此虽“痰瘀互结”见证明确,亦当视其体质强弱,谨慎投以峻伐之品,以防徒伤正气。另如湿瘀互结、饮瘀互结,因湿、痰、饮三者,源同而流异,兹不赘述。

5.2.5 毒瘀互结

“邪气蕴结不解谓之毒。”毒邪浸淫,阳化而成热毒、火毒,阴化而成寒毒、湿毒。毒邪作祟,与瘀胶结,在内则生癥积,在外则发疮痈。众多医家指出,“毒瘀互结”与癌前病变休戚相关,故临证针对“毒邪”直挫病势,瘀象自解。如邓卫芳等[35]研究发现乳腺癌前病变本质属“毒瘀互结”,且投以犀黄丸解毒散结,疗效较佳。此“毒瘀互结”之候。

5.2.6 情志致瘀

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绪变化。因情志过激,超出人体所允许调整的范围,气机失调,进而血运障碍,终生瘀滞,“百病皆生于气”,即是此理。七情过激,如《黄帝内经》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1]103,又云:“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1]114指出情志过激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直接因素,故可将“调节情绪”作为平日调摄的重要原则,以达“救病发于未萌”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大怒的情绪刺激下,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心肌耗氧量加剧,加之冠脉收缩,易造成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的发生[36]。

5.2.7 外伤致瘀

外伤金刃,损伤脉络,离经之血,停积成瘀。正如经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1]105常用复元活血汤祛瘀生新,血循归常。

6 小结

综上而述,“瘀之象”乃基础,包括症状、体征及现代理化检查结果,中西汇通,取长补短;“瘀之位”乃核心,辨其病位之准确性可有效指导临证遣方用药;“瘀之势”乃重点,辨其病势可有效把握疾病的预后及转归;“瘀之体”乃本源,当注意个体的差异性,是临证不容忽视的因素;“瘀之机”乃根本,治病必求于本,正所谓“必先伏其所主,先其所因”。

总之,瘀作为临床常见的病因病机、致病因素、病理产物,对瘀的辨识应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遵循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之基本原则,更加深入挖掘“瘀证”的客观本质,加深对中医证候的理解,不断提高临证水准。

猜你喜欢

络脉血瘀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血瘀体质知多少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探讨稳定性冠心病与目睛络脉的相关性
结肠络脉探析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镇脑宁神胶囊治疗血瘀质型偏头痛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