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策略探讨

2024-01-28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筛网工地

孙 欣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麦芽厂,山东 青岛 266000)

引言

建设工地污水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针对工地污水治理的技术越来越多样化,但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仍是一个挑战。本文旨在探讨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策略,通过分析污水特征和其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不同的处理技术,并提出有效的治理策略[1],以确保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1 工地污水特征分析

工地污水主要由建筑活动产生,其中包含大量的悬浮颗粒物、有机物质及其他杂质。首先,悬浮颗粒物是工地污水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主要由土壤、沙子、碎石等构成,这些颗粒物容易被水流带走,进而污染环境。其次,工地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如废水、油脂和化学药剂等,这些有机物质不仅会给水体带来化学污染,还会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此外,工地污水中也存在其他杂质,如重金属、氮、磷等,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对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还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可持续利用[2]。

2 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技术

2.1 物理处理技术

2.1.1 常用的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是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中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物理作用和分离原理,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物和杂质。

筛网是一种用于过滤废水中大颗粒固体的设备,通常由细孔网格或网带组成。当污水通过筛网时,固体颗粒会被截留在网格上,而水则通过网格排出。筛网可移动、可清洁,适用于较大颗粒固体物质的过滤。

沉淀池是一种利用重力作用将悬浮固体颗粒从污水中沉降下来的设备。它通过扩大污水流速和增加接触时间,使固体颗粒沉降到池底,形成污泥层。常见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沉砂池和气浮池等,它们根据不同的原理和设计结构来实现固体物质的分离。

2.1.2 各种物理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各种物理处理技术在处理建设工地污水时,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筛网通过网格或网带的细孔将大颗粒固体过滤掉,适用于去除较大颗粒物质,如石块、树枝、纸张等。它可以作为初级处理的一部分,有效降低悬浮固体的含量。沉淀池通过调整污水流速和增加接触时间,使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池底,适用于去除中小颗粒物质,如泥沙、胶体等。不同类型的沉淀池适用于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气浮池是利用气泡与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发生附着作用,使其浮起到液面上,再采用刮泥装置将浮起的悬浮物质从液面上刮至池外。它适用于去除轻质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如油脂、藻类等。气浮池在建设工地污水处理中常用于细微颗粒物质的去除[3]。

2.1.3 物理处理效果评估方法

为了评估物理处理技术的效果,可以使用一些相关公式来衡量和计算其处理效果。其中,悬浮物质浓度的计算公式为式(1):

其中,C 是悬浮物质浓度,m 是悬浮物质的质量,v 是单位体积的污水流量。

另外,悬浮物质去除率的计算公式为式(2):

筛网的过滤效果可以通过公式(4)计算:

其中,P是筛网的过滤效果,Af是筛网有效过滤面积,Ai是进水口的总面积。过滤效果越好,表示筛网对大颗粒固体的截留能力越强。

2.2 化学处理技术

2.2.1 化学处理技术的应用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法、还原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建设工地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污染物。氧化法通过引入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的物质。还原法则是通过引入还原剂,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成不易溶解或稳定的形式,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2.2.2 各种化学处理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

不同的化学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独特的原理和优缺点。以氧化法为例,其原理是通过氧化剂与有机物反应,发生氧化作用,从而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反应速度快,但同时也存在副产物及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原法则是通过还原剂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在还原过程中形成不溶性或难溶性沉淀,从而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该方法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和较好的降解效果,但可能会产生其他污染物,如难溶性盐类等。因此,在选择合适的化学处理方法时,相关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其原理和优缺点,以保证处理效果和环境友好性。

2.2.3 化学处理技术的效率的计算方法

为了量化化学处理技术的效率,可以引入一些相关公式进行计算。例如,氧化法的处理效率可以用公式(5)表示:

其中,C0表示进水中有机物的初始浓度,Ct表示处理后出水中有机物的浓度。通过计算处理效率,我们可以评估化学处理方法对建设工地污水的去除效果,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2.3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污水治理方法,在建设工地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利用微生物的活性来降解有机物并去除其他污染物,具有高效、低成本等特点。

2.3.1 生物处理技术的工艺特点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它们在建设工地污水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活性污泥法以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为主要处理介质,通过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染物。生物滤池则利用生物膜的附着作用,将废水通过滤料层,使废水与微生物接触,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这些生物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维护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并且能源消耗较低,因此在环保工程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2.3.2 生物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反应机制

生物处理过程涉及微生物的参与,微生物通过吸附、吸收、降解等反应机制,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活性污泥法为例,其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并进一步降解,释放出甲烷等产物;而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3 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策略

3.1 综合治理策略

综合治理策略在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将不同的污水治理技术进行组合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污水治理效果。

3.1.1 综合治理策略的实施意义和目标

综合治理策略的实施对于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减少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其次,综合治理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治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工地污水治理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此外,综合治理策略还能推动工地污水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并促进工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1.2 不同污水治理技术的组合方式和优化配置

综合治理策略的核心是将不同的污水治理技术进行组合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佳治理效果。相关人员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治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例如,初级过滤器或沉淀池可去除悬浮物和沉积物;活性炭吸附或化学药剂添加可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生物处理技术可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通过不同技术的组合,实现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高效处理。在综合治理策略中,还需考虑不同技术的优化配置,包括确定治理单元的运行参数和工艺条件,建立操作管理和监测控制体系等。通过优化配置,各治理单元相互协调,能够提升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治理效果。

3.2 微量排放控制策略

微量排放控制策略在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致力于降低污水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以保护周围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3.2.1 微量排放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

微量排放指的是污水中含有的微小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包括重金属、有机物、药物残留等。微量排放控制策略的目标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将这些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风险和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首先,它可以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其次,微量排放控制还可以防止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此外,对于建设工地污水治理企业来说,实施微量排放控制策略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增加市场竞争力。

3.2.2 降低污水排放中有害物质含量的关键技术

为了降低污水排放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相关人员可以采用多种关键技术进行控制。首先是优化原料选择和生产工艺,通过选择低污染的原料和使用环保型生产工艺,减少污水中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其次是加强污水预处理工作,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步骤,以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另外,采用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也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重要手段。这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如活性炭吸附、氧化还原反应等;以及生物处理技术如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滤池等。通过这些处理技术,可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微量排放控制的目标。

3.3 再生利用策略

再生利用策略在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3.3.1 建设工地污水再生利用的潜力和可行性

建设工地污水再生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行性。首先,建设工地污水量较大,如果不进行再生利用,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而通过再生利用,可以将污水资源转化为可供再利用的水源,满足工地的非饮用水需求,如灌溉、清洗等。其次,建设工地污水中含有一定的养分和有机物,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再利用,可以使这些营养物质得到回收和利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再生利用还可以提高工地的自给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循环利用,可以减轻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并降低运输和处理成本。此外,在特殊地区和干旱地区,再生利用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水资源的稳定供应,推动建设工地的可持续发展。

3.3.2 再生利用技术的应用

在建设工地污水再生利用中,可以采用多种再生利用技术。其中,中水回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再生利用技术。它通过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符合特定要求,然后用于非饮用用途,如绿化、冲洗等。中水回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还能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另外,污泥资源化利用也是再生利用策略的重要方面。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中含有大量养分和有机物。通过适当的处理,可以将污泥转化为肥料、能源等资源,实现对污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实施与监测

4.1 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策略的实施方案

为了有效实施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策略,相关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首先,应从工地的整体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污水治理问题,确保治理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设计。其次,需要明确污水治理的目标和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确定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并进行必要的设备选型和安装。此外,对于关键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培训计划。最后,为了监测和评估治理效果,相关人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采集和报告系统,并定期进行污水排放的监测和报告。

4.2 污水治理工程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

对污水治理工程的监测和评估对于实现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的目标至关重要。通过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治理工程的运行状况和效果,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监测和评估还可以为治理工程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污水治理工程的监测内容包括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处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对污水排放口的水质和水量进行定期监测,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等。通过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运行异常等问题,确保治理工程的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

4.3 有效的监测指标和方法

在污水治理工程的监测中,相关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和方法。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物(TSS)、氨氮(NH3-N)、pH值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污水的有机污染物、固体颗粒物、氨氮含量以及酸碱性等关键参数。对于COD的监测,可以使用公式(6)计算COD浓度:

其中,A为未经过滤的样品滴定液消耗的亚硫酸钠溶液体积(ml),B为经过滤的样品滴定液消耗的亚硫酸钠溶液体积(ml),V为取样体积(L),m为样品质量(g)。

TSS和NH3-N的监测可采用标准的分析方法,如重量法、比色法等;pH值可以使用电极法进行测定。

通过有效的监测指标和方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污水治理工程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策略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果的达成。

5 结语

综上所述,制定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策略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制定实施方案、监测和评估治理效果,并采用有效的监测指标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工地污水排放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的治理策略能够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合理运行,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水体质量的目标。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建设工地污水治理策略的推广和应用,以促进绿色环保建设工程的发展,并实现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筛网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延长干式球磨机外筛网使用寿命的方法
波比的小工地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热闹的工地
图拉法筛网自动往复冲洗装置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思考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
水力筛网多重分沙装置在头屯河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