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新时代青年历史主动精神的境遇与实践路径

2024-01-27邢玲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期

邢玲君

摘 要: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历史主动精神是引领青年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赋能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动力,更是为党培养具有自我革命精神的排头兵的重要法宝。新时代,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培育青年历史主动精神可从个体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守正与创新、中国共产党理论引领与实践锻造切入,构建“多元协调”的育人格局。

关键词:历史主动精神;新时代青年;历史机遇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5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历史主动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征程中,青年是这场征程中的先锋力量。把党和国家的希望寄予青年也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重要内容。因此,明晰培育青年历史主动精神的时代价值,把握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机遇,厘清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实践路径,能使青年增强历史主动性。

1 发掘培育新时代青年历史主动精神的当代价值

1.1 历史主动精神为青年个体发展提供重要引领

新时代,青年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变。向外,西方敌对势力不断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向内,精致利己的狭隘思维、躺平之风给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双重挑战。历史主动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品格,可为青年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使其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和未来观,能够以客观全面、具体历史、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审视问题,避免受到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影响。第二,历史主动精神蕴含强烈的自觉和奋斗精神,能让青年自觉担好“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民族复兴使命,发挥“不信邪,不怕压”的奋斗精神,把青春奉献在为党和人民奉献的火热实践中;第三,历史主动精神造就了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激励青年以实际行动增强历史自觉,践行历史主动。

1.2 历史主动精神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重要动力

高校是意识形态传播、研究、交锋的重要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重要问题。当代青年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强,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错误价值观的荼毒;加上部分教师推崇西方理论,使学生精神缺“钙”。历史主动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作为起点,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引导青年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另外,历史主动精神中蕴含的大历史观,能为青年与部分精神缺“钙”的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历史。目前部分高校存在意识形态治理能力和水平低的问题。主动创造是历史主动精神最显著的特征,把握创造性,高校就能在掌握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下,完善意识形态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意识形态上的主阵地作用,避免出现意识形态教育引领力不足的问题。另外,历史主动不仅是理论上的教导,更是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己任,历史主动精神能厚植高校育人基础,将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紧握手中。

1.3 历史主动精神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重要动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历史主动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强大精神支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史站位始终正确,正是因为在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自我革命的优势主动转化自我革命的动能。因此,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青年自我革命中,有助于青年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培育自我净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青年培养创新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有助于青年培养自我完善精神,從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分析自身不足;有助于青年保持进取之心,实现自我提高,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2 抓住培育新时代青年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机遇

恩格斯指在自然辩证法中道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救国路上号召青年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兴国路上激励青年“把青春献给祖国”;富国路上呼吁青年投入改革开放浪潮;强国路上指引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因此,青年、高校、中国共产党应牢牢抓住当前的重大机遇期,让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绽放青春之花。

2.1 青年个体发展新高度

新时代,青年在思想上表现为更强的独立意识,批判意识。“能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华民族180多年斗争史中整体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并从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行动上能顺应历史的大势,注重知行合一,主动学真知、悟真谛,以强大的行动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最后,青年主体能力有新突破。体现在学习能力更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学习观;担当能力更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考验,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创新能力更强,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展现自己,敢于变通,敢于说不,在实践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2 高校立德树人新方式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首要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首先,在抓好思政课主渠道的基础上,推进政治理论先进化,教材体系系统化,发挥实践课堂的育人效能。其次,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中,将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中遵循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人民的主体精神,清醒自觉的主动精神、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未雨绸缪的预見精神、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历史主动精神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最后,持续推进教师思想政治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使教师能够秉承历史主动精神,以学生为本,既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强化学生的历史担当、历史主动、历史自信,打好思想底色。

2.3 历史主动精神赋予青年思想新内涵

“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了。”这是因为马列主义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主动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的伟大旗帜,自觉把握历史主动、遵循历史规律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因此,历史主动精神能让青年始终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思辨根植于自己的现实生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承担历史责任;能让青年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才能获得“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能让青年始终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能让青年始终勇担使命,真正全面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3 厘清培育新时代青年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路径

邓小平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提出,“无数的事实表明了新中国的青年是敢于向前看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对社会主义抱有无限热情的,是有强烈的上进心的,我们毫不怀疑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历史主动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学生实现青春梦的精神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的精神自觉。

3.1 青年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所以,青年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青年要遵循历史规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动融入历史发展大势、国际关系发展大势、科学技术发展大势,明确自身定位,找准自己在新时代国家、社会、集体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领实践。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本领,要读懂读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用好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加强自我教育,增强历史责任感,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发展。再次,坚守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定力。最后,增强责任担当。准确定位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深刻认识面临的时代际遇和历史责任,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以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境,推进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坚持思政教育内容的守正与创新,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统一。小课堂要把握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逻辑,秉持“大历史观”讲清讲深讲透历史脉络,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先进性;大课堂要和思政小课堂联动配合,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体察的转变,增强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其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守正与创新。先将红色故事嵌入思想政治教学环节,充实教学内容;再将“四史”嵌入历史主动精神学习中;最后将新媒体技术嵌入思政课堂,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赋能思政教育,真正让思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染力和吸引力”。再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守正与创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不仅要强化育人的思想自觉,更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老师、后勤人员也要发挥协作能力,配合“主力军”打好组合拳。

3.3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引导与实践锻炼相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培养具有历史主动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理论武装。一方面,推进青年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走实走心,全面系统地向青年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青年真学真懂,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信真用,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看家本领学到手,用到实。其次,推进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滋育。发挥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使传统文化渗透到青年的灵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因此,要发挥革命文化的导向作用,引导青年认识、了解革命文化,增强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培育传承革命文化的行为自觉。最后,强化实践锻造。马克思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人”。因此,青年需要把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高度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政治自觉、历史自觉,进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指引作用。一方面,实践培育要立足新时代,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鼓舞青年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坚定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旗帜,2021,(7).

[5]侯衍社.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内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0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时期青年和青年工作[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

[1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1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3]中国历史研究院.用正确历史观看百年党史[J].求是,2021,(3).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