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不息的紫藤萝

2024-01-27杜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藤萝宗璞紫藤萝

杜娟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收录教材多年,作者通过紫藤萝的“今昔对比”抒发自身对生命的独特感悟,给不少读者都带来了精神振奋的力量。那么,作者的这种细腻感悟是如何生成的呢?何以产生如此动人的感召力呢?《紫藤萝瀑布》中写道:“紫色的瀑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其实,我们仔细分析,文章内部也像紫藤萝瀑布一般不断流动着,变化多姿,产生不断冲击读者心灵的生命力量。文章的“变化之美”是解码这篇文章生命力量所在的密钥。

这篇文章文笔优美,描写精妙,最叫绝之处莫过于今昔紫藤萝变化比较的描写。实际上这两处常让读者感到唏嘘或赞叹,不仅仅是因为文本内部时间的跨度和紫藤萝荣枯的描写,还有作者利用其写作技巧所营造的繁盛与苍凉之变。

文章开篇写紫藤萝的繁盛,此为第一处紫藤萝的描写。这一处为实写,由繁花之景引起作者的情思,写紫藤萝的繁盛与辉煌,给作者以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而第二处写作切入口则变为忆往昔的虚写,由淡淡的花香引起,写昔日家门外稀落凋零的紫藤萝。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今昔变化中刻画两处紫藤萝时是有层级递进的写法的,第一处由“花瀑—花穗—花朵”,整体到局部的变化视角来描写,把紫藤萝的活力写得摇曳多变。而第二处写紫藤萝衰败的技巧变化则是在用词的选择上,作者选用“稀落—伶仃—没有—拆掉”,将紫藤萝“由生到死”的整段时间压缩成两行文字,进而造成文章的起伏变化。作者写紫藤萝的繁盛洋洋洒洒,用了一半的篇幅,竭力地表现紫藤萝的生机与活力,而写往日的紫藤萝时,特点不是“盛”,而是“无(死)”,几个词语,两行文字,终其一生,形成“文似看山喜不平”之感,与前文对比,自然产生了让人唏嘘叹惋的悲剧力量。

另外,两处紫藤萝的拟人运用变化也让人牵动情思。第一处写“(紫藤萝)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将紫藤萝仿佛拟作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孩子,充满活力和生命的力量。作者在这一处的描写和用词都围绕着紫藤萝的生机服务,如“挨”“接”两字从静态观察的角度上写其恣意地生长;“笑”“嚷”等字又从动态想象的角度写其活力。1974年至1977年短短四年时间里,宗璞有四五位亲人相继离世或是病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此时的宗璞难免仍有苦难的阴霾,只能借衰败凋零的紫藤萝表达苦难的生活。

孙绍振教授在阐释文学中的想象时指出:“文学想象来自感知的变异,感情冲击了感觉,作家的观察就掺进了情感,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们由此可知上述部分所说的今昔之變其实源于作者的情感之变。那么,这篇文章中的宗璞的情感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又是如何影响景物之变的呢?

我们可以对本文的基本结构做一个梳理,本文从眼下繁盛的紫藤萝写起,再回忆到曾经衰败的紫藤萝,转而再写眼前新生的紫藤萝,形成写作的波澜闭环。这种变化使得读者的思绪随着作者在今昔之景变化中来回跳跃,产生情思变化。我们先看宗璞描写的第一处紫藤萝,它们“和阳光互相挑逗”,它们“笑”“嚷嚷”,这繁盛的紫藤萝瀑布让她“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让她感到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此时美好繁盛、充满生机的景色让宗璞得到了心灵的暂歇,让她忘却了小弟病危等烦恼与痛苦。可是欣赏美景毕竟是短暂的,人类本就在忧喜之间徘徊挣扎,这并不能帮助宗璞获得真正前行的力量,由此宗璞开始了第二处的藤萝描写。

如上文所言,这段藤萝的描写是回忆虚写,目的不在于将藤萝昨日之倾颓与今日之繁盛相比较,进而反衬今日所见藤萝之美。因为这两片藤萝并不是现实中的同一株。这里宗璞做了一个文学上的“概念偷换”,她说“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又说“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又开花的藤萝”是第一处描写的藤萝,死掉的是第二处描写的那一株,它们不是同一株。“十多年”“家门外”等词告诉读者,往日的藤萝随着时间早就消逝,但是过了这么久另外的藤萝又“盛”了。于是宗璞发出了她的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她的亲人和第一株藤萝都是不幸(离世),但是会有另一株紫藤萝和另外的新生命蓬勃地生长,这是生命的无止境。多年前,她感叹“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但是多年后她又在别处看见了生机盎然的紫藤萝。尽管时间空间都发生了转变,但是新生命给满是创伤的宗璞的震撼是巨大的,给了她疗愈和抚慰心灵的力量。所以,在段落的最后,宗璞才写道:“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正是这一朵又一朵充满生命力的紫藤萝组成了流动不息的紫藤萝瀑布,从而让宗璞沉浸在浅紫色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

其实凋零也好,新生也好,这都反映了宗璞对于生命的思考,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书写生命的力量,宗璞对生命的思考也是充满变化和层级递进的。文章开篇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是宗璞关于紫藤萝的第一重体悟——花太美、太盛、太辉煌了,这是关于花最表层的体会。接着,宗璞在文章中间部分说此时的她有“压在心上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但是因为浸润在这片生机与活力当中,所以紫藤萝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并且“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这两句话实际上表现了宗璞进阶一步的感受,即第二重、第三重体悟。第二重体悟从外部走向了内心,是心上的表面感受,这种感受源于盛开辉煌的藤萝,以至于作者被吸引伫立凝望,沉浸其中。但是这只是“浸于藤萝世界的短暂宁静与喜悦”,作者暂时缓解了现实世界的心灵创伤之痛。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说此时紫藤萝瀑布只是“在心上缓缓流过”。作者要想“获得走向现实世界的终极勇气与力量”,把目光仅仅放在紫藤萝本身的美上是远远不够的,美只能治愈当下的苦,却不能根治作者的痛。

作者的第三重体悟是从紫藤萝的盛衰变化中悟到的生命的启发。她写道“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作者不再把对生命的悲喜注视在个体生命上,当年那株紫藤萝确实已经消逝不见,可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装满生命的酒酿”的紫藤萝十余年后依然恣意盛放,人类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关注一下作者的比喻,她将生命比作“长河”,又将紫藤萝花比作航行其中的船,长河里暴风骤雨都有,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微风平静。也许一只小船可能会在长河中迷失航向,可是长河里千帆竞发,终能到达彼岸。所以作者说“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作者将对个体生命的悲喜转向了对人类群体生命的思考,面对生命中的不幸,要保持希望和勇气,阴霾总会过去,要把短暂的个体生命融入人类灿烂的生命长河。有了这一重体悟,作者才在紫藤萝瀑布上获得了永生和前行的力量,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得以真实地消解,才会说紫藤萝“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笔者认为作者能够获得对生命的体悟升级和变化一定程度上源于作者内里的知识分子底色,我们常称宗璞的散文和小说创作是“知识分子命运的叩问与反思”,这篇《紫藤萝瀑布》何尝不是这样呢?面对生命的倾颓和苦难的折磨,知识分子如何寻求自己的出路?是自甘堕落,还是放弃生命?或是勇敢前行?宗璞深知,现实世界并不像藤萝花营造的世界那般美好绚烂,而是充满未知的艰难与残酷,但是只要心怀“紫藤萝瀑布”,有担荷生命不息力量的勇气,便可以在现实世界“不觉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瀑布》文章不过短短数百字,但是结构起承转合、脉络摇曳变化、文字清新蕴藉,作者不仅仅把写作停留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与赞叹上,更把思考由花转向个体生命,由个体生命再转向人类群体命运,层层推进,悠远深刻。一言以蔽之,我们以“变化”为阅读切入口,把握这篇文章内部的技巧之变、情景之变、体悟之变,便可以更加深切地体察作者的生命之思。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藤萝宗璞紫藤萝
读宗璞《报秋》,学借物喻理
藤萝之歌
一不留意(二)
美丽的紫藤萝
走进书里瞧一瞧
公家之藤萝
宗璞:喷发英武正气
想念那年盛开的紫藤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