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肉用山羊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

2024-01-27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产羔率羔羊母羊

代 权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南充 637500)

肉用山羊的生产性能一般包括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能等,本研究分析了影响肉用山羊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品种、年龄、性别、饲养方式、营养、环境等,希望对指导肉用山羊生产,提高规模养殖水平有所帮助。

1 品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品种是影响山羊生产性能的内在因素。不同品种在某一性状上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比如波尔山羊在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方面尤其突出,而我国的济宁青山羊、小尾寒羊、大足黑山羊在产羔率上的表现就十分突出,分别达到了293.7%[1]、261.0%[2]、272.3%[3]。

1.1 品种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产羔率是繁殖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传统的育种生产中,人们会有意识地选择多胎高产性状的山羊,但多胎性状是一种数量遗传性状,我们很难单从表型去选育。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了与多胎性状密切关联的基因,如FecB 基因、FecX 基因、Woodland 基因、Thoka 基因等,携带这些基因的母羊的平均排卵数量明显增加,每胎产羔数量也相应增加[4]。张也等[5]研究表明,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杜泊羊与湖羊杂交后代的B 等位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产羔率也逐渐降低。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通常会引入不同品种与本地山羊杂交,以达到改良目的。陈浩林等[6]研究发现,杂交一代的受胎率和断奶存活率较纯繁后代均有较大提高,但初产母羊和经产母羊的产羔率均比纯繁后代低。然而欧阳依娜等[7]研究发现,杂交一代的产羔率较本地山羊明显增加,原因可能是引入品种的繁殖性能比本地山羊高。

1.2 品种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唐雪等[8]利用高生长性能品种(父本)杂交改良本地山羊品种(母本),结果表明杂交一代公羊和母羊在初生、3 月龄、6 月龄、8 月龄、12 月龄等各年龄阶段的体重均比本地纯种公羊和母羊各阶段的体重有显著增加,且体重优势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平均日增重也有较大提升。

1.3 品种对胴体及肉品质性能的影响 黄恒等[9]进行了努比亚山羊与隆林山羊的杂交试验,结果发现努隆杂交组的屠宰率、肉骨比明显高于隆林纯繁组,杂交组的瘦肉率、pH 值、嫩度更低,羊肉品质更新鲜,口感更鲜嫩。邢磊等[10]研究了波尔山羊、努比山羊和崇明白山羊几种不同杂交组合的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各杂交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骨重、肉骨比、内脏脂肪重、眼肌面积、胴体脂肪含量(GR值)均显著高于崇明白山羊纯繁组,但各组的水分、粗蛋白和脂肪含量等肉品质性能没有差异。

2 年龄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1 年龄对生长及肉品质性能的影响 年龄对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实则归于个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于肉羊而言,此阶段育肥效果更佳。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水分、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水平上升,肌纤维硬度增加,从而表现出肉品质下降,嫩度降低。当达到成年后,生长发育放缓,身体定型。江炎庭等[11]研究3~5 岁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的屠宰性能,发现不同年龄成年母羊的屠宰性能有一定差异,但屠宰率不受年龄影响。

2.2 年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公、母羊的年龄过小,在适配年龄之前,其生殖系统、乳房发育等还不成熟,虽然出现了初次性行为或发情,但此时不宜配种,早配不仅影响自身正常的发育,对母羊来讲还可能导致流产、难产、产弱羔。山羊一般4~7月龄达到性成熟,但性成熟也不代表达到初配年龄,还与体重指标挂钩,当体重达到成年羊体重的70%时,方能进行第一次配种。

3 性别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性别会影响山羊的生长发育,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公羊生长速度大于母羊,众多试验数据都表明,公羔羊的出生重、断乳重和日增重都比母羔羊的大。此外,公羊的屠宰性能也优于母羊。特日格勒等[12]研究表明,杜蒙公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眼肌面积等都显著高于母羊,但肌肉脂肪含量低于母羊,所以母羊的肉品质要优于公羊。阉割对山羊的生长发育和肉品质也有很大影响。羯羊与公羊相比,由于雄性激素水平降低,生长速度也降低,但脂肪沉积增加,膻味减轻,表现出更优质的口感。

4 饲养方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山羊的饲养方式有放牧、放牧+舍饲、舍饲三种。放牧饲养适合牧草资源丰富的地区,能降低饲养成本;舍饲由于减少了山羊的运动量,降低了能耗,加之给予营养全面的饲料,有利于营养素的沉积,提高了生产效益。一般来说,在草资源缺乏的地区,舍饲的育肥效果最佳,放牧+舍饲次之,放牧最差。

5 营养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5.1 营养水平对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虽然会降低采食量,但羊摄入的消化能增加,所以增重效果明显。刘占发等[13]研究表明,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增加,试验羊增重、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等生产性能指标都有所增加。高精粗比日粮还能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王艳红等[14]研究表明,试验羊饲料转化率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投喂量过多会影响到动物健康,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程光民等[15]研究表明,饲粮高粗蛋白水平有利于提高母羊的体重、泌乳量和羔羊的窝重、增重,但蛋白质水平过高并不利于山羊消化代谢,多余的蛋白质变成低效能量。羊属于反刍动物,能够利用非蛋白氮(如尿素等),因此向日粮中添加非蛋白氮可以降低成本,但日粮中非蛋白氮的添加量亦不能过高,蒋加进等[16]研究表明,在山羊精料中宜添加2%尿素,添加4%尿素对山羊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他添加剂如酵母培养物也能显著提升肉用山羊的生产性能[17]。

5.2 营养水平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贾弟林等[18]研究表明,营养水平过低不能满足母羊泌乳需要,母羊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母羊为了哺乳羔羊而动用自身机体组织来弥补日粮能量的不足,从而导致母羊体重减轻,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相反,营养水平过高也会加重母羊的机体负担,导致肥胖,易造成流产和难产,从而影响产羔率和羔羊成活率。德吉等[19]研究表明,高营养水平组出现流产现象,且产活羔数量更少,但是高营养水平组羔羊的初生重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

6 环境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6.1 环境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山羊喜欢干燥的环境,耐热耐寒能力比较强,但是长时间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使羊产生热应激。在热应激条件下,卵巢或睾丸分泌的性激素会下降,严重的会导致生殖机能发生障碍,表现出发情迟缓、排卵减少、精子活力降低、受胎率降低、流产增加等。热应激还会影响母羊的泌乳,从而影响羔羊的生长。当环境温度过低时,会导致家畜不发情或者性欲降低。

羊是一种短日照动物,通过光照调控,可以有效提高母羊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其作用机理与褪黑素(MT)的分泌有关,MT在白天分泌减少,夜晚分泌增加。对于短日照动物,日照变短后,MT 分泌增加,MT 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分泌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引起动物发情排卵。在发情季节或处于短日照下,视神经未激活下丘脑的“LH 抑制中枢”,雌激素(E2)对抑制中枢的负反馈作用消失,促进了GnRH、FSH、LH的分泌,加快母羊发情排卵[20]。

6.2 环境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高温高湿会降低山羊的平均采食量,动物在采食后会出现热增耗现象,体温会升高,而在热应激状态下,就会表现出采食量减少或不采食。高温也会影响营养的消化代谢,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因此,长时间高温高湿会引起山羊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而低温寒冷环境,羊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会分解身体中的脂肪等,体重呈现负增长,俗称“掉膘”。

对于舍饲而言,高密度饲养环境会导致圈舍环境温度上升,CO2浓度上升,空气质量变差。高密度饲养还会引起山羊抢食、争斗行为增加,导致饲料抛洒浪费,羊只应激增加。王磊等[21]研究表明,在0.35~1.4 m2/只范围,饲养密度越低,育肥羔羊的增重效果越好,但饲养面积增加会增大羊舍建设成本,降低羊舍使用率,还不能保证冬季羊舍的温度,因此对于25 kg 体重的育肥羔羊,冬季饲养密度以0.7 m2/只为宜。

圈舍中动物粪尿、饲料等被微生物分解,会产生NH3、H2S 等有毒有害气体,当这些气体浓度过高时,就会对动物的行为、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影响。赵天等[22]研究表明,NH3和H2S可引起肉羊应激,降低肉羊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且随着NH3和H2S 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机体损害程度加重;提出舍饲肉羊养殖环境中NH3和H2S 浓度分别不宜超过20 mg/m3和8 mg/m3。因此,舍饲养殖应该保持圈舍通风良好。

7 小结

品种、年龄、性别、饲养方式、营养、环境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肉羊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等,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规模养殖场应结合自身实际,综合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扬长补短,寻求更经济、更高效的生产性能提升策略。

猜你喜欢

产羔率羔羊母羊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鲁西黑头羊繁殖性能研究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技术措施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实现母羊多胎高产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