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解题模型 提升思维品质

2024-01-26杨明月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3年6期
关键词:解题技能人才

杨明月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指出:新时代高考要注重以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江苏思想政治试题把这种考查要求渗透在主观题的设计中,表现为主观题的设问很少有平铺直叙,而是更多地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个人觉得可以通过构建解题模型,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培育分解思维

分解思维是一种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的思维。即一个问题可以拆解成几个小问题,尝试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其中,剥笋式分解的基本模型为:

剥笋式分解 理论要点问题1:问题2:问题3:某一问题

例1.(2022·江苏卷·16)随着数字化生活的发展,人们拥有的数字财产在飞速增多,网络游戏账号、虚拟货币、各种社交账号……人们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时间,甚至是感情,它们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这些数字财产能否作为遗产继承以及如何继承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为我国民众数字化生活的行为规制和权利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制度基础。但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数字遗产法律保护存在数字遗产虚拟化、成本高以及个人隐私等阻碍,继承人往往得不到网络运营商的协助或配合,权属争议等问题的解决在诉讼中也缺乏针对性的法律依据。为此,需要着力针对包括网络平台在内的多方主体,就数字遗产继承法律关系中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作出立法回应,构建系统性、立体化的法律调控体系,更好地为数字化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立法积极回应民众数字遗产继承需求。

根据情境材料,研判试题设问,构建解题模型,培育分解思维。

剥笋式分解 理论要点为什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立法积极回应民众数字遗产继承需求问题1:为什么要回应民众需求 国体,人民当家作主问题2:为什么要顺应时代回应民众需求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问题3:为什么要用立法回应民众需求 全面依法治国,完善法律制度

根据解题模型,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以立法方式回应民众需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或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回应民众需求)。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不断完善法律制度,通过立法厘清数字遗产继承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例2.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某校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建设”的情况展开调查。以下是他们了解到的情况,请你一同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

【技能中国 行稳致远】“十三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培养、使用等方面,与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长期保持在2 以上。相关资料显示,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5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 000 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技能中国行动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健全政策制度体系,通过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四大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新时代我国重视技能人才建设的战略考量。

认真研判试题设问,构建解题模型,培育分解思维。

剥笋式分解 理论要点新时代我国重视技能人才建设的战略考量问题1:为什么要重视技能人才建设问题2:为什么把技能人才建设作为战略考量问题3:为什么新时代重视人才建设

根据解题模型,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①重视技能人才建设,有利于激发劳动、技术等要素的活力,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国家重大战略,把人才建设作为战略,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③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劳动者素质,崇尚技能尤为重要。

二、立足已知,层层传导,培育推理思维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近年来,江苏高考卷十分注重对考生推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即设置一个逻辑起点(A)和逻辑终点(B),要求考生补全逻辑推理过程。此类题型以经济类试题较常见,主要形式为并列式,解题模型为:

例3.[2022·江苏卷·17(1)]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分权尤其是财政包干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正向激励,国内区域经济竞争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利用政策优惠和各种补贴来吸引投资是地方政府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些手段强化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巨大动力。然而,各地在追求地方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形成了诸多区域经济壁垒,带来了产能过剩、低层次重复建设等副作用,使国内市场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这些年我国在消除区域经济壁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地方保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从过去的商品领域逐渐转向了服务业和生产要素领域,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进入新发展阶段,消除区域经济壁垒已成为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消除区域经济壁垒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其作用路径。

根据解题模型,研析传导路径,构建逻辑闭环,培育推理思维。

A1: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B1:市场环境A2: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消除区域经济壁垒(逻辑起点A)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B2:技术条件A3:优化营商环境 有利于:吸引外资,内外联动 B3:国际环境畅通国内大循环(逻辑终点B)A4: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公共利益有利于:激发国内需求潜力 B4:需求条件

根据解题模型,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①消除区域经济壁垒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②消除区域经济壁垒有助于不同区域间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技术创新,突破国内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创造有利的技术条件。③消除区域经济壁垒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实现内外联动,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④消除区域经济壁垒有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激发国内需求,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创造有利的需求条件。

例4.[2020·江苏卷·35(2)]

材料一经济增长受到市场化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学者就某国市场化程度提高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

阶段 市场化因素拉动经济增长(%) 其他因素拉动经济增长(%)第一阶段 0.3 7.2第二阶段 0.42 6.58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寻找新的动力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指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当前我国深化市场化改革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理由。

研判试题设问,构建解题模型,培育推理思维。

A1:消除市场体制机制障碍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市场化改革(逻辑起点A)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和活力A3: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A2:按贡献分配的利益机制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逻辑终点B)有利于: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根据解题模型,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①深化市场化改革能消除市场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资源配置,为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②深化市场化改革能健全按贡献分配的利益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和活力,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内驱动力。③深化市场化改革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经济稳定增长开拓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三、虑无不周,由此及彼,培育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法是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考查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一般要求学生对某一观点进行评析,要求对其合理性进行解释,对不合理性说明原因,并指出观点所犯错误。将观点分解为2~3 个封闭式问题是此类题一般的审题方法。三段式是通用的解题模型,用简单的话说就是:“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补齐不全的”。

肯定其合理性 运用知识原理阐述理由否定其不合理性 运用知识原理阐述理由正确的做法/补齐不全 运用知识原理补全某一观点

例5.微信收藏的未读文章达数百篇,下载的书籍和电影迟迟未看,手机、电脑的内存频频告急……有人说,互联网时代,不少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在网上下载大量资料却常常“存而不阅”,想清理却又无从下手。

从学习的角度看,信息积累是现代社会的一门必修课。在电脑辅助人脑“记忆”的时下,把信息囤积到手机、电脑中的“私人图书馆”,利用技术编码入库、检索查询、精准定位所需知识,日益成为公认的学习方式。但也有人担心信息“囤积癖”,害怕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只会粘贴不会创作,只会“捡到筐里都是菜”而不会“挑选整理断舍离”,进而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囤积信息现象。

研细核心辨点,构建解题模型,培育辩证思维。

肯定其合理性:学习需要囤积信息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否定其不合理性 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正确的做法/补齐不全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某一观点

根据解题模型,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的认识不断发展,需要占有大量可靠的信息,信息积累有利于推动认识发展。②囤积信息不应只是搬运,更应对信息进行鉴别、加工,不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深化。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应该让囤积的信息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发展和应用,否则囤积信息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总之,江苏卷主观题的答案内容千变万化,唯思维要求相同,杜绝千篇一律,盲目套作。做题时,务必基于设问,基于材料情境,积极构建解题模型,培育逻辑与思维,善用课本理论与认知,多动笔,多思考,多总结,方能学有小成。

猜你喜欢

解题技能人才
高级技能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人才云
用“同样多”解题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