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宋朝没有“顾命大臣”

2024-01-25吴钩

领导文萃 2024年2期
关键词:皇权太后君主

吴钩

两宋300余年,也曾出现过几个未成年便继位的小皇帝,如宋仁宗继位时只有12岁,宋哲宗继位时只有9岁,宋恭帝继位时只有4岁。

不管是宋仁宗,还是宋哲宗,登基时都还是孩童,当然离不开一班老成持重之大臣的辅政与教导。不过宋朝未设顾命制度,老皇帝在终临前,并没有特别指定若干重臣为托孤大臣。尽管如此,那些先帝时代的朝中大臣,在政权交接过程中及新朝开局时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乾兴元年(1022),宋真宗驾崩,留下遗命:12岁的儿子赵祯继皇帝位,“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根据真宗的遗命,辅臣商议如何起草遗诏,宰相丁谓欲讨好刘后,提出将“权”字删掉。“权”有从权、暂时的含义,去掉这一字,即意味着承认太后拥有听政的正式权力。参知政事王曾坚决不肯让步,说女主临朝已是非正常情况,称“权”已属无奈,你还想将“权”字删去,是什么意思?丁谓不敢再坚持己见。

宋神宗病重之时,宰相蔡确曾有意拥神宗之弟雍王或曹王为皇储,为此他试探过另一名宰相王珪的意见,但王珪说皇上有子。他认为皇位应该由神宗的儿子赵煦继承。王珪又上奏皇太后,“请立延安郡王(即赵煦)为太子,太子立,是为哲宗”。哲宗继位,由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是同情旧党的人,原来在神宗朝受到冷落的司马光、吕公著、苏轼等大臣,重回朝廷辅政,大儒程颐则被召来担任小皇帝的经筵官,负起教化哲宗、养成君德的大任。

从上面的事例也可以看出,王曾、王珪等大臣,虽然没有被叫到皇帝床前托付幼君,但他们却在立嗣、太后临朝等重大事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这些宰相,虽无顾命大臣名分,却尽到顾命之责,辅佐幼主,稳定朝纲。

宋朝有一个现象:皇帝若是冲龄继位,都出现过太后(或太皇太后)垂帘。与汉唐相比,宋朝虽然先后有多名太后临朝听政,却从未产生“女主祸政”的乱象,也没有诞生一名像汉朝吕后、唐朝武则天那样把持朝政的女强人。这又是为什么?

从制度角度來解释,宋朝建立了理性化程度很高的权力结构。

君主作为天下道德的楷模、国家主权的象征、国家礼仪的代表、中立的最高仲裁人,具有最尊贵的地位与最高的世俗权威。

同时君主不应该亲裁政务,虽然一切诏书都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但基本上都是执政官熟议后草拟出来的意见,皇帝照例同意即可;治理天下的执政权委托给宰相领导的政府,用宋人的话来说,“天下之事,一切委之执政”;监察、制衡政府的权力则委托给独立于政府系统的台谏,“一旦谏官列其罪,御史数其失,虽元老名儒上所眷礼者,亦称病而赐罢”。

就如秦观所言:“常使两者之势适平,足以相制,而不足以相胜,则陛下可以弁冕端委而无事矣。”君主只要协调好执政与台谏的关系,使二者达成均衡之势,便可以做到垂拱而治。

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中,出现一个未成年的小皇帝,并不会对整个帝国的权力运转构成巨大的障碍,因为皇权已经象征化,君主不用具体执政。也没有必要为小皇帝专门成立一个顾命大臣团队,宰相领导的政府与制衡政府的台谏保持正常运转就可以了,至于程序性的君权,垂帘的太后便可以代行。

也正是因为皇权象征化,临朝听政的太后不太容易出现权力膨胀。君(由太后代理)臣各有权责,不容相侵,一旦出现女主专权的苗头,立即就会受到文官集团的抗议和抵制。这一点跟清朝的政体完全不同,清朝帝王自称“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太后垂帘听政代行皇权,当然也就获得了专断、亲裁的绝对权力。

顾命大臣之设,通常是应皇权专制之需的产物;而顾命大臣之被诛,则是其隐权力通过自我繁殖,高度膨胀,进而威胁到皇权专制的缘故。宋朝政体并非皇权专制,君权、相权、台谏权各有分际,权力的运行自有程序与制度可遵循,自然也就用不着在一个理性化的权力结构中,突兀地设置顾命大臣摄政。

(摘自《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

猜你喜欢

皇权太后君主
“黄太后”驾到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西夏佛教图像中的皇权意识
县以下代表皇权的人员?——胡恒《皇权不下县?》读后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试析渤海世族家族与金朝皇权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