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东画派山水画创作的色彩初探

2024-01-23郑金鹏蔡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流行色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关东画派观者

郑金鹏 蔡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0 引言

20 世纪50 年代中叶至60 年代,东北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工业基地,文化发展却趋于滞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促使着宋振庭在“东北三省美术家代表会议”和“第二届东北三省美术作品展”上,提出了想要建立关东画派的这个设想,在会议上也表达了对画家的期望,提出了当时的创作方向:“要敢于画大画,画重大题材,要有豪迈的关东风格,画出关东特色。”在三省领导和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下,1961 年“关东画派”这个代表东北国画创作的概念被正式提出[1]。

1 关东画派的兴起和发展

关东画派代表了东北地区的中国画创作群体,源起于鲁迅美术学院,并且在艺术创作上沿袭了革命文艺就要为大众服务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中国画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经历了战争、殖民统治和社会变革,通过绘画表达对这些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在表现手法上受西方绘画影响,注重对光线、色彩和形式的捕捉与表现,追求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呈现。他们以写生和直观的观察为基础,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力求将现实与艺术完美结合。

关东画派的发展得益于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东北地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基础,常以东北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和劳动人民的生活为题材,对传统绘画技法的传承和创新,对西方绘画理念的吸收和转化,以及对地方文化和社会问题的关注,都为中国绘画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秋山红叶图被视为关东画派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秋山红叶图描绘了秋天时节山脉上绚烂的红叶景象。这幅作品通过精妙的构图和饱满的笔触,将惊艳的自然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通过对比明暗、虚实的运用,让红叶的斑块跳动起来,仿佛栩栩如生的火焰在山间燃烧。画家以极为细腻的手法,展现出红叶瑰丽迷人的色彩,在观者面前呈现出如梦如幻的感觉。而红叶与山脉的巧妙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它不仅反映了画家对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也传达了对自然界无穷生机与美好的讴歌。通过这幅作品,画家向观者传递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大自然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赞歌(图1)。

图1 1975年 秋山红叶

2 山水画在关东画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山水画创作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关东画派山水画也延续了古代时期从五代直至宋代的北方山水画的创作风格,以荆浩、关仝为代表根植于北方恢弘雄伟的地理景观,创造出了大山大水具有北方特色的山水画创作,通过笔墨和构图展现北方山水之美,并追求抒发情感与境界的极致体验。关东画派山水画在此基础上继承传统并创新突破,扎根在东三省的景观地貌,建立了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关东画派山水画。

关东画派最初以人物画而开创,王盛烈的《八女投江》、王绪阳的《黄巢起义军入长安》、贲庆余先生的《瓦岗军开仓分粮》、许勇的《戚继光平倭》、赵华胜的《电缆工人攻尖端》等一系列人物画创作,反映了强烈的历史性题材,并且弘扬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关东画派用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全国崭露头角,不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创作手法上都成为了关东画派山水画最有力而夯实的基础[2]。

在关东画派人物画的与时俱进开通了这条道路之时,关东画派山水画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通过耳目一新的山水画展现了对家乡土地的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热爱。除此之外,王庆淮的山水画创作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和艺术表达,追求形式与意境的完美结合。1964 年王庆淮创作的《十里黄云过大川》入选吉林省“庆祝建国十五周年美展”“东北三省第三届美术作品展”。同年10 月,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用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人风格,使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的山水画创作走到了全国,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继关东画派人物画之后,山水画创作在艺术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王庆淮一次次的革新与创造,认为关东画派山水画还可以继续更进一步,在十年的动荡与波折后,全国上下欣欣向荣,如1972 年举办了全国性的大型美术展览会,“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美术展览,展览在即王庆淮的《林海朝晖》入选了本次大型美术展览会,并且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展览会后发行了本次展览的选辑,第二年人民出版社将《林海朝晖》单幅发行,在全国各地进行广泛的流传与推广。同时也通过此次盛大的美术展览会,王庆淮山水画创作到达了成熟期,自此也造就了关东画派山水画的地位与高度。为东北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地方形象的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山水画创作色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1 色彩对于山水画的重要性

色彩对于山水画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在山水画中,色彩是表现自然景物的关键之一,它能够赋予作品以生机和灵气。首先,色彩可以传达出山水画所描绘场景的氛围和情感。通过选用不同的色调和明暗度,艺术家可以表现出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山水特征,从而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气氛。例如,淡蓝色的天空和湛蓝色的海洋可以表现出宁静和宽广的意境,而深灰色的云层和草木的苍翠则能够传达出悲壮和厚重的感觉。

其次,色彩在山水画中具有突出主题和构图的作用。通过巧妙地运用明亮的色彩点缀在画面中,艺术家可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并营造出画面的重点。例如,在一幅山水画中,将一小块鲜红色花朵或明亮的阳光染色,能够吸引观者目光,并使其更加注重这个区域。同时,艺术家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感来强调画面的层次与远近感,更好地表现出山水画所描绘的空间和立体感。

此外,色彩还能够丰富画面的细节和表现形式。在山水画中,通过变化的色调、明暗和色彩的层次,艺术家可以刻画出自然景物的丰富细节,如山林间的树叶和花草、水面上的涟漪和光影等。这些色彩的细节不仅使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而且给观者带来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欣赏体验。

3.2 关东画派山水画的色彩运用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关东画派山水画注重色彩的鲜明对比和层次感。艺术家们巧妙地利用色彩的明暗变化,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和过渡,营造出富有立体感的画面效果。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山水画的构图更加生动有力,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其次,关东画派山水画强调色彩的饱和度和纯净度。艺术家们大胆运用明快鲜艳的色彩,让山水画呈现出饱满而生动的气息。他们善于运用纯净的色彩来表达自然界的变化和景物的魅力,使得观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此外,关东画派山水画追求画面的整体和谐和统一。艺术家们善于运用色彩的平衡和协调,使得画面中各个部分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他们注重将自然界的色彩真实地再现在画布上,同时又通过艺术的加工与提炼,使得色彩在整个画面中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3]。最后,关东画派山水画注重色彩的情感表达。艺术家们通过巧妙运用色彩,传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和感受。他们借助色彩的柔和与明朗、深沉与明亮的变化,表达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类情感的寄托。这种色彩的情感表达使得关东画派山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引人入胜。

3.3 色彩在表现自然景观和情感氛围方面的作用

色彩在表现自然景观和情感氛围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绘画、摄影还是电影,色彩都是一种强大的视觉语言,能够传递出丰富多样的信息和情感。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色彩的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增加观者的身临其境感。例如,在山水画中,蓝色常常代表着宽广的天空或广阔的水域,绿色则象征着茂盛的植被。正是这些色彩的运用,赋予了作品以自然的美感和活力。然而,在进行色彩表达时,需要注意到色彩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不同含义和象征意义。因此,艺术家或摄影师应该在表达色彩之前,对相关文化做足够的了解和研究,避免可能引起误解或冲突的情况发生。此外,色彩的运用也需要考虑到整体和谐,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协调的组合,从而影响作品的美感效果。

4 关东画派山水画创作的色彩技巧

4.1 对于颜料的选择与运用

当谈到关东画派山水画的色彩技巧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一绘画传统的特点和风格。关东画派山水画强调对大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与观察,追求自然的真实性和表现力,因此在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上也有一定的规律。

首先,在关东画派山水画中,颜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常用的颜料包括朱砂红、藏红、苍蓝、灰绿等。这些颜料都具有鲜明的色彩特点,能够充分表达出山水画所追求的大自然的美感。同时,关东画派山水画注重色彩的氛围与层次感,因此在选用颜料时,艺术家们还会注重对明暗变化的掌握,以便更好地营造出画面的氛围与效果。其次,在运用颜料时,关东画派山水画注重色彩的简约与自然。艺术家们追求简单而纯粹的色彩组合,通过层层叠加与渲染来表达出山水的深邃与广阔。在色彩的运用中,他们经常使用涂抹、柔化等技巧,使得色彩的过渡与变化更加自然流畅。此外,关东画派山水画还注重时间与空间的表现,因此在运用颜料时会根据不同的景物与位置进行细致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关东画派山水画还注重对光影的表现。艺术家们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与应用,巧妙地再现出自然界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和不同天候中的光影变化,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4]。

4.2 对于明暗和光影的处理

关于色彩技巧,首先需要提及的是其对色彩的运用。关东画派山水画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加注重自然真实感的表现。山水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表达山川河流和自然景观时,需要通过色彩的丰富变化来呈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细腻。

关东画派山水画在色彩运用上主要通过墨彩与水彩的混用来丰富作品的层次和质感。墨彩主要用于勾线、描绘轮廓和点缀细节,而水彩则用于填充整个画面和表现具体的局部。墨彩的运用使得山水的线条更加生动有力,而水彩的渐变和叠加则为作品增添了立体感和层次感。

此外,关东画派山水画在明暗和光影的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明暗的处理是画家在表达山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东画派山水画常通过渐变的明暗来表现山体、水面和各种自然元素的形状、质感以及空间感。画家善于利用淡墨和浓墨、淡彩和浓彩之间的对比,使得山体在光影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立体和有层次。光影的处理也是关东画派山水画中一项关键的技巧。画家会根据自然光线的角度和强度,合理地使用明亮的色彩和阴影的暗彩,以突出作品中的重点和增强画面的氛围。光影的处理不仅能够让观者感受到自然景观中的光与影的变化,还能够为画面赋予生动和立体感。

4.3 对于色彩对比和层次的塑造

关东画派山水画创作中,色彩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对比和层次的塑造,艺术家可以增强山水画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首先,关东画派山水画非常注重色彩的对比。艺术家善于利用明暗、冷暖、鲜艳与柔和等对比手法,使不同色彩在画面中相互映衬、呼应。例如,在描绘山脉时,常使用冷色系的淡蓝色和绿色与温暖色系的橙红色、黄色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冷暖交汇,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距离感。这种色彩对比能够突出山水画的主题,同时也为观者带来更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其次,关东画派山水画注重层次的塑造。通过色彩的变化和层次感的处理,艺术家能够将山水画中的前景、中景和远景分层展示,营造出空间深度和立体感。艺术家常采用深浅虚实、透明度和线条等手法,使画面具有前后的明确划分。在运用色彩上,前景常常使用较鲜艳的色彩,中景则以柔和的色调为主,远景则借助自然景物的遮挡和淡化,采用较淡的色彩来表现远方的模糊和朦胧感。这种层次的呈现不仅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也使观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山水画所呈现的视觉空间。

5 关东画派山水画创作色彩的表现手法

5.1 采用鲜明的色调与浓烈的笔触

采用鲜明的色调与浓烈的笔触是关东画派山水画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此手法旨在突出表现自然景物的生动活泼,以及艺术家对于大自然美感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关东画派山水画艺术家通过深入观察自然风光,把握自然景物的光影变化和色彩丰富性,以独特而鲜明的色调和浓烈的笔触来表现山水的美丽与壮丽。

关东画派山水画的色彩运用旨在营造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情感反应。艺术家常采用明亮的红、黄、蓝等色彩,将其置于画面前景或重要元素之处,以突显主题,让观者对画面产生强烈的注意力。同时,他们还善用冷暖色彩的对比,以及明度的变化来塑造山水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这些明亮的色彩与浓烈的笔触结合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山水画作品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此外,关东画派山水画艺术家在运用色彩的同时,也注重捕捉大自然的氛围和情感气息。他们对于季节、天气、时辰等因素的细腻把握,使色彩的表现更具有细腻与真实感。在画面中,通过选用适合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时间段,艺术家能够有效地传递出自然景物所蕴含的情感与氛围,引发观者共同感受自然的美妙。

5.2 运用颜色的明度、纯度和冷暖对比

关东画派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创作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色彩表现手法。其中,明度、纯度和冷暖对比是关东画派山水画中常见且重要的表现方式。

在关东画派山水画的创作中,明度的运用极为关键。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通过巧妙调配颜料的明度,艺术家可以展现出天空、山脉、水面等自然景观的光影效果。例如,在描绘山体时,画家可能运用明亮的色彩来表现阳光下的山坡,而在描绘山谷或者远处山峦时,则可能运用更暗淡的色彩来营造距离感和层次感。除了明度,纯度也是关东画派山水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纯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和透明度。画家可以通过选择纯度高的颜色来强调作品中的重点元素,让其更加突出。例如,画家可能运用鲜艳的红色,在山水画中描绘出一片红枫林,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并打破作品整体的视觉平衡。此外,冷暖对比也是关东画派山水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冷色调往往让人感到凉爽、安静,而暖色调则给人以温暖、活泼的感觉。画家可以运用冷暖色调的对比来表现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的山水景观。例如,在描绘冬季冰雪覆盖的山峦时,画家可能运用冷色调(如蓝色、灰色)来强调寒冷的氛围,而在描绘夏季暖阳下的水景时,则可能采用暖色调(如橙色、黄色)来营造热烈的气氛[5]。

5.3 利用色彩的变化和渲染表现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氛围

关东画派山水画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色彩的表现手法而闻名。他们善于利用色彩的变化和渲染,来表现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氛围。

首先,关东画派山水画家注重通过色彩的变化来描绘自然景色的丰富层次[6]。他们运用深浅不一的色彩层次和鲜明对比的技巧,使画面呈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通过在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自然元素中使用多种不同的色调和饱和度,他们能够准确地再现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其次,关东画派山水画家擅长利用色彩的渲染来表现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氛围。他们运用冷暖色调的对比与过渡,通过层层叠加和透明的技法,将光影效果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深远意义的视觉效果。这种渲染手法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动人的氛围,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真实与变幻。

6 结语

关东画派山水画的色彩运用是其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表达自然景色的美感和意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东画派山水画通过细腻而考究的色彩运用,将大自然的壮丽与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艳丽的色彩可以使整个画面焕发生机,令观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充满活力的自然氛围。此外,色彩在关东画派山水画中也承载着象征意义,能够体现主题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巧妙运用色彩的明暗、对比和平衡,艺术家能够准确地传递出自己对山水的情感态度,从而使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关东画派山水画在创作过程中,色彩的应用和研究起着重要作用。色彩是表达艺术家情感、展现自然之美的重要手段,在关东画派山水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关东画派观者
关东春早
端午节观龙舟赛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张桐 作品
日占旅大时期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对安重根等人的判决书
关东农家
薛永年:谈古代的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