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艺美术设计色彩特征下空间视觉效应的研究与应用

2024-01-23成冉光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流行色 2023年11期
关键词:色彩文化设计

成冉光/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0 引言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所涵盖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雕塑、绘画以及工艺美术等,其中,工艺美术演变为设计,视觉艺术则涉及两个学科范畴,即美术和设计。设计人员的工艺美术设计中需要合理运用色彩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工艺美术的静止造型由于使用色彩而变得活灵活现,充满灵动感。色彩工艺美术设计更加注重美学呈现,从美学角度出发设计的空间环境使人们审美需求得以满足,还体现作品文化价值[1]。色彩工艺美术设计主要体现在装饰上,包括材料以及结构外形等均采用合适的色彩元素,以获得良好的空间视觉效应,同时满足文化表达需求。空间经过色彩的点缀之后,凸显视觉效应,极具观赏价值,而且有使用价值。

1 工艺美术设计色彩特征

1.1 工艺美术设计色彩的主观性和结构性

工艺美术设计色彩具有构成性特点,其是以人体的色彩直觉反应为根据,按照艺术美学原理,设计人员进行工艺美术设计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色彩作为基本单位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构思,所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色彩新颖,具有较高审美价值。从工艺美术设计的色彩构成情况来看,设计人员对于色彩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明确相关元素并创造性地运用,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创新思维。

1.2 工艺美术设计色彩的装饰性和平面性

工艺美术设计色彩具有装饰性特点,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从主观意识出发,按照美学基本原则展开设计工作,处理设计内容的时候采用装饰手法。通常而言,工艺美术设计中以单纯色彩为主,并运用平面形式,使得整个画面充满秩序感,而且色彩的运用很有节奏,创作的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由于色彩具有装饰性特点,能够将现实色彩安排得非常有条理,程式化、规范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色彩的简单结合,而是将多种多样的色彩按照一定规律使用,在画面上保持平衡度。从色彩表现形式来看,运用的手法比较夸张,能够将设计本质体现出来,彰显主题。

1.3 工艺美术设计色彩的强烈性和鲜明性

有专业人员对色彩进行研究,明确工艺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不在于使用色彩的多少,而是要用得恰到好处。按照视觉规律运用色彩,而且以暖色调为主,明亮而且有较高的纯度,相比较于暗色、冷色系以及纯度低的色彩,更加有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人。

工艺美术作品是否受到关注,与其色彩的搭配情况具有直接相关性,一方面要保证不同色彩之间使用协调,同时还要保证图形色彩与背景之间有较高的协调度。

2 工艺美术设计色彩特征下研究空间视觉效应的重要意义

随着色彩学理论的应运而生,人类在意识层面的想象空间能够运用色彩元素准确表达出来,直观而且形象,给人以良好的视觉观感。观者欣赏各种色彩装饰下的工艺美术作品,能够明确设计人员的思想,从而与创作者之间无声交流。

工艺美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应用各种色彩元素,合理调配色彩,以调节空间布局,使得整个空间具有节奏感和秩序感。通过合理安排色彩元素,促使工艺美术的设计个性突出,满足人们视觉审美需求。工艺美术设计中应用色彩元素,主要表现形式是空间审美,并体现其功能性。

工艺美术设计中合理应用色彩,突出色彩特征,使得作品个性化表达。色彩的利用才能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满足受众审美需求,使工艺美术作品通过色彩表达内涵,凸显时代特征。设计人员进行工艺美术设计的时候应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创新思维,提升视觉效应,刺激消费欲望的同时,还能够体现实用价值。

3 工艺美术设计色彩特征空间视觉效应分析

每一种色彩都有其历史,其是社会的产物,所以,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于色彩都有不同的界定,当然也会体现出不同色彩特征。工艺美术创作中合理应用色彩,体现历史时代感,这也是创作艺术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2]。工艺美术创作中应用色彩元素,强调意向表达,使得工艺美术作品保留抽象性特点,提升审美层次,整体空间视觉效应凸显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风俗价值。

3.1 工艺美术色彩突出设计的历史视觉形象

工艺美术体现了社会发展状况,见证了当地文化以及流动历史文化,分析其外在形象以及所采用色彩元素并深刻解读。现在,我国很多美术创作人员以及工艺美术爱好者参与到色彩元素的探索中,而且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工艺美术色彩体系建立以及历史发展状况,让每一个工艺美术作品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运用一套统一的色彩,能够让受众提高作品的认知度,对工艺美术历史的辉煌准确把握,基于此创作现代工艺美术作品,应用突出历史文化特点的色彩元素,历史视觉形象得以塑造。

3.2 工艺美术色彩突出设计的文化视觉形象

解读工艺美术设计所运用的色彩,就可以明确其要表达的具体内容以及所要呈现的文化视觉形象。中华民族发展延续至今,是不断奋斗的结果,民族精神生成并且固化。这种精神通过色彩元素表达,应用于工艺美术设计中,视觉上突出其文化价值,而且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比如,我国古人在选择色彩的时候体现为宗教化和伦理化。早在先秦时期,在国人的意识深处就已经对色彩形成了等差观念,将色彩划分为两级,即正色和间色,对色彩选择习俗起到支配作用,而这种色彩等差观念源自于五行说。[3]这种色彩选择习俗传承至今,而且被赋予色彩独特功能和意义。传统上,黄色占有霸主地位,所以,古代的规则选择黄色为基色,体现出高贵的气质。古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为凸显庄穆,主要采用黄色系,将色性层次加强,视觉上产生立体感,艳丽且不失尊贵。

现代人的审美与古人存在差异,进行工艺美术设计中要使用传统色彩元素,同时与现代人喜欢的色彩融合,采用这种方法创作的作品起到历史文化传承作用,且具有创新性,维护了工艺美术文化,还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这些都需要工艺美术设计有很强的包容性,是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劳动者智慧结晶的视觉效应。

3.3 工艺美术色彩突出设计的民俗视觉形象

我国工艺美术作品民族风格鲜明,主要体现为色彩的运用上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色彩是民俗的一部分,是民俗艺术的表演形式,在民俗活动中,色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具象征意义的,而且色彩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价值观念,渗入其意识深处[4]。比如,很多工艺美术作品采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吉祥图案,运用民族色彩,凸显其祝福含义。比如,手工青花瓷使用剪纸艺术装饰,色彩以蓝色系为主,也会用红色点缀,图案内容包括十二生肖、吉庆有余、百鸟朝凤等等,都能够营造出随和好运的氛围。剪纸是充满节日色彩的民间艺术,主题以吉祥、喜庆为主,体现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多样化的民间传统艺术元素应用于工艺美术设计中,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突出民俗视觉形象。

4 基于色彩工艺美术设计下空间视觉效应的应用

4.1 嵌瓷艺术空间视觉效应的应用

嵌瓷艺术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为主,用于传播祥瑞、平安等思想。其色彩艳丽,造型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极具美学价值[5]。

关于色彩的应用,加工阶段最为关键。剪取瓷片的过程中,经验丰富且操作熟练的工匠会将瓷器甩到硬地上,也可以使用钳子敲击,与裂开瓷片按照构思选择颜色,使用钳子修形之后镶嵌所需要的形状,要保证色彩的延续性和规律性,形成满足设计需要的图案。镶嵌瓷片的时候,要求造型符合要求且具备着色能力,这道工序直接决定了嵌瓷工艺作品艺术审美层次[6]。最后,经过贴金、描银和钩线,甚至需要使用玻璃珠装饰,应用胶片点缀,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该工艺美术作品设计中,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色彩审美力,且对受众群体的审美层次全面掌握,所设计作品才能够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体验[7]。

嵌瓷艺术创作中应用碎瓷片,设计目标区域会有微妙的弧形产生,通过合理运用色彩,视觉上给人以立体观感,从而提高审美层次。现在的一些建筑室内装饰采用这种设计方式,风格独特,而且具有明显的艺术实现性特征。对于各种碎瓷片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视觉效果上差异性明显,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委托人设计需要,以现代房屋设计为参考,确保设计充满时代感,且不失传统文化价值(图1)。

图1 色彩斑斓的潮汕嵌瓷

从现在设计人员应用嵌瓷艺术设计情况来看,以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为主,通过合理应用色彩元素,提高空间视觉效应,提升室内空间的整体审美层次,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4.2 书画艺术空间视觉效应的应用

在各种工艺作品中,书画艺术应用比较广泛。书画作品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主要部分,能够充分体现民族精神。在工艺美术创作中将书画作品内容合理应用,以散发出书卷气息,而且让整个作品在书画色彩的渲染下充满精气神,创作者的意志追求充分体现。将书画用工艺美术设计方法体现出来,根据受众的审美感受设计造型并合理调整色彩,使得工艺美术产品充满文化气息。不同的色彩传达着不同的思想,书画艺术利用色彩的这一特点,能够塑造意境,根据设计主题选择合适的书画内容,包括材质、色彩以及形状都要合理设置,增添视觉美感,整个工艺美术设计内涵丰富,提升空间艺术气息,令人心情愉悦。

比如,工艺美术布贴画就是以书画内容为基础设计的作品。布贴画所使用的主要素材是工笔画,多采用白色背景,也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确定。布贴画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布,结合使用蓬松棉、硬卡纸等,使用白乳胶粘贴,还要根据需要选择辅料。每一幅画中所使用的布料都需要进行三道剪裁拨包组合,然后上色,所使用的元素非常多,可谓是成百上千。为了让图画看起来生动,切实体现出生活内容,要结合使用刺绣、编织等方法,通过不断创新体现其特色。布贴画非常有立体感,能够散发着油画一样的魅力,体现出雕刻的动感,视觉上立体感非常强。

4.3 木雕艺术空间视觉效应的应用

木雕的特殊性在于,需要遵循木材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将材料的独特之处合理应用。也就是说,材料本身经过设计人员的艺术视角处理之后,尽量保留本色,将材料的独特的纹路凸显,就可以创作出具有装饰性的图案。

室内装饰设计中应用木雕艺术,一方面给人以古朴典雅质感,也凸显大气风格,让整个室内环境充满文化韵味。比如,建筑内部装饰过程中将木板作为材料,尽量保留木雕的原色,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彩绘,提升其艺术审美价值。雕刻的内容可以源自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可以是中国传统吉祥物等[8]。一方面增添室内空间美感,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民族文化韵味以及各个社会历史时期的美学追求体现出来,这一点在我国的古建筑中体现最为明显,诸如梁架以及窗扇等等,均使用木质雕刻,采用了预示吉祥如意的花纹。比如,陈家祠(图2)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南方建筑的精华,以木雕居多,木料多为东南亚进口的坤甸,木雕以故事系列为主,特别是屏心部分,采用双层镂空技法雕刻了寓意深刻的故事内容,诸如“金殿赏赐”“孟浩然踏雪寻梅”等,选用黑色系,显得庄重而且贵气。檐口雕刻精美,色彩斑斓,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氛围。

图2 陈家祠檐口色彩斑斓的木雕

5 结语

通过研究明确,色彩工艺美术在设计中普遍应用,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这些色彩不仅是设计元素,经过合理应用之后,还能够将更深层次的设计思想表达出来,对于设计氛围的营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职业素质高的设计人员在运用这些色彩元素时,能够紧紧抓住其特点并合理应用,设计过程中对于空间有非常强的把控力,其能够将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不仅发挥其审美价值,而且还突出象征价值,从而将工艺美术设计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色彩文化设计
年味里的“虎文化”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设计之味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