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列宁的“灌输论”探究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管理路径

2024-01-19南京师范大学邓茗兮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灌输舆情危机

文/南京师范大学 邓茗兮

一、为什么运用“灌输论”对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进行管理

列宁的“灌输论”是将工人运动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依据现实社会的发展情况和无产阶级现状对无产阶级进行有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由此推动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运动。通过运用列宁的“灌输论”发挥理论灌输对于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管理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需挖掘列宁灌输理论对于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管理的价值,进而丰富列宁灌输理论。

(一)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现状不容乐观

要明确为什么需要运用“灌输论”对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进行管理,需先了解当前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现状。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在网络环节还面临着很多难题。

首先,网络的信息过于庞杂容易,信息量大、传播迅速操作简单是互联网消息最突出的特点。发达国家早已垄断了世界大部分的信息来源,他们所传播的信息也往往预示着他们的错误思想和价值观念,大学生的三观还未成熟,大量接触这一类新闻信息,势必干扰他们科学的观念和道德意识产生,造成思想观念重心的偏离。

其次,网络内容的隐蔽性容易导致其道德意识弱化。在互联网世界,大学生们无法直接与他人面对面的沟通,也因此没有了对个人行为的严格规则约束,减少了对自身责任心和遭到社会道德惩戒的担忧。

最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意套用不同的姓氏、性别、学历和职业与人交往,而不会轻易被其他人察觉。这种行为主体的相对隐蔽性,造成了网络上不良道德行为的数量日益增加,而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意志的弱化以及个人责任感缺失。

(二)“灌输论”为开展网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理论灌输是提升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式。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其内化于大学生的内心,当遇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要防止大学生被不良言论误导或在上网时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蚀。因此,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加强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教育,这为开展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三)运用“灌输论”有利于更好构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在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有利于高校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认同并参与构建树立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减少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被西方民主、不良言论冲击的可能性。

二、什么是“灌输”式的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管理路径

“灌输论”的内涵之一是工人是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必须把这种思想灌输到工人群众的头脑中去。由此延伸至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管理当中得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学生是不能完全自发地产生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观念,必须将其科学的意识形态“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在传播主旋律背景下,一方面应当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积极争取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从高校教师方面入手,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于大学生意识形态的管理作用。

三、怎样将“灌输论”融入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管理

“灌输”式的网络舆情危机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管理的基础性路径是通过高校开设思政理论课,夯实思想理论根基。当前,全国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认真学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史知识培训的常态化、长效化,在高校内深入开展有关马克思主义与中共党史的基础理论知识讲座。大学生能有效增强大学生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其次,需在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高校可围绕新时代主旋律以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要求开展相关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与相关社会实践。高校教师也应当相应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日常管理和能力赋能中心。

最后,需要谋划以“灌输论”为中心的思政育人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武装,为培育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将资源进行全方位开发利用。我们要自始至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行动指南,结合网络渠道融合与学校资源合作等手段构建高质量大学生思政教学系统,以便于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素养。

结语: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认知评判思路造成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当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大学生们对社会资讯内容中的舆情信息常常会产生误解、扭曲,科学形态的判断思维受到了网络舆情的蒙蔽。在这种情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科学的思想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之中,科学运用网络舆情力量,培养大学生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

猜你喜欢

灌输舆情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舆情
舆情
“危机”中的自信
舆情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