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地理教材“实验活动”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

2024-01-19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兴中学黎雅雯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班级教材实验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兴中学 黎雅雯

一、初中地理“实验活动”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地理“实验活动”是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五个版本的地理教材作为蓝本,把教材中的“活动”部分中的实验、制作、操作和观察活动纳入地理“实验活动”的研究范畴,尝试利用此内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客观上推动地理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基于初中地理教材“实验活动”的教学过程优化

1.分析不同版本中的地理教材的情况,结合重难点进行归类、优化。课题研究组成员对五个版本地理教材进行分析:认识经纬网、地球运动、地形图判读等知识点中出现类同的“实验活动”;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太阳直射和斜射温度差异等五个知识点的“实验活动”则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呈现。这些实验活动均对教学难点的突破进行有力的补充,使用价值高。但“实验活动”呈现方式、重难点突破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实验活动”内容不够详尽,可操作性也不够强。笔者通过优化优化各版本教材“实验活动”,形成明确简单的操作指引,让教师更好开展操作。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操作后进行测评,对现有的实验活动进行整合,初步把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开展效益较高的实验、活动分为三类:原理简化类实验活动、模型制作类实验活动和实践绘制类实验活动。

2.整合初中地理教材“实验活动”,制作实验工作量表,促进实验活动开展。初中地理教材中“实验活动”是地理教学的一个辅助,为重难点突破提供了有效帮助。但是在实操中,由于课时紧缺、没有统一开展指引,教师真正开展较少。笔者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张生勇等老师在论文《巧借地理实验优化初中地理教学》提出的地理实验设计要具备趣味性,目标明确性和步骤清晰性的特点,整合制作出部分实验活动的工作量表。利用实验活动量表,规范地理实验活动中涉及的地理知识,理清实验活动的原理和设想,指明实验的目的,最终使利用实验活动的教师能够有更高的达成度。

三、初中地理教材“实验活动”的实施效果

笔者利用两年时间,在广州市番禺区五所学校,面向初一、初二不同的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实施效果研究。与正常课堂教学结合,组织实验班级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研究,比对开展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分析“实验活动”的实施效果,进一步优化活动。

1.地理“实验活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成绩提升。通过组织广州市某区五所公办初中进行比对研究,在每个初中选取实验班各一个,与参照班进行比较。实验班和参照班在开展实验活动前,进行了情况摸底前测,学生的男女比例、学习基础、地理教师授课情况基本相同。实验班级参加了实验的活动和实验视频的制作。通过对实验班级开展活动后学生地理实验活动开展情况问卷调查,比对两个班级地理学业成绩,从而判定实验的有效性。而地理实验活动由于类目不同,涉及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不以这样,笔者开展的实验活动对不同年级学生接受情况略有不同。八年级学生对科学类的实验活动兴趣更浓,特别是涉及到计算计、物理操作等类目的实验活动受到更多的学生青睐。根据参与测试学校情况反馈:七年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动手制作类实验活动。经过两年的实验,参与实验的班级与没有参与实验活动的班级进行横向对比,班级平均分和学生的优秀率有所提高。在实验活动开展的五所学校里,实验班比普通版地理平均分普遍提高约0.5 分,优秀率和合格率对比提升约10%。这客观上肯定了地理实验活动的作用,也推动了地理教学高效发展。

2.地理“实验活动”形成短视频微课资源有利于“实验活动”推广。笔者选取实验活动中效果明显的实验制作视频,打破了空间的局限。笔者制作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视频、水土流失对比实验、太阳直射斜射热量差异视频,减少课堂中因为“实验活动”耗费的时间;组织参与实验学生录制等高线地形图制作、坎儿井模型制作等视频,引导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认识地理知识,空间概念逐步建立起来。组织学生野外考察,把河流环境地图、地理时间地图的制作视频剪辑完成,促进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猜你喜欢

班级教材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班级“四小怪”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不称心的新班级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