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习任务群,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2024-01-19惠州市中建麦绍棠学校黄女玲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开国大典习作课文

文/惠州市中建麦绍棠学校 黄女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中“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分析”,对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进行全方面的阐述,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核心素养为纲,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为主线,整合单元各种元素,集体整合途径就是为主题统领,以任务为载体”。这些内容引发教者的探索学习和积极尝试。教学实践中,如何明确学习任务群,设计单元教学,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呢?我试以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谈点粗浅的见解与做法。

一、认识理解概念,把握任务群特点

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指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具体内容互相关联。如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紧紧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根据“感受开国大典热烈、庄重的气氛,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等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活动学习。整个单元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五篇课文的内容与形式不同,但都指向特定的任务,促进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方面素养的发展。

二、重视解读,用好单元导语

1.有任务意识的预习。在进行单元教学之前,布置学生开展整体预习,让学生对单元内容与习作要求有初步的认识。“先入为主”,相信对接下来五篇课文学习中,学生必然会潜意识地带着任务去学习与思考。整体预习能使学生对本单元的革命文化内容有所了解,为课堂上的阅读领悟革命精神做好铺垫。

2.有任务指引的切入。重视单元导语,让它成为一盏灯,指引一个单元的任务学习。上述单元的教材首面有三个内容:一是卷首语“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二是单元任务“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和“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三是一幅表现战士斗争的插图。对这些内容,教师在开启单元教学前略为解读,不但简明扼要地揭示单元学习主题与阅读任务,而且可以适当地补充相关课外内容来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兴趣。

三、紧扣任务,开展实践活动

1.以文化人,增强文化自信。“解读”中提到“一个学习任务群就是一个育人的个体”。教学上述单元时,通过对文本的诵读体会、故事复述、重点词句的理解与感悟、课后相关链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对英勇牺牲革命者的崇敬之情。特别是学习《开国大典》一文,利用媒体播放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录像,在文字与图像结合下,辅以国庆阅兵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庆祝会等现场片段的播放,当中的场面就是最好的育人内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油然而生。

2.研读领悟,促进创意表达。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阅读及习作任务是“点面结合的描写场面方法”。在五篇课文中,教者要紧扣要求,从教到扶,从掌握到运用,层层引导学生借助文本落实这一语文能力的学习与运用。首先让学生明白何为“点”与“面”,其次是聚焦重点词句与段落,品读如何描写群像与个体来呈现场面。

四、梳理任务要点,发展核心素养

1.谈“交流平台”。可能有些教师觉得是“炒旧饭”。其实应该利用交流平台这个训练题目,“大作文章”地促使学生充分交流。一是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二是进行比较,体会写法好处;三是谈学习心得。

2.挑“习作指导”。由于单元任务的一致性,把交流平台与习作这两部分放在一起学习,能收到更佳的效果。即先引导学生回顾《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文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后,接着指导习作中的重难点——既概括性地写出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选取学生亲身经历的学校义卖活动、德育基地训练活动或“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为例,让学生运用点与面的描写说一说其中的一个场面。

3.设“综合作业”。为增强本单元针对性,可以选择性地布置、组织学生开展如下的作业:学会收集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运用课外资源充实对课文的学习;开展小型的革命英雄故事会;以“日积月累”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言为引子,要求学生制作以“我爱祖国”为题的古诗词手抄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本单元复习内容;布置阅读反映革命传统的整体书阅读,如《可爱的中国》《小兵张嘎》《闪闪红星》等作品。

猜你喜欢

开国大典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背课文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开国大典阅兵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