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赓续红色血脉,优化立德树人

2024-01-19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二小学钟向荣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红色法治校园

文/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二小学 钟向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能穿越时空,一以贯之,永不褪色。它就是“红色基因”。这种“红色基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的根本所在,小学生理也要把它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引领自己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有了“红色基因”的融入,就会信仰崇高,目光远大;就会忠诚人民,爱党爱国;就会信念坚定,无私奉献;就会为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而奋发有为。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阔步前进。而小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思政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工作,谈谈自己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渗透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做法和可行措施。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红色基因的困境

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塑造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领域存在着诸多严峻的考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充斥泛滥,而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实践和社会阅历较浅,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思想信念容易动摇。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往往是“兼职兼责”,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往往进行“灌输式”教学,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也无明确的教育考核指标,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传承红色基因的策略

1.依纲靠本,用活统编教材。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在课堂上灵活渗透红色资源,对学生渗透红色基因教育。例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呈现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以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授本单元内容时,如果单纯照本宣科,学生就很难理解本单元内容精粹、核心内涵,因此,我深入挖掘课内课外素材,准备好一些如《虎门销烟》《圆明园的毁灭》等红色影视作品以及林则徐、邓世昌等感人红色英雄故事,上课适时展示给学生观看或阅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斗争精神,弘扬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2.立足本土,盘活红色资源。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对于小学生来说会比较陌生、抽象,学生会有点“遥不可及”的感觉。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说教,应善于结合当地实际,课前要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用本地鲜活的红色事件、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教育目的。例如,我在讲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 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这一课时,结合课文内容,我会引入当地被孙中山誉为“东亚画坛第一巨臂”“中国油画第一人”的李铁夫先生先进事迹。首先,我向学生们介绍李铁夫先生的生平事迹:李铁夫是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人,早年远赴英国学习油画,除了画家的身份,他还有一个响亮的身份——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生平两大嗜好:一是革命,二是画画。他不但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挚友,还是同盟会纽约分会重要成员。他将自己毕生的画作收入全部捐献出来支持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而自己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接着,向学生展示李铁夫先生的油画作品,让学生感受“东亚画坛第一巨臂”油画代表的深刻含义和重要价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我积极引入本土红色资源教育,培养学生爱乡、爱国情怀,效果显著。如参考市文广旅体局的红色旅游资源推介,在学校及班级家委会支持下,通过“大手拉小手”的亲子活动形式,让学生到鹤山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内)、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宅梧镇靖村余氏大宗祠)、鹤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雅瑶镇昆东宋氏大宗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领导机关驻扎地旧址、云乡战斗旧址(址山镇云中村张怀楼)以及茶山革命历史展览馆(古劳镇茶山村委会红星村)等党史乡故地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沐浴圣光。

3.潜移默化,激活文化基地。“天天说教不如日日见”,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就在自己身边,学校打造浓厚的校园红色基因文化长廊,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在浓厚的红色文化熏陶下,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之际,学校根据有关要求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其中一项重要环节就是营造浓厚的红色宣传氛围。在学校宣传长廊、小广场周围、教室走廊、综合楼中厅等场所张贴革命先烈的主要事迹、红色革命故事、革命英雄人物画像、红色格言警句等。另外,在每个班级中开展红色文化氛围建设,创建“红色经典诵读会”“红色文化阅读角”“红色故事展示台”等,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红色基因耳濡目染的熏陶。通过打造校园红色基因氛围,使红色基因贯穿校园每个角落,学生课余时间也能陶冶情操,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优秀品格。

除打造校园红色宣传长廊外,学校的文明校园建设同样重要。适逢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学校创建文明示范校园的契机,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加强校园红色文明建设也一项必达指标,所以我们学校不折不扣的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例如,开设学校“红色文化广播”,利用课余时间、中午午餐后时间播放革命英雄故事、红色革命歌曲等,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红色基因教育;利用重大节假日,如“清明”“五一”“国庆”等进行校园红色文化专题宣讲、主题班会,让学生接受红色精神文明的洗礼,根植红色基因。

总而言之,在学生思想上厚植红色基因,是学校全面育人的重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义不容辞、一而贯之。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学校里切切实实抓好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传承革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红色法治校园
红色是什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红色在哪里?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追忆红色浪漫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