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

2024-01-17许文婧王文义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滤泡甲状腺癌淋巴结

许文婧 张 淋 王文义

作者单位:450000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甲状腺癌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此病症的患病率不断上涨[1-2]。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为甲状腺癌常见类型,主要包括滤泡状癌、乳头状癌等,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3]。由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各项组织器官均处于严重衰退状况,免疫力较为低下,对于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在术后易出现复发转移情况[4-5]。临床应及时明晰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制定规范具体的防控措施[6]。但受人口、地区的差异影响,不同医院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故及时明晰本院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手术的89例老年DTC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探究其手术过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施行手术的89例老年DTC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获1年随访,将11例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设定为复发转移组,78例术后未复发转移的设定为未复发转移组。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DTC;②均为首次复发或转移者;③患者的病历资料完整;④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病症者;②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③意识障碍,难以进行正常交流者;④存有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者;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⑥存有全身性感染者;⑦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⑧存在精神疾患者;⑨存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所有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8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0.59±2.36)岁;体重指数(BMI)18.7~27.7 kg/m2,平均BMI(24.55±1.71)kg/m2。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70岁或≤70岁)、性别(男/女)、BMI(>25 kg/m2或≤25 kg/m2)、病理类型(乳头状瘤、滤泡状瘤)、肿瘤直径(≥5 cm或<5 cm)、术前淋巴结转移(有/无)、病灶类型(多发或单发)、手术方式(全切或次全切)、肿瘤TNM分期(Ⅰ+Ⅱ期或≤Ⅲ+Ⅳ期)、术后碘治疗情况(是/否)等一般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指数(BMI)与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无关(P>0.05);而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TNM分期、病灶类型、术后碘治疗、术前淋巴结转移与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0.05)。见表1。

表1 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单因素分析(例,%)

2.2 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滤泡状瘤、肿瘤直径≥5 cm、术后未进行碘治疗、多发病灶、术前有淋巴结转移、TNM Ⅲ~Ⅵ期为老年DTC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常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块或结节,近年该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7-8]。DTC为甲状腺癌常见类型,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0%~90%,手术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措施,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可长期生存,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威胁生命安全[9-10]。因而,对于老年DTC患者手术过后需进行长时间的系统随访,及时发现复发转移情况,并指导临床施行针对性的诊治,以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老年DTC患者手术过后复发转移的原因较为多样,而现阶段临床较为欠缺针对性强的监测指标,致使少数患者难以被尽早的发现复发转移,继而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及时明晰本院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有关因素,对于指导临床早期制定规范的防控手段,保障患者可获得优良的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BMI与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无关;而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术前淋巴结转移、病灶类型、TNM分期、术后碘治疗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滤泡状瘤、肿瘤直径≥5 cm、术前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TNM Ⅲ~Ⅵ期、术后未进行碘治疗为老年DTC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提示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与年龄>75岁、滤泡状瘤、肿瘤直径≥5 cm、术前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TNM Ⅲ~Ⅵ期、术后未进行碘治疗相关。分析原因如下:(1)年龄>75岁:年龄越大患者机体的各系统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常合并诸多的代谢性疾病,加之手术创伤、麻醉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身体素质较弱,机体耐受力与免疫力低下,抵抗癌细胞能力不足,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较高[11-12]。(2)滤泡状瘤:相较于乳头状瘤,滤泡状瘤的恶性程度更高,癌细胞侵袭能力更强,故术后复发风险则更高。(3)肿瘤直径≥5 cm:肿瘤病灶体积的持续增大,较为容易对四周正常组织侵犯,从而增加手术全部切除的难度,致使患者多存在病灶残余,故复发转移风险处于较高水平。(4)术前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术前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的老年DTC患者容易伴有隐匿性病变组织,虽然施行手术去除与淋巴结清理,然而部分隐匿性病变组织往往难以去除,从而加大手术过后复发转移的几率。但DTC患者的病情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手术操作过程中将转移淋巴结与其四周脂肪结缔组织一并清除,可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13-14]。(5)TNM Ⅲ~Ⅵ期:随着分期的增高,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且多伴有转移灶,手术时难以充分切除,进而增加术后复发转移率[15]。(6)术后未进行碘治疗:多数患者在术后仍保持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摄碘能力,故采用碘产生的电辐射效应,可有效清除患者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与其隐藏的微小肿瘤病灶,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风险,而未施行碘治疗的患者复发转移风险更高。临床针对老年DTC患者需对上述影响因素筛查,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科学规范的防控措施,以有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周期,保障患者身心健康。但仍需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属回顾性研究,且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为欠缺,可能会对本试验结果的可信度造成干扰。因而,之后临床还需持续的将试验设计继续完备,继续扩大样本量的纳入,并进行前瞻性研究,适当延长随访时间,以此进行深入探究,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更为优良的参考意见。

综上所述,老年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众多,与年龄>75岁、滤泡状瘤、肿瘤直径≥5 cm、术前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TNM Ⅲ~Ⅵ期、术后未进行碘治疗相关,临床应加强对合并以上影响因素患者的随访,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从而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滤泡甲状腺癌淋巴结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声像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