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片人”与“大胃王”

2024-01-17张歆竹

心理与健康 2024年1期
关键词:贪食减肥药小美

张歆竹

小美今年14岁,由母亲陪伴着走入我的诊室。她的身材苗条得过了头,发丝枯黄,唇色暗淡,眼里没有一丝光彩。沟通后得知,小美身高164cm,起初体重55kg,在5个月里通过节食和运动减轻了近20kg的体重,月经已经“出走”3个月了。

“看着自己纤细瘦弱的四肢和日益明显的肋骨,我感觉这样就和电视上看到的女明星的身材差不多吧?可我既开心、又不开心。突然一阵就有变化了,我开始控制不住暴饮暴食,不停地吃着一罐又一罐的干果、巧克力、面包,我边吃边计算着热量,那巨大的数字让我越来越紧张,于是我开始寻找催吐最快的方法,吃各种各样的阻断剂、减肥药,疯狂地运动,体重秤上的数字哪怕只变大了一点点,也仿佛能使我的心脏漏跳一拍,于是我又不吃东西了。吃,不吃,吃……我似乎陷入了一个噩梦般的循环。

现在我的体重只有35kg了,皮肤和发质很差,站起来就会觉得头晕,走两步就会满头汗,想跑步也跑不动了。家人和朋友一直在劝我,很多次我看到妈妈偷偷地哭,同学们也都疏远了我。我也不想这么瘦了,可我真的已经吃了很多高热量的食物,吃到肚子快撑爆了为止,也还是不能停止催吐和吃减肥药,我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和行为,经历这一切非常痛苦。”

经过进一步询问和检查,发现小美存在中度贫血、电解质紊乱……我考虑她的情况属于进食障碍、重度营养不良,建议其前往精神科就诊,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治疗。

进食障碍是指与持续存在的异常进食行为相关的一组综合征,影响社会功能和躯体健康,导致食物消耗或吸收改变,它的产生和环境、家庭、个体心理等因素相关。其中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等。

神经性厌食发病高峰年龄为13~14岁和17~18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主要特征是刻意减少热量的摄入、增加消耗,造成明显的低体重、营养不良,但仍害怕增重或持续试图减重。还可能出现诸多躯体症状,如进食后腹部不适、心率减慢、体温及血压降低、性发育迟缓甚至停止、闭经、性欲减退甚至消失、骨质疏松等。诊断神经性厌食亦需排除躯体疾病、抑郁症及其他精神类疾病所致的消瘦、进食减少或断食。

神经性贪食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不可控制的冲动性暴食,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快速进食,进食量大,难以控制,所食之物多为平时严格控制的“令人发胖的食物”,如蛋糕、高脂零食等,之后采取催吐、口服泻药、禁食、过度运动等方法避免体重增加。神经性贪食可能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形成恶性循环,正如文中的小美。

此外,进食障碍的患者容易出现共病,例如情绪不稳的情况,易怒、情绪低落,甚至有自伤、自杀倾向,尤其当他人劝说其进食或停止进食时,造成人际关系的问题。还可能存在强迫思维或行为,表现为犹豫不决、过度关注细节、自覺不必要却难以自控。

● 过度的限制进食,或暴饮暴食;

● 过度运动,催吐,或滥用减肥药、利尿药;

● 对自己的体型和体重存在过度的负性评价;

● 因进食或身材而悲伤、暴躁或消沉;

● 对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 进食后腹部不适,体重降低过快,甚则形体消瘦;

◆ 皮肤苍白、缺乏弹性,口唇色淡,毛发干枯、脱落明显增加;

◆ 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因体位姿势改变而晕厥;

◆ 体温降低,怕冷,免疫力下降;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 青春发育停滞,闭经,性欲减退或消失;

◆ 身高生长缓慢,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若出现以上的情况,应前往精神心理专科就诊。

首先需制定方案,设置合理体重目标。纠正患者的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并阻止体重继续下降。在此基础上遵循“从少到多、再恢复至常规水平”的原则,逐渐增加所摄入的热量,练习自主进食,尝试恢复正常饮食结构,使体重稳步恢复。

躯体治疗与营养重建关系密切。虽然由进食障碍所致的躯体症状大多可通过营养重建和体重恢复的过程获得改善,但仍需在营养重建过程中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并预防再喂养综合征。

患者存在对食物、进食的歪曲认知,对治疗可能存在恐惧心理,担心治疗后就发胖了,除纠正上述不良认知,也需要及时给予支持与鼓励。同时也需帮助家庭成员提高应对能力,改善互动模式,进一步增强家庭的有力支持。

针对进食障碍所致的情绪波动、冲动易怒、焦虑、强迫、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等,可由精神科医师进行系统评估后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等,以改善精神、情绪问题。

评估患者躯体状况、心理状态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等,及时调整治疗。积极监督及自我监督,将维持疗效作为持续的目标,防止恶化或复发。

小美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治疗,包括营养重建、认知行为治疗、中药口服、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小美关于进食、形体的不良思维逐渐被纠正,食量较前增加,体重增长至48kg,脱发等其他躯体不适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停止激素治疗2个月后月经规律来潮至今。

猜你喜欢

贪食减肥药小美
玩手机时间长,孩子易暴饮暴食
褪色的玫瑰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推理:小美过生日
蜡烛跷跷板
《北京青年报》:非法“网红”减肥药何以屡禁不止
当“吃”成为一种负担
大脑对食物的反应:贪食症患者VS健康人群
服用减肥药有哪些副作用
Case Study of An Adopted Chinese Woman with Bulimia Nervosa: A Cultural and Transcultural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