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藿香药用历史、资源调查与开发研究

2024-01-16凡杭房海灵赵磊叶青申海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3年12期
关键词:藿香医家药用

凡杭,房海灵,赵磊,叶青,申海进*

(1.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2.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 et Mey.) O.Ktze.]为传统中草药,又称苏藿香、杜藿香或土藿香,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等病症[1]。现代研究发现,藿香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丰富,主要有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等,具有调节消化系统,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和抗氧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2]。长三角地区使用藿香历史悠久,明代医家卢之颐所著《本草乘雅半偈》(成书于1647年)中首次记载江浙地区藿香药用[3],较国外首次记载藿香早约180年[4],推测长三角地区可能是藿香的原始产区。目前国内外对藿香的研究发现,不同地区藿香所含化学成分具有明显差异,主要有薄荷酮、胡薄荷酮、胡椒酚甲醚、甲基丁香酚等4个化学型[5],而长三角地区作为藿香的原始产区,开展长三角地区藿香资源调查有助于揭示藿香的品种变迁和基因演化。本研究通过开展长三角地区藿香药用历史研究对区域内药用藿香基原变迁及其临床应用追本溯源,并开展区域内藿香资源调查,深入了解长三角地区藿香资源及应用情况,为后期藿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调查方法

1.1 资料来源

藿香药材产地信息来源有中药材天地网、中药材诚实通、康美中药网、药材买卖网、康美e药谷等各大中药材网站。藿香栽培基地信息主要来自于网络信息,亳州、泰州等药材市场,江苏省内对植物资源、中药材资源熟悉的专家联系访谈。藿香文献资料主要来自《中国植物志》[6]、《江苏省植物志》[7]、《安徽省植物志》[8]、《浙江省植物志》[9]、《上海市植物志》[10]及相关古籍文献等。

1.2 资源调查

通过信息搜集和整理,确定藿香主产地和调查路线,在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间进行产地和市场实地调查。实地调查的内容包括藿香野生资源分布情况、栽培情况及市场情况等。

1.3 调查区域

本草考证发现江浙一带为藿香最早药用地区,结合行政区划变迁,本次调查区域设为长三角地区,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

2 长三角地区藿香药用历史

2.1 明代以前藿香药材为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藿香药材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本草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鸡舌藿香治霍乱,心痛”[11]。晋朝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记载“藿香,味辛,榛生,吏民自种之,五、六月采,暴之,乃芬尔,出交趾、九真诸国”[12]。《通典》记载“顿逊国出藿香,插枝便生,叶如都梁者,是也”[13]。这些史志中记载了藿香的性味、采收和产地等,从记载的产地及插枝便生的描述推测此时的藿香可能为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

宋代苏颂在嘉祐六年出知颍州期间撰写《本草图经》,首次给藿香药材附图(图1A)[14]。附图中的藿香叶对生,宽卵圆形,叶基部楔状,结合文章记载的“二月生苗,茎梗甚密,作丛,叶似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暴干。乃芬香,须黄色,然后可收”等内容,符合广藿香的植物特征,可以推断此时长三角地区使用的藿香应为广藿香。

图1 历代本草所附藿香图Fig.1 Huoxiang painted in ancient literature

2.2 明代始用藿香(Agastache rugosa)入药

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首次在本草中记录藿香药材出现用棉花叶作伪品的情况[15]。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也写到“市家多掺棉花叶、茄叶假充,不可不细择尔”[16]。考证发现这一时期江浙多有瘟疫[17],藿香药材的需求量大,出现了药材供不应求,掺假掺伪的情况,当时医家采用多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李中立《本草原始》中提到:“古人惟用其叶,不用枝梗。今人并枝梗用之”[18]。这时医家开始使用宋代医家不常用的藿香药材的梗入药,缓解用药压力。此外,医家还在当地寻找与广藿香功效相似的替代药材满足用药需求。

明代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中写到“吏民多种之,今岭南颇饶,所在亦有。二月宿根再发,亦可子种。方茎业生,中虚外节。七月擢穗,作花似蓼。房似假苏,子似茺蔚。五六月未擢穗时,采茎叶曝干”[3]。按文中所述的植物特征“二月宿根再发,亦可子种”,“七月擢穗,作花似蓼。房似假苏,子似茺蔚”等与先前本草记载广藿香之“插枝便生”,“六月、七月采之,暴干”存在明显区别,结合文中记载“所在亦有”考证卢之颐的行踪分析文中“所在”应为江浙一带[19],综上推测《本草乘雅半偈》所载藿香药材应为植物藿香,这也是本草记载中首次提到藿香。同一时期,明代江苏金坛名中医王肯堂撰写的《医学穷源集》中首次提出“广藿香”以区别当地所产藿香[20],并在医案中广泛使用广藿香和藿香,说明当时医家已经从道地性的角度区别广藿香和藿香。

考证明代现存本草中的藿香药材附图,所有的附图植物均为广藿香,其中《本草蒙筌》沿用了宋代蒙州藿香的名称(图1C),《本草纲目》(图1D)、《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图1E)和《本草原始》(图1F)都标为藿香,《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的附图中还首次出现了花,为藿香来源的鉴定提供参考。

2.3 清代藿香和广藿香区别使用

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附图藿香和野藿香(图1H)[21],从图中各自的植物形态和茎叶花等器官特征可以明确判定藿香为藿香,野藿香为广藿香。这是本草文献中首次出现藿香的植物图,说明清代藿香和广藿香的分类已非常明确,二者都已广泛使用,但清代医家使用藿香和广藿香仍存在差异。清代后期江浙孟河医派四大医家喜用藿香,极少用广藿香。考证孟河四大医家的医案[22],《丁甘仁医案》中记载丁甘仁喜用鲜藿香,在医案中出现多达17次,而广藿香仅出现1次。分析清代医家使用(土)藿香和广藿香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药材的地域和适用病症有关。

2.4 近代以后藿香药用锐减

民国时期,藿香的使用具有明显地域性,江浙温病学派医家喜用鲜藿香,民国名医汪逢春善用药物鲜品,常用鲜藿香和鲜佩兰治疗温病,并且在用法上一般后下处理[23]。

1963版《中国药典》虽然没有收录藿香,但收载的中药成方制剂七液丹的处方中使用鲜藿香[24]。1977版《中国药典》收载了广藿香和藿香,明确其来源分别为广藿香和藿香。《中国药典》自1985版以后只收载广藿香。此后藿香的使用受限,仅部分医家仍坚持使用藿香或鲜藿香[25-26]。

3 长三角地区藿香资源调查

3.1 藿香资源概况

藿香在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皆有,多为人工种植,偶见有逸生,形成逸生藿香群落,部分逸生藿香分布于田野、道路两旁、山区等。部分山区有少部分野生藿香,多点状分布,资源量少。本调查的区域以大量产出、大规模应用的产区为主,栽培类型基本上来自于当地的传统种植或宿根生长(移栽)。由于藿香分布广泛,信息来源不易获得,调查时间所限,或存在疏漏,还将继续调查补充。

3.2 野生藿香资源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野生藿香资源较少,除少数山区点状分布外,大部分野生资源为逸生,主要分布于居住区附近道路或空地,资源量少。江苏省内山区野生藿香分布较少;浙江省分布较集中于浙南连片山区,多点状分布,罕见连片分布;安徽省内野生藿香分布以黄山为主;上海市野生藿香分布于道路两旁,部分森林公园也有发现。综合来看,虽然长三角区域内不同地区地理、气候、环境和植被状况存在差异,但藿香在各地均有零星分布。部分野生藿香地理分布状况和分布区域的环境气候等信息如表1所示。实地调查发现,藿香较为喜光,耐旱,在开阔的山坡草地多有分布,但林下藿香长势更为茂盛,推测半荫更适于藿香生长,与郭玉洁等[27]研究一致,因此栽培藿香可与其他作物套作种植。调查发现野生藿香在海拔1 000 m以下区域均有分布,结合调查当地的气象资料发现,野生藿香分布区域年降水量在900 ~ 2 400 m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5 ~20℃,土壤类型以黄棕壤、红壤等砂质壤土为主。

表1 野生藿香资源调查情况表Tab.1 Survey of wild A. rugosa resources

3.3 栽培藿香资源调查

栽培藿香广泛分布于长三角各地,按其应用主要包括药用、食用和日化3种类型,其中药用和日化分布主要集中于药材市场附近,如亳州有较多的藿香种植公司,部分鲜药材多以药用为主;部分日化公司多从鲜藿香中提取藿香精油,如提取藿香挥发油中百里酚、薄荷醇等成分用于化妆品等日化产品开发。江苏省内常州、泰州、南通、盐城等居民区、道路两旁多栽培藿香食用,此地区为孟河医派影响较大区域,当地依然保留种植藿香、食用藿香的传统习俗,常用鲜藿香叶作调味品佐餐或婴幼儿洗澡沐浴用。目前长三角地区藿香种植面积较大的为江苏省荆南山中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宜兴市徐舍、杨巷等地开发的100公顷藿香生产基地。从全国来看四川省绵阳市、广西省贵港市等为国内藿香的主要种植、生产基地,藿香种植面积均超700公顷。

4 长三角地区藿香资源开发

藿香富含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资源开发种类多样。藿香在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药用、食品、护肤品开发等方面。

4.1 药用资源开发

前文“长三角地区藿香药用历史”研究可发现藿香在长三角地区药用形式多样,用途广泛,尤以鲜藿香入药最为特色,有“鲜药上市季节藿香付鲜藿香,无鲜药时付干藿香”的传统。药材资源方面,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藿香药材规格丰富,如《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鲜藿香和干藿香的记载[28],《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有土藿香梗[29],1977版《中药大辞典》收载有藿香根等[30]。药用资源开发方面,长三角地区广泛使用的有藿香露、藿香散、藿香药茶、藿香香囊等剂型[31-32]。

藿香还是《中国兽药典》收录药材,研究发现藿香在兽药方面应用广泛,藿香提取物具有抗病毒、抗真菌、抗螺旋体、促消化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鸡安卡拉病、鸡夏季感冒、鸡热应激等病症。目前含藿香的兽药复方在相关方面广泛应用,藿香、薄荷等中药组成的清暑散治疗畜禽中暑效果好[33]。藿香榆乌散可替代抗生素和抗菌化学药品用于防治病毒性疾病,在生猪饲料里添加可以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提高生猪养殖效益[34]。王贤文[35]研究发现藿香配伍厚朴、苍术等药材可有效治疗幼仔畜腹泻,配伍紫苏叶、白芷、白术等药材可治疗耕牛腹泻,两剂有效率达80%。

4.2 食品资源开发

藿香是药食同源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因其具有特殊香气,常被用于食品开发。长三角地区多用藿香做菜,多以幼嫩茎叶为主,凉拌,炒食皆可。“芙蓉藿香饺”是江苏南通传统名吃,“清蒸藿香边口鱼”也是淮扬菜里的名菜。江苏常州、泰州一带喜用藿香蒸蛋、藿香炒鸡蛋等,安徽阜南一带喜用藿香拌凉面或黄瓜等。

藿香在食品上的开发不局限于长三角地区,也不局限于做菜,如河南豫东一带喜凉拌藿香、炸藿香叶、烙藿香菜馍。川渝地区有藿香酸菜乌鱼片、鱼香菜豆花蘸水、藿香烧茄子、藿香拌胡豆、藿香涮火锅等特色美食。东北地区比较著名的有芭蒿炖鱼、藿香叶泥鳅汤、藿香叶生拌菜、藿香叶煎饼等[36]。此外新疆维吾尔族特色美食有藿香果酱、藿香茶饮有藿香蜜、藿香茶、藿香饮料等,研究发现藿香玫瑰复合饮料具有较好的抗运动疲劳活性[37]。藿香甜品有藿香柑橘国王酥饼、藿香巧克力玛芬蛋糕等。藿香因其独特风味,食品开发门类多样,品种丰富,不同地方,不同类型,不同风味,各具特色。

4.3 日化资源开发

长三角地区藿香日化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藿香精油相关产品的开发方面。藿香精油所含化合物种类多样,用途广泛,常用于香水和香精的调配,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对自由基有消除作用,可开发成抗氧抗衰剂[38]。藿香精油对血小板凝聚有一定抑制作用,可用于化妆品预防过敏,目前上市藿香类化妆品有后拱辰享御泉怡肤清露、后拱辰享雪玉凝颜膏等产品。藿香精油还具有抑制食物变质、抑制微生物繁殖等作用,可被用于食物防腐剂和保鲜剂的开发。此外,藿香精油具有明确的抗菌作用[2],且气味强烈,对蚊虫等生物有驱除性,开发有洗手液、沐浴露、驱蚊剂等相关产品。

5 小结

藿香作为传统中药,在长三角地区广泛应用,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通过文献溯源发现江浙所产的藿香最早在明代用于临床,并被医家广泛使用,江浙医家善用鲜藿香,形成地方特色。长三角地区藿香资源状况的调查发现野生藿香分布、生长环境和《中国植物志》、《江苏省植物志》等描述相近,藿香野生植物资源较少。调查发现,半荫环境更适于藿香生长,因此栽培藿香常与其他作物套种,据报道雷州英利镇在辣椒地里套种藿香,贵港市用油茶套种藿香。蔺丹丹[39]利用黄栌与藿香在光照、水肥、地面后期管理等方面的互补性,对两者进行套种栽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综合野生藿香所需条件可以推断,长三角地区符合藿香对降水量、土壤等环境因素要求,因此长三角地区非常适宜藿香种植,而实地调查发现栽培藿香在长三角各地广泛分布,但以居民自种食用为主,栽培药用、日化藿香以安徽亳州、江苏宜兴等地种植规模较大。

资源开发方面,藿香广泛应用于药用、食用和日化3大领域,门类多样,用途广泛,但仍有尚未涉及或深入开发的方向,如《本草纲目》中记载,“藿香,(主治)饮酒口臭”[40],《滇南本草》中也有土藿香治疗小儿牙疳溃烂的记载[41],说明藿香在口腔护理方面具有开发前景。畜牧方面,虽然有藿香治疗相关牲畜疾病的药用方剂,但藿香富含维生素、氨基酸、钙、铁、磷等营养成分和萜类、黄酮类、醌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可以开发相关的功能性饲料或饲料添加剂。除产品开发以外,作为唇形科植物,藿香具有花期长、花色鲜艳、花香浓郁等特征,具有很高的园艺园林应用价值。同时,藿香资源调查发现其生境广泛,在路边、河沟、山林等均能生长,有多年生、耐水湿、抗污染等特点,具有生态修复的开发价值。

猜你喜欢

藿香医家药用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广藿香和土藿香不一样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藿香片中6种成分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