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方法理论的大学生科创能力提升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4-01-15毛继泽陈岩高明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4期
关键词:科创理论思维

毛继泽,陈岩,高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目前,部分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还停留在以科技竞赛指导学生以及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层面,主要采用举办讲座、组织创业大赛和举办创新创业项目培训等临时性措施[1]。近年来,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应用创新方法的重要性,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中,积极推广创新方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实际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应用。但是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对于学生开展实际创新创业活动造成阻碍。因此,高校应该整合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立足当前社会环境、能够真正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形式不局限于课堂与讲座,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就加强对其创新创业精神、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创新方法在国内快速发展,不仅被应用到许多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在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创新方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应用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尤其是在高校的应用和推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兴领域、新兴技术的发展,一些原有的知识框架需要随着科学的进步发生改变,一些新型的实用也应及时补充到其中。与此同时,在将创新方法理论具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时,还应注意不拘泥于原有的思维定式,而是依据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去调整,以有效利用创新方法理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 创新方法概述

创新方法理论是基于实际应用提取出来的系统性科学知识,能够有效帮助人们快速突破传统思维限制,打破思维定式,以新的思维角度深入分析发明问题,进行系统逻辑性和非系统逻辑性的分析。创新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其后续的创业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持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2-3]。

创新方法理论源于对实际的发明和应用创新过程的深入分析,让学生快速发现问题本质,缩短创新创业周期。教学实践证明:将这些理论充分运用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加速创新进程而且最终研发出高质量的创新技术产品,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科创比赛的成绩。学习、掌握进而熟练应用这些理论,有助于大学生更加系统深入地分析问题、精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4]。对于学生来说,其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对匮乏,而创新方法理论为其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意见,能够有效帮助其突破思维定式,以系统性的思维视角深入分析实际问题,还可以根据技术发明的规律准确预测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其在创新创业领域的竞争力[5-6]。

创新方法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工具,服务于人的思维,而不是取代思维,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新方法与专业思维方法相结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整合资源和创新思考的能力。高校要准确理解把握理论精髓,将其运用到平时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7-8]。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索运用创新方法理论提升大学生科创能力的路径。

2 构建基于“创新、创业、创优”的能力培养架构

创新思维是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创新,根据“创新、创业、创优”的逻辑关系,以学生完成一个创新项目或一件产品为目标导向,让学生主动参与、开发真实的创新创业产品,进而有效引起学生对创新知识、技能、路径、方法的探索热情和思维建构。如图1 所示,通过组织学生创新方法协会、日常科创活动等,为学生搭建创新方法理论知识实践交流平台,通过课程学习,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创新活动;同时通过支持企业实践与产品对接、网上推介、商业能力培训等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通过优秀案例以及优秀学生的创新创业历程为学生上好科创思政课,坚定学生开展科创活动的信心。积极探索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的现有资源结构,以创优为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高校创新教育合力。同时制定精细化的考核质量指标,如相关成果的等级认定,定期调研学校、用人单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展现的综合素质,以此为依据完善学生基于“创新、创业、创优”的培养架构[9]。

图1 以“创新、创业、创优”为路径的系列措施

3 搭建基于创新方法的专业创新教育课程结构

3.1 建立通识类创新方法课程

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应该与相关专业知识充分结合,专业知识是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通识类课程中应有机结合创新方法理论,基于专业知识,通过设置创新方法(TRIZ)概论等各类创新基本技能培训课程,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慕课教育资源以及开设线上培训课程等,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

3.2 建立创新方法实践课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已经开设了创新方法应用实战、创新方法与实践等课程。目前,一些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还缺乏深入的思考、缺少探索总结和培养学习思维的能力,发现、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比较单一。因此,实践课程要求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导向性,以学科热点问题研究为重点,以专业知识在技术创新中的实际应用为支撑。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一些创新方法来进行举例,打破学生的思维惯性,培养其积极转变思维,形成创新思维方法。学校可组织学生申报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如中国TRIZ 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在进一步检验教学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构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近年来,各高校广泛开展和参与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一系列学生立项以及各种科创活动[10]。然而这些并没有有效解决大学生公共课程理论学习时间长、实践训练环节时间短的问题,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共平台有助于解决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11]。笔者建议可通过深入的校企交流合作共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习基地,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科研创新工作,通过实践训练培训学生形成解决科研创新问题的思维[12-13]。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承办和组织中国TRIZ 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以比赛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科创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展示科创能力。依托赛事的广阔平台,学生全程参与从专利申请到成果展示的全部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科创成果转化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力,学生在大赛中获得认可,也增强了进一步创新的动力。如图2 所示,近年来,中国TRIZ 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该大赛实践平台的高度关注与认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图2 中国TRIZ 杯创新方法大赛2017-2022 年比赛情况

另外,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移孵化联动机制,加强自主运营。积极建立成果展示、咨询、服务、实践等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哈尔滨工程大学不仅鼓励教师积极开设相关课程,同时也大力支持学生积极探索建立自治组织,促进朋辈学习。

5 企业创新融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在日常教学中应以合适的方式融入典型企业创新理念。企业创新理念融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在不断学习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与此同时,融入企业先进发展理念和特色的实习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工程理论知识、相关专业操作技术与实际生产活动结合,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搭建学生专业课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活动实践相融合的训练平台,优化整合学校、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与解决工程实际应用问题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的成绩,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14]。

6 结语

创新方法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分析工具与有效解决创新问题的科学方法,还能为高校教师及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与科创路径。利用创新方法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进行探索与实践,能够促使学生更加高效、科学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大学生科创能力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助力建设创新强国。

猜你喜欢

科创理论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坚持理论创新
科创走廊“乘风起”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