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本科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2024-01-15赵亚丽高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4期
关键词:电工实训技能

赵亚丽,高超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工业技术中心,河北承德 067000)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1]。实训课程是职业本科建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讲授好实训课程,制定合适的课程标准是关键[2]。

1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概述与定位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是非电气类工科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是职业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职业本科院校培养非电气专业学生工程素质与生产实践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自动化生产一线电气技术员与电子装接工所具备的电气和电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提升对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熟练度,掌握各项电工电子技能的基本操作要领,初步了解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流程,读懂和绘制电气原理图、了解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会计算电气电路元件参数,能够分析处理常见电气故障,并能根据工艺图纸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电路和典型电子电路[3]。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职业素质与创新意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实践基础,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4]。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作为培养学生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的综合实训课程,需要在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实训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并为后续课程电气与PLC 控制奠定基础。

2 明确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遵循“阶段性、逐次递进”、由简单到复杂的课程设计理念,以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和电子装配工等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继电器—接触器控制、PLC 控制系统和典型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运行等项目为载体,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并引入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真正的生产任务与实训结合[5],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2.1 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作为课程载体,贴近企业岗位需求

学校邀请相关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和课程开发工作,从而了解企业生产工作流程和企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将企业“药品自动生产线”等真实项目作为课程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通过完成生产任务掌握职业能力[6]。

2.2 按照“课—赛—教学”多元融合的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自动化生产的一线技术岗与电子装接工作流程,结合机电一体化、现代电控系统安装调试、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等技能大赛的丰富资源,实现“课程—赛事—教学”的有效结合[7]。将工作过程和技能大赛融入教学任务,以行业要求为标准,按照技能大赛项目设置考核要求,反复锻炼学生各项技能。将行业标准和资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实现“课—赛—教学”的高度融合[8]。

2.3 基于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的理念实施课程教学

为了让学生对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学校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小组工作制度、不同工段组员的岗位职责制度等,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通过领取任务书、设计任务工单、领取工作材料、最终任务审核等流程了解整个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过程。教师通过制定工作任务书设置教学内容,学生收到任务书后,各组通过信息、决策、计划、实施、修改、评价等相应环节真正实现“学中练、练中学”,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课、示范、引导[9]。

2.4 教学内容模块化,便于重组与迁移

根据电气、自动控制等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各模块对应各岗位能力,并对各模块划分难易层次。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参加实训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选择模块,将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有机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和技能[10]。教师在加强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工业生产过程应用案例讲解、计算机虚拟验证性演示以及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应用案例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1]。

3 确定课程目标、内容设置与考核实施方法

职业本科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设置课程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必要支撑,主要设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并将隐性思政目标融入课程[12]。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对专科课程与普通本科课程内容进行对比并加以取舍,既有专科与普通本科课程中的共性内容,如安全用电、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如表1 所示),又设计了职业本科独有的特色内容,如PLC 控制的电机正反转运动,形成具有职业本科特色的实训课程内容(如表2 所示)[13]。内容设计为多模块多任务的形式,每个模块包含若干操作任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采用不同模块与任务组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如石油、化工专业实训时间为一周,进行模块1 与模块2 共计4 个实训任务的授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训时间为两周,进行模块1 到模块4 共计8 个实训任务的授课,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授课。

表1 职业本科课程内容与专科、普通本科的共性内容

表2 职业本科实训课程独有的特色内容

课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以上料机功能控制任务书为引导,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小组成绩包括日常考核、技能考核、实训报告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0%、80%、10%,技能考核包括线路整齐度、电气元件识别测量、电路正确度,覆盖实训全过程。学生整体实训成绩涵盖理论、技能与职业素养,体现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评价的理念[14]。

4 结语

职业本科课程标准的制订是职业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的开展具有指导性作用。课程标准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实训课堂中不断实践和积累,对接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融入课程,使职业本科课程体系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电工实训技能
高级技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