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医生梁成友的中医观

2024-01-15梁成友口述潘翠巧整理

传记文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发展

梁成友/口述 潘翠巧 刘 倩 李 娜/整理

传承岐黄薪火——我与中医

我于1968 年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一个偏远的小村落。宁强群山环绕、交通闭塞,医疗条件恶劣,经济更是十分落后。

少时家贫,读书困难。父母皆是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种地、做工勉强度日,最终靠着东拼西凑供我读了小学。在小学里,我接受了知识的洗礼,但在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时,家中已无力再负担我上学所需的费用。几经辗转,最终我拜在当地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门下学习中医,由于拜师并不需要太多学费,这也算是以另一种特别的方式继续了我学习的愿望。

1985 年冬,我正式开始向师父学习中医,起初要将“汤头歌”“十八反”“十九畏”等歌诀熟记于心,并接触认识各种中药材。师父坐诊时,我便在一旁学习并承担抓药的职责,进一步明晰药理。再往后,就是学着自己炮制中药材。那时候还没有成系统的中药材厂,许多中药材都要靠自己进行清洗、晾晒、炮制。当然,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以阅读原典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学历不高,阅读起来十分费劲,需要借助工具书。在阅读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籍的过程中,我的中医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基础更加扎实,书中的“四诊八纲”“六经辨证”等知识为我日后的从医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跟随师父学习了六年左右,之后我就开始了独立行医之路。

1989 年,我开始在乡村四处行医。起初村民并不十分信任我的医术,但随着病人在诊治后病情的好转,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我。我在每次诊疗之后也会及时进行反思,考虑用药是否合理,并归纳一些病症。中医的诊疗讲究从整体出发,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疗方法。很多病人的发病机理是有相似之处的,有时候一个器官出现病症,会导致多种不同病症的出现,而多种病症群的出现互为因果,彼此关联。在中医的理论中,五脏有五行属性,相互之间有生克关系。组成五脏的物质运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具有整体性,是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连锁反应。根据五脏的相生相克,每一个脏腑都有着五种作用关系:生我之脏、我生之脏、克我之脏、我克之脏,还有一个同一五行的平行关系,这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相互连锁的作用关系。以肾为例,生我之脏为肺(金),我生之脏为肝(木),克我之脏为脾(土),我克之脏为心(火),同一五行的还有膀胱腑(水)。除此之外,有的病与季节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春季多风症,春三月,属木,应晚睡早起,节情欲以葆生生之气,少饮酒以防逆上之火,逆之则伤肝,肝旺脾衰,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夏季多热病,夏三月,属火,生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夏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食,饱腹受寒,必生内疾;秋季多燥症,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早睡早起,收敛神气,禁吐禁汗。秋气燥,宜食芝麻、梨、百合、银耳等以润其燥;冬季多寒症,冬三月,天地闭藏,早卧晚起,暖足凉脑。曝背避寒,伏阳在内,心隔多热,切忌发汗以泄阳气。目勿近火,足宜常濯。肾旺心衰,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不可多食炙煿肉面之类。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仅凭中医的本事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我开始自学一部分西医基础知识,了解临床病和一些常见多发病,从而将中西医有效结合,更好地服务人民。1991 年,靠着自学和乡村医生的培训,我考取了行医资格证和乡村医生证明,进入村卫生室工作。由于交通条件差、经济落后,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下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耕种几亩薄田。除了在卫生室的日常工作外,我也会频繁上门走访,替当地的老人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为生病的男女老少进行上门诊疗服务。

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我们这里出现了一种地方病——大骨节病。患病者轻则关节肿大疼痛,站立走路摇晃不稳;重则四肢畸形,失去劳动能力,甚至终身残疾。在中医角度看来,该病是属于“痛痹”“顽痹”一类,是由体内正气衰微、外邪乘虚而入引起的,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皆因体虚腠理空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后来,该病得到了多方的重视,在中西医的共同探讨之下,有效降低了该病的发病率。

梁成友医生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在2003 年非典疫情肆虐之时,由于我们当地的经济、医疗水平低下,医院联合各村的医生召开会议商议对策。趁着我们这里尚未有病例,除了在各地宣传注意个人卫生、例行诊治、提出以预防为主的策略,医院还联合我们中医,用中药煎煮汤药免费发放,抵御病毒。后来,听闻有的中医专家认为,非典疫情发于春初,是湿邪内侵所致,而中医防治疫情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不得不说中医对于非典的防治有着突出贡献。近些年来,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我们再次发现了中医的作用,大疫出良方,“通治方”自古有之。中医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抗疫史,历史上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各种瘟疫,中医药总是可以找到破解之道,这是因为中医不仅关注引起疫病的病因,还关注当病毒侵袭人体时,人体的内环境及功能所发生的全部变化,这些都为我们治疗疫病打开了新的思路。

问诊中的梁成友医生

从医三十多年来,我始终谨记着《大医精诚》中所说的“志存救济”,也始终牢记着拜师时师父告诉我的从医者要将医德放在首位。所以从我开诊所之时,我努力真真正正做到为民众看病着想,将道德和良心放在首位,近些年来,越来越多人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我敢堂堂正正说,我的每一张处方不存在收费高的问题,每服中药都在二三十块钱左右。所以在我从医的这些年里,周边的百姓对我评价都是认可的,也从未有过医患矛盾的发生。

虽说祖上不是医学世家,而如今我的女儿或许是受到了我的影响,也走上了从医之路。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帮我抓药,学习药理。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由于中医的发展环境受到挤压,我本不想让她走上医学道路,但最终在她自己的坚持下,毅然决然报考了医学专业,走上了行医之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拯救更多患者生命,我也多次前往汉中、西安等地进行培训学习,和其他医生探讨医术,引进先进的诊疗方法,结合中医加以改进创新,更好地提升自己,为当地村民服务。

志存救济,大医精诚——我观中西医学

中医是什么呢?中医是研究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科学。中医知识体系庞杂,一些门外汉不了解,就会盲目否定中医。中医包括了我们数千年的历史和经验,包含了阴阳平衡、气血流通、经络系统等理论,以此来保护和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西医是基于西方国家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以解剖学、生理学等现代科学原理作为基础的。《黄帝内经》中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中医注重预防和健康的维护,注重从生活方式、情绪管理等多方面入手,用的药多为天然草药制成,具有较低的副作用,还有推拿、针灸等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讲究一人一病一方,除了关注症状本身,还着重了解病因,以及个人整体情况,用整体思维来诊断治疗。西医在疾病出现后,迅速借助科学手段及时查出病灶,通过手术、放射治疗等更加直接的方法进行治疗。相对而言,中医治疗周期较长。

中医在当今为什么渐渐式微呢?我认为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中医和西医的差距,先进的科技、精密的仪器、科学的理论都可以成为西医发展的助力,但这些现代科学体系不足以支撑中医的发展。由于西医见效快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中医发展的空间,在如今的“快”时代下,我们习惯了“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西药方便快捷,不会影响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成为更多民众的选择,所以说中医患者的日益减少成为了影响中医发展的一大因素。同时与西医相比,中医医理晦涩难懂,伴随着时代发展,老中医的数量有所下降,从业人员越来越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医困境的出现。

其次,中医发展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脱离不了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在近几年的疫情之下,中医本身历史上在治疗瘟疫当中有大量成功案例,成为了我们抗疫的指导,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在疫情恢复时的康复阶段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伴随着国家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中医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多所中医药大学进入双一流,国家也更加重视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只是,以前的中医都是传统的拜师学艺,跟随师父既学习理论,又有丰富临床经验。培养一名中医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我们不能照搬西医发展的规律和政策,更应该充分考虑中医自身特点,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制定政策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仅中西医按照不同规律发展,中医的发展也应该根据地区发展差异展开,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应该适当放宽诊所的开办条件,既能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也能够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所以,合理的政策支持是改善中医发展困境的重要条件。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中药材的困境。当今的中药材,药效大大降低。以前没有中药材加工厂的时候,所有的草药是自然生长,由医生自己采摘,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万事万物亲力亲为。而如今,且不说环境污染,大部分中药是在规模种植之后由中药材厂统一进行制作加工。这些当中不乏有人以此牟取暴利,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最终就有了大家所说的中药又贵又无用的说法。“药材好,药才好”,中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医的发展。

法古创新兴国粹——中医传承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医呢?国医大师颜德馨提出:“中医的传承,应该包括道、术、理三个层次。”“道”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之规律,也是人体生老病死之规律。阴阳、五行这些指导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辨证论治的哲学观,既是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中医思维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道”,中医就无所谓继承,更谈不上弘扬。“术”是病人对中医治疗最直观的体验。望闻问切、提拉捻拨、针灸推拿,各种中医理论指导下具象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法皆为“术”的范畴。学术思想、治则治法,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术”来实现疗效的。把中医的“术”推广好、传承好,对提升中医临床疗效有十分现实的临床意义。“理”是“道”在调整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表现。中医的“道”通过“理”实现自己的存在及能动主宰作用。名老中医的治法治则、学术理论是中医之“道”在临床上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也是传承工作中最需要挖掘整理、总结归纳,并使之系统化的精髓,是当前中医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道、术、理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这三者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强大支撑体系,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浩瀚的中华医道无不闪烁着传统中华文化优秀哲学思想的光辉,中华文化是中医道、术、理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推动三者发展的文化源泉。所以,在中医学习上我反复强调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是不可能传承好中医的精华和本源的。

梁成友医生与夫人

新冠疫情的反反复复,让不少人再次重视起了中医,渐渐有了弘扬传统中医文化的呼声。看到了中医药在疫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更应该重视中医,国家更应该不断完善中医院校教育,扩大中医招生规模,宣扬中医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在中医教学过程中,遵循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加强传统中医经典的教学,增加古代汉语、中医传统理论等课程,并吸收传统民间师承教育的优势,将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努力搭建中医发展平台。创新发展中医原创性研究的成果,推进知行合一、完善独特的中医培养模式。

当今年轻人在学医初期,应该要仔细阅读课本教材、中医原典,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比如对阴阳、五行、精、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知识要牢固掌握,深刻理解其中的意义。对一些应该记忆的理论知识,如中药、方剂、针灸等方面,多加熟读并进行背诵,比如对“十八反”“十九畏”、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舌脉知识、重要穴位等需要熟记。多花时间和精力跟老师参与临床实践,通过跟随老师坐诊接触中医实践,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各个病案,困惑之处多请教老师,每次实践过后及时进行总结,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多阅读中医经典知识,尤其是要经常阅读中医经典名著。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学习中医药专业的年轻一代,要扎实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深刻领会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这是学好临床课程、掌握临床技能的前提。中医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掌握理论知识还不够,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病案,才不至于使理论与实践脱节。比如身边的一名同学感冒了,那便可以试着运用望、闻、问、切收集病情资料,再分析如何用药,给出方药,再和同学老师交流,这样一步一步提高。总而言之,在今天要身体力行践行中医药文化理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得心浮气躁,一味追名逐利,失去本心,这对于中医是大忌,中医需要我们“以医恕人,以仁治病”,坚守医德,保持初心。

“中医在民间”,民间中医是振兴中医药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历史上著名的中医大家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皆出于民间,当今更是有许许多多的乡村医生深藏群山之中,一辈子治病救人,默默无闻。在科技的迅速发展下,他们依旧被遗忘在深山之中,随着时光流逝,在大量老中医减少的光景下,我们也应该多多走访民间,对民间中医的研究成果加以重视整理和归纳,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式微的中医医术保留传承下来,发扬光大。我也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西医将会同气连枝,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