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面底板物探异常区钻探钻孔设计及应用分析

2024-01-12

西部探矿工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探井突水涌水量

李 贺

(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潘家窑矿,山西大同 037003)

对已发现的采面底板的异常区域进行钻探验证,是确保煤矿生产的一项关键工作,许多学者都在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验证,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例如:史先志、张金陵等[1]对21109采面底板的防渗处理进行了研究,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对底板的扰动程度进行了预报,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渗措施;刘宁[2]以阳煤五厂8136 采面为实例,运用物探技术勘探了矿区内的非正常区域,并给出了相应的钻井方案;时继虎[3]利用G1S技术,对煤矿灾害管理的信息化进行了探讨[1]。本文以晋能控股集团某矿为实例,在2204开采过程中,对物探探测技术勘探发现的2204开采底板的异常区域进行了钻井设计,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和评估。

1 工程概述

1.1 采面概况

2204采面在2采区北部,东邻2202面采空区,西侧2206采面(实体煤),南部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小的煤层,北部为采区运输、轨道及回风巷。2204 采平面的设计向为1320m,坡长150m,采面标高+552~+631m,与地面标高+890~+938m 相适应。采面开采5 号煤层,厚5.4m,煤的分布比较平稳。

1.2 地质概况

2204 采表面处于一单一斜段的上段,整个采平面总体表现为中间低、两端高的倾向。回采巷道开挖过程中,发现了12条断层,全部为垂直断裂,在断裂的周围,平均落差6m,煤体的厚度差异很大,顶面的裂隙比较大。

2204采区不存在陷落柱、岩浆岩入体现象,开采面的地质结构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在采面采掘过程中,直接涌水水源主要是5号煤区顶板砂裂缝含水层,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每孔井涌水量在0.0125~0.0893L/(m·s)之间,富水性较弱,对工作面的生产没有明显的影响;采面间接水源在5 号煤的底板下伏灰岩(水位+760m)与太原组(+720m)时,5号煤与灰岩和太原组的距离分别为50m、78.6m。按照矿务局防洪办水规处的相关计算方法,得到了太原组和石炭组的突水因子0.0269~0.0342MPa/m、0.0162~0.0513MPa/m。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各断面的突水因子普遍低于0.06MPa/m,因此,开采表面不会受到基底压力的影响。

开采平面西侧2202 采空区内侧的蓄水,经过前期清理,目前在采空区有4~6m3/min 的动力补水,但在疏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疏泄井眼的排水量,以防止井眼发生堵塞。

2 采面底板物探异常区钻孔设计

利用瞬变电磁方法对采面和底板进行了检测,并给出了具体的测量结果。通过地球物理勘探,确定了YC1~YC6 的异常区,其中富水区2 个,高阻畸变区4 个。

异常区的具体分布为:YC1在5号煤的底板下74~106m 区间内,YC2 在5 号煤的底板下76~105m 区间内,YC3 在5 号煤的下半部60~126m 区间内,YC4 在5 号煤的下半部62~132m 区间内,YC5 在5 号煤的底板下面59~124m区间内,YC6在5号煤的底板下面69~114m区间内。

图1 瞬变电磁法勘探结果

在采面物理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决定布置6个勘探区和12个探井,共计2533m的钻井进尺,目的是为了对2204 采面进行物理勘探所确定的异常区进行检验,从而为以后的开采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工程在ZDY1200S钻井平台上完成了探井工程的建设,详细的钻井布局指标见表1。在钻井作业中,要随时观察钻井的涌水量、水压和水温,并且要保持5min 以上的时间,如果有任何的不正常现象,就要及时停止钻井,钻孔共计注浆量为5.72t。

表1 探测钻孔参数

该探井的井位、倾角、井眼等都达到了设计要求。通过对探井施工过程中的涌水量的分析,发现12个探井中8 个井有水涌出,4 个井没有出水,井下的最大涌水量见图2。

图2 探测钻孔单孔最大涌水量统计图

从图2 可以看出,钻井中有6 个井眼具有0~5m3/h的涌水量,占全部井眼(12 个)的50%;涌水量在5~10m3/h内有1个井,占全部井眼(12个)的8.2%;涌水量为10~15m3/h的井总数0个;涌水量为15~20m3/h内有1个井,占全部井眼(12个)的8.2%。

3.2 根据分析的果汁香气成分和含量配制香精配方A,感官评价表明配方 A,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香果果汁香气,但是不能体现百香果果汁香气的天然香气,且调配出来的香精化学气息太浓,香气分散,不宜作为食品香精使用。

通过对探井的注浆量进行了计算,发现单一井眼的灌浆最大值为1.10t,最低为0.31t,而单一探井的平均注浆量为0.48t。根据观测井眼的注浆量与井眼涌流量的变化规律,由图3可知,井眼涌水量与灌浆流量成正比,井眼涌水量较大,钻井中灌浆的数量很大,反之也是如此。通过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井、灌浆,实现了对异常区裂缝进行物理勘探,加强隔水层的强度和隔水率,并将其与上层的水流通路隔离开来,这样可以增加采区的安全度[2]。

图3 探测钻孔注浆量与钻孔涌水量关系

3 物探异常区探测钻孔施工及效果评价

异常区的勘探钻孔全部通过了现场检查,钻孔的方位、倾角和钻孔深度、封口的质量和其它方面都达到了生产的需要。探井的位置布置得较好,井眼的排列间距和钻进层位都能满足实际的要求。利用井下注浆量的检测,可以有效地填充物探圈定的含水层裂缝,加强了隔水层的强度,并进一步封闭了导水裂缝,增强了隔水层的强度和隔水能力。

太原组2204 采面上实测的最大压强为1.95MPa。突水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突水系数,MPa/m;

P——含水层水头压力,MPa;

M——5号煤基础上的隔水厚度,在加固后M取值为45m。

通过对2204采面的分析,得出了2204采面的突水因子为0.043MPa/m。结果显示,在开采过程中,开采表面没有发生突水的风险,能够达到开采的要求。

在2204 矿的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异常区的注水补孔技术。另外,在勘探的异位带和检测井的周围,还增加了2个探井,在探井作业过程中没有发生过喷水。通过对补钻孔的验证,证明了该方案的钻井效果是显著的。

对2204采面物探、异常区钻孔布置、钻探钻孔涌水量、注浆量、后期验证钻孔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2204采面底板的灰岩和太原组的灰岩含水层具有中等富水性。

4 排水系统设置

通过对这次物探异常区域的注浆作业,发现该工程已成功地封闭了导水通道,减少了突水风险,在回采过程中,主要是由5号煤层的顶板砂岩水供给,其次是基底砂岩水,预计涌水量为10~1835m3/h,最大涌水量为35m3/h。

通过对2204 工作面回采涌水量的分析,提出了在回风巷及运输巷的低洼部位设置临时水仓,并利用BQS 50-30-7.5/N排水泵,通过下水道将临时水仓内的水通过副暗井、车场水沟、水仓排到地表。该工艺中应特别指出,抽水系统为双泵、双电源,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必须对井巷进行及时的清洗[3]。

5 结语

(1)在2204回采工作面勘探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钻井钻孔,按施工条件进行注浆,使采面底板异常区域出现的突水隐患得到了有效解决,从而确保了采面的安全。

(2)井眼涌水量和注浆量成正比关系,井眼涌水量大时,井眼灌浆量大,反之亦然。

(3)根据开采过程中的涌水量,提出了设置一个临时的储水池,并安装与之相匹配的排水泵和排水管道,以满足排水要求,并能将地下水迅速排出。加强对排水道的维修,并及时清理巷道和水沟积水,防止堵塞。

猜你喜欢

探井突水涌水量
矿井突水水源的判别方法
矿井滞后突水机理探讨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水探井井筒完整性失效风险评估
基于RTree与矩形碰撞检测的探井文字标注避让
小浪底引黄工程干线1#隧洞涌水量预测
我国首口超深水探井测试成功
李雅庄矿滞后突水主控因素分析
大相岭隧道高压突水机理与预测分析
基于安全风险评价的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黄石互通浅埋隧道涌水量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