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动描绘 品味生活

2024-01-11陈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11期
关键词:拟人写景景物

陈璐

景物描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活用语文教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師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摘抄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在课后内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语言并灵活运用于日常作文中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景物描写的片段,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写景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这一段:“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作者先通过“绽开的花朵”和“分枝的鹿角”形象写出了海底珊瑚的样貌奇特,再用“懒洋洋”和“划过去”生动准确写出了海参的悠闲自在和大龙虾的威武霸气。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边阅读边想象作者笔下所描写的场景,学生脑子里顿时就有了画面感,一下子有了阅读的兴趣。文中有一段描写西沙群岛海里鱼的外形特征:“鱼成群结队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各种鱼的特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西沙群岛鱼之多,鱼之美。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将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或句子及时摘抄下来,可以学习作者在文中用到的写作技巧,如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等,以便不断积累,为后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巧用写作训练,夯实学生写景基础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中有很多描写景物的课文,有描绘大自然壮丽山河的文章,也有写草木花鸟的散文等,这些文章都是学生写作时可参考借鉴的优秀范文。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中,作者是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棵树,树上有各种动物朋友,作者的妈妈分享各种好吃的食物给动物们,使作者被馋得流口水。这是一篇富有想象力且趣味十足的文章,如文中这一段:“我变成了一棵布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这段话是作者发挥想象力幻想自己变成一棵树后,枝头有哪些形状的鸟窝。教师可以根据这段话,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也会变,你会变成什么?又会发生哪些奇妙的事呢?”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仿照文本内容开展写作训练。再如,“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这一段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后,还把自己的口水想象成了树干往下滴的水珠。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丰富而又神奇的想象写出了自己变成树以后的开心与快乐。对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三、应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步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文又难又枯燥,如果缺少有效的兴趣引导,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作文丧失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情景教学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能锻炼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思考能力,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情景教学应用到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将景色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将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真实的感悟和体会融入进去,促使学生写出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作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情境化写作环境,播放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的美好,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要将读写有机结合,通过情境教学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总之,在写景类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提前在网上准备好的视频,视频的内容是把碧波荡漾的树林田野染成金灿灿的秋天景象,然后领着学生赏析文中这段文字:“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学生边读边结合刚才观看的视频想象作者笔下的秋景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在脑子里描绘出画面,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除了借助视频创设秋天的景象,还可以通过实物引导学生把自身的感受具化到作文中。如文中写道:“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是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教师可以带苹果、香梨、橘子到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闻各种水果的味道,然后领着学生再读这段文字,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文章作者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联在一起,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注重细节描写,提升作文质量

细节描写的运用范围相对较广。细节描写在写景类文章中的作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反映当下社会环境,通过细节描写烘托气氛,交代写作背景;另外一种是揭示文章主题,通过细节描写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总之,在写景类文章中,细节描写能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点,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先训练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并细致观察,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就有内容可写,且会有所侧重,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会更真实,主题也更突出。在写景类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提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由远及近、先整体后局部等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所写事物的鲜明特征,并做好记录,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观察到的内容开始构思写作。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文中有“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作者先从整体描写了云的特点,然后从局部入手將一朵火烧云比作马,对其形态进行细化描写,以生动形象的笔墨描绘出了傍晚时分火烧云的形态。作者从云的形状变化和颜色变化这两方面描写,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趣味十足的想象把火烧云的特征描绘了出来。如文中这段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语句:“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作者着重写了火烧云的多种颜色变化,通过细节描写为读者勾画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火烧云美景图。教师在指导学生描写风景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从观察对象的颜色或形状等方面对其进行描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妙用拟人修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拟人是一种修辞,就是将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用拟人方法描写景物,能把景物赋予人的言行举止或思想感情,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其更生动。妙用拟人修辞描写风景能使所写景物更加鲜明生动,能有效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拟人句最大的特点就是句中出现的思想动作、行为神态必须是人特有的,只抓住事物之间相似地方进行描述,这是比喻修辞手法;拟人句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将本来不具备人物动作行为或感情思想的事物进行人格化描写。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巧妙运用拟人修辞能让语言文字更具美感,能有效增强作文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然后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深度分析拟人修辞具体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指学生使用拟人手法描绘景物时,需要先带领学生寻找景色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然后将景物拟人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教材课文中的拟人句式,深化学生对于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应结合课本内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拟人手法描写景物,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例如,小学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文中“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一句作者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海底动物发出的声响比作是人在小声交流沟通,让读者了解到海底世界并非寂静无声的。“窃窃私语”是用来描写人物的词语,作者借助“窃窃私语”这一词描写海底的小动物们发声的过程,画面感十足,让人不由得想象,仿佛亲眼所见一般。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事物,能生动形象地体现事物的某个特征,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产生共鸣。再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作者抓住树木长出新的树枝与人抽出物件这一动作的相似之处,用“抽出”这一拟人化的词语把春天树木枝条快速生长焕发生机的场景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这就使得所写文字更具有诗意与美感,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用情景交融法,提升学生写景技巧

情景交融是写景类作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即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从而产生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在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描写景物大多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某种情感。这类文章整篇都在写景,目的在于通过写景把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写作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能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情景交融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触景生情,作者因眼前所见的客观景物而引起联想,产生或触发某种情感;另外一种是因情设景,通过描写风景烘托气氛,重点衬托人物内心情感,从而深化主题思想。无论是触景生情还是因情设景,最终都必须融情于景,将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自然地融入所描写的景物中,使得外在景物附着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情景交融既要描写风景,又要描写感情,在写景类作文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然后从课本中找出典型的例子,引导学生模仿,让其掌握写景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或段落,逐渐熟悉和掌握这类写作技巧,并运用于日常作文中。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对大自然旺盛生命力的热爱之情。从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带着强烈的情感去描绘生长着的荷花。荷花本是没有感情的,但是作者通过“挨挨挤挤”与“冒”这两个词语将其拟人化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融入了情感。善用借景抒情写作手法能为文章增光添彩。再如,这一段描写荷花随风起舞的句子:“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句子中“翩翩起舞”、“随风飘动”等这些词语的巧妙运用使原本处于静态的荷花仿佛有了生命,呈现出一种灵动可爱的动态美,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色彩明艳、活泼生动的画面。从文中描写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将荷花想象成了身着白衣翩翩起舞的美人,将荷花清新脱俗的特点表现了出来,这也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于荷花的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

拟人写景景物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四时景物皆成趣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写冬天的景物
写景的妙招
拟人句
拟人句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