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濮阳市:用心守护“沃土良田”

2024-01-09张晶

资源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规划局濮阳市违法

张晶

初冬时节,走进濮阳市清丰县关焦夫村,放眼望去,成片的嫩绿色麦苗长势喜人、生机勃勃。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通过实施‘占补平衡补充耕地储备项目,改造后的200亩耕地已全部种上小麦。今年,整个濮阳市新立项补充耕地储备就有项目11个,实施后可新增耕地9000多亩。”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占补平衡”制度是濮阳市加强耕地保护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濮阳市把耕地保护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做到“稳总量、优布局、管用途、严追责”,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严格目标考核

2023年以来,濮阳市紧盯责任分工和任务落实,逐级签订责任书,实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考核、一票否决,坚决守住全市耕地保有量367.7万亩和永久基本农田325.28万亩的两道红线。同时,进一步传导压力,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下达,落实“以图管地”,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不断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机制 ,让耕地保护成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濮阳市将耕地卫片监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细化措施,逐步建立分析举证、移交查处、追责问责、整改复耕、日常变更、备案销号的工作流程及联动机制,加大耕地保护执纪执法力度,拓展治理成效。濮阳市扎实推进卫片执法发现问题整改,整改后违法占用耕地比例降至1.31%,违法面积和违法比例创历年最低;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治理全面完成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整治目标,违规占用耕地全部“清零”,实际整改成效位居全省首位。

为做好执纪执法“后半篇文章”,濮阳市还建立耕地保护执法督查机制、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和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督促堵塞制度漏洞、监管盲点,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抓实“两个平衡”

为强化耕地管控,濮阳市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实行占用耕地“两个平衡”制度。2023年,上级下达濮阳市耕地储备任务2000亩,目前,已完成立项4200亩。全市共挂钩建设用地94批次,占用耕地1.25万亩,完成补充耕地1.25万亩,确保做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

以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导向,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出台《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开展耕地“进出平衡”工作的通知》,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对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进出平衡”。同时,开展恢复类耕地摸底调查评价,建立耕地拟“转入”

“转出”台账,科学合理编制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全年入库耕地“进出平衡”指标3.09万亩,确保年度耕地保护任务全面落实。

强化網格管理

“目前,全市共有市级田长2名,县

(区)级田长79名,乡(镇)级田长325

名,村级田长3044名,各级网格员6363名。”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濮阳市建立完善“田长制”监管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体系,实现耕地资源“全员、全域、全时、全程”网格化监管。并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线上通过微信群、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渠道,线下通过设立展示台、发放宣传单、进村入户“大喇叭”广播宣讲等方式,切实提高群众对补充耕地政策的知晓率。

在此基础上,濮阳市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了“田长+检察长+警长+审计长+企业”的耕地保护联防联控机制,拓宽了耕地保护的法治屏障。

与此同时,濮阳市还有序推进“天眼”系统建设,完成498路存量铁塔、8路新增铁塔的监控设备布设任务,建成自然资源执法指挥中心,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运用科技手段支持,实时监控土地状态,做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

下一步,濮阳市将持续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积极构建耕地保护新机制新格局,深入开展耕地动态监测监管,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切实履行耕地保护职责,坚决守护好老百姓的“饭碗田”。(作者单位: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猜你喜欢

规划局濮阳市违法
更正启事
刑事违法所得追缴的两元体系构造
一起多个违法主体和多种违法行为案件引发的思考
遇见“真爱”
绿色果品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濮阳市
这份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违法?
郑大文当选政协濮阳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濮阳市
濮阳市乡镇人大作用发挥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