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新”背景下元素化合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2024-01-09清远市第一中学唐静雯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三新化合物创设

文/清远市第一中学 唐静雯

在课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年修订)》中,“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是高中必修课程设置的化学五大教学主题单元之一。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新高考、新教材的改革背景推动下,对现代元素化合物的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许多新时期的课程要求,不仅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元素化合物基本知识,还要重视研究其相互之间的转化规律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多方面高层次多角度地认识元素化合物,并从中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建立起“元素化合物”的高效的课堂和教学评价模式也就显得更重要了,下面正是针对高中元素化合物课教学,提出来了以下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实验探究→新知构建→学以致用→课堂小结。

一、创设情境

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材料和时事热点作为背景,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叫“选择性注意”。视听材料教学相比语言文本材料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视频课件创设的教学真实情境,引入新的教学活动内容,能充分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学习信息、挖掘语言隐含知识信息资源的能力。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真实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在选择素材的时候,既要结合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情境的创设决定了学生后面的学习效果。

二、实验探究

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和目标,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考虑学生的学情,合理设置实验供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关于开实验探究,要着重注意到所选好的实验尽可能具有实验污染系数小、可操作性强、实验现象明显、反应过程时间尽量短一点等特点,同时注意结合到学生年龄的实际认知年龄特点和实验教学内容本身的相对难易程度去考虑实验的开放度,可以是半开放型的实验,即给学生提供实验用试剂样品或实验器材,也可以是一个全开放型的实验,让全部学生可以进行任意实验以及器材使用和实验试剂种类的选择。例如,在笔者引导高一级学生去做“研究硫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的实验时,笔者没有单独给每位学生都提供强氧化剂和氧化还原剂,而直接让所有学生结合其自己的所学的知识,以实验学习研究小组人员为单位并就其试剂来源进行了自主设计选择,这实际是将原有实验知识进一步内化学习和完成自主创新设计实验的过程。

三、构建新知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新事物的欲望后,接着进行新知构建,让学生主动接受新的化学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高效开展学习活动,通过提问、探究、深化、反思等环节使学生重复思考和学习,循序渐进完成知识内化,提升化学核心素养。如在进行《硝酸 酸雨的防治》教学的时候,首先从生活实际入手,展示空气质量报告及酸雨图片,引入课题,通过《本草纲目拾遗》引入硝酸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创设硝酸泄露事件这一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硝酸的性质,包括具有酸的通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硝酸的氧化性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以致用

通过实例认识元素的化合物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强调学以致用,进一步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如在生活教学中学生经常见到的化学反应是“铁的锈蚀”现象,可以采取先给学生播放多媒体,激发学生对这个化学现象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组织引导学生自觉对生活身边常出现过的化学反应现象去进行分析挖掘学习和观察探索,找到这些现象频繁出现过的具体原因,能够逐渐对整个化学学科产生求知欲,自然而然有效地来提高整个学生的学习和效率,使得提高学生化学专业学习水平成为一种享受学习的美妙过程。

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有效记录学习过程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堂重点,检验学习效果,课堂小结有多种有效的方法,如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设疑回应等,本模式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如在进行《氯气的性质》教学时,通过播放2022 年9 月18 日河南济源氯气泄漏事故的视频来引导课堂学生去分析遇上了氯气的泄漏事故你可以想到哪些应急措施去进行处理,引导学生结合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自我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列举实际案例的方式,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化学实践力。

猜你喜欢

三新化合物创设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
新型三氮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