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建二存三实施
——创建习作素材“仓库”,促进高效习作教学

2024-01-09东莞市万江实验小学梁衬芳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仓库习作课文

文/东莞市万江实验小学 梁衬芳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那么,习作为什么会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呢?学生不会写作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喜欢写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为了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首先,本人对本校的语文老师进行问话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老师最头痛的就是批改学生的习作,因为学生的习作内容贫乏,思想空洞。同时,还针对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习作进行问卷调查。

其次,本人对本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不记名的抽样调查,(调查学生不会写作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按各年级人数的比例发放,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89 份回收率97.3%。

本人从调查中得知:学生不会写作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写作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从两个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要提高学生习作的实效性,必须要解决“学生习作时无话可写,不知道写什么”这个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一、一建——建立一个“习作素材仓库”

顾名思义,仓库就是装东西的地方,而“习作仓库”就是专门装习作素材的地方。而且这个“仓库”有点特别,它不是形象地存在于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大脑中的某个抽象空间,空间里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平时,学生们可以在这个“仓库”中存放和积累任何可以提供写作的素材。到了习作时,就可以拿出来,物尽其用。

二、二存——习作仓库划分两个存放空间

1.语言材料空间。语言材料空间主要存放的是字、词、句、段的积累,也可以是某几段或某篇优美文章的积累。语言材料空间主要靠阅读来提供,多看多读课内课外的书籍,碰到喜欢的、优美的好词佳句可以摘抄下来。有空时,可以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把书本有形的知识转化成大脑中无形的知识。

2.写作积累空间。写作积累空间,也要常常往里面“入货”。这个主要靠平时学生留心观察周围,还随时把观察到的事物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鼓励学生多看多思多写。日积月累,写作积累空间的“货物”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满,就可以为写作时作充分的准备,要用时就能“开仓散物”。

三、三实施——存放空间通过三个途径实施积累

1.课堂途径——重视课内阅读积累。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写作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所以没有阅读就没有表达。课堂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最直接的平台。课文教材中的作品,不容质疑,都是一些经过专家们精挑细拣,精雕细琢地找出来的好文章,很有代表性,特别是一些名句、名篇,教学大纲不仅要求学生要多读,用各种形式读,还要求学生能够把它们背下来。如:三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雨》和三年级下册课文《燕子》《荷花》,语句优美,像一首首赞美的诗篇。还有,四年级下册的课文《生命 生命》,言简意赅,意义深远,启发性强。优秀的作品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熏陶,既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课外途径——课外阅读积累不可忽视。《新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而在这个选择课外阅读作品上,老师要做到一个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读物,正如《新课标》里要求,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如果是与课内阅读相联系的,那么就更能相得益彰,学生的“习作仓库”就更充盈了。如学习三年级下册《15.争吵》前,可以介绍学生阅读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著名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学习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前,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写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生活途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就像一本书,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用资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那么,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习作的外延也应该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老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我们应该从生活入手,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处处是作文”。(1)重视说话积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找出同学发言中的优点,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积极的氛围,使学生从不敢说——想说——能说——会说——乐说,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得到锻炼,从而为习作打下基础。(2)重视生活经历积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而且有了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后,还让我们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因此,生活中,学生的一次家庭聚会、一次有意义的旅游等等,都是学生很好的人生经历。学生每一次的这些生活经历都可以指导学生用日记或游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作为习作素材仓库里的“有用之物”。如:学生可以用一本漂亮的笔记本来作“习作素材积累本”。

四、成果展示

1.“习作素材积累法” 的形成。本人把以上所陈述的,在习作教学中归纳为“习作素材积累法”,在本班实施了半个学期后,针对本班学生(共40 人),又进行了一次学生对于习作难易度看法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写作文的难易度发生了改变,觉得作文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写的。

2.作品展示。一个学期快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在习作上的收获硕果累累,笔者指导学生们编成一本本作文集,配上一个自己新手设计的封面;同时还把一些学生最优秀的作品,分主题贴在班上的展示墙上;另外,还组织他们编成手抄报,学生还可以在上面配上标题和漂亮的插图。学生们自己看到自己的作品或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品,心里都特别骄傲,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宛然自己就是一个小作家。

习作教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习作素材积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师要持之以恒,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日积月累,逐步升级。整个习作素材积累过程中的每一步,教师都要和学生一起去经历,去体验,只有亲身体会每一个过程,教师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实际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成功之路;学生才能在习作学习中增长知识,才能在每一步的积累中丰富情感、提高习作水平,做到“下笔如有神”。

猜你喜欢

仓库习作课文
仓库里的小偷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填满仓库的方法
背课文的小偷
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
背课文
消防设备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