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以《西游记》为例

2024-01-09中山市大信学校谢舒彤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师徒悟空西游记

文/中山市大信学校 谢舒彤

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是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由于整本书能提供完整、系统的学习情境,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到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依据新课标的指导,不畏惧实际教学的各种难题,切实有效地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整本书阅读内容和目标的确立

《西游记》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以奇幻的想象、趣味的笔法,讲述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曲折经历,奏响了惩恶扬善的主旋律,鼓励无数后人只要拥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哪怕路途再艰险,也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在确立了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内容后,基于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四基四能,依据学生实际,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置《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知识。能够基本梳理出作品的主要内容,有相应的文学知识积累。

2.生成阅读能力。(1)能够针对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开展交流,提高分析概括能力。(2)能够辩证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思辨能力。(3)能够发现并思考作品中有疑虑的地方,提高质疑问难能力。

3.提升阅读素养。(1)在持续投入阅读和圈画批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在任务活动实践中积累名著阅读经验和方法。(3)在交流与分享中获得精神成长,传承文化精髓。

二、整本书阅读任务和活动的设计

任务一:取之“精炼”

学习活动一:自读文本。经过讨论,师生根据全书内容制定共读计划:《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每天阅读五回,预计二十天读完。我们借助连环画和影视作品,从学生熟悉的角度进行导读推荐,帮助学生快速地建立与《西游记》的情感链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个体访谈和阶段小结等方式监督推动学生的持续阅读,及时加强学生阅读完整本书的信心。

学习活动二:梳理概要。小学高年段学生在阅读《西游记》原版名著上仍会存在一些障碍,简单梳理文本的内容,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地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的重点。《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小说,回目概括了每一回合的主要故事内容。通过目录阅读法,我们发现这些独立的故事又彼此联系,教师可借此指导学生在梳理章回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概括。

学习活动三:知识积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语文知识的积累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书中精炼的字词句段做相应的积累工作,让学生在整本书具体的语境中加深理解,为日后的语文实践运用与创新夯实基础。在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笔记,可直接摘抄好词好句,也依据能力的高低对文本语言进行或详细或简要的赏析。

任务二:取之“精华”

活动一:信任危机如何解。引导学生精读《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师徒四人途径白骨洞,白骨精为了吃到能长生不老的唐僧肉,使出多种计谋。第一次,她变成一个村姑,被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一眼识破且一棒打死,唐僧气得念气了紧箍咒,疼得悟空跪地求饶。第二次,白骨精变成了一个老太太,悟空不顾师傅的阻挠又是一棒打下去,唐僧欲将悟空赶走,悟空流泪哀求方能留下。第三次,白骨精变成了一个老头故技重施,唐僧见悟空不知悔改仍要一心“杀人”,便将他赶回了花果山。由此,一场取经团队的信任危机拉开帷幕,师徒四人将如何破解危机成了学生们的探寻目标。

活动二:一人千面我来辨。《西游记》中的四个角色各有特点,人物形象饱满丰富,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对象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借用思维导图、人物档案、评论文章等方式展示阅读成果。在本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务必要回到名著文本中,再通过对比、推论等阅读策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发现人物的多面性,从而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评价人物,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活动三:百般妙计孰更佳。学生喜爱阅读《西游记》,是因其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而师徒四人和妖魔鬼怪斗争中所用的妙计更是令人拍手称奇。学生运用跳读、略读和对照阅读策略,提取文本中的有效信息,梳理并分析诸多妙计中的优劣,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和质疑。通过开展“西游妙计排行榜”“我为妙计代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等活动,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积累阅读经验,加强阅读能力。

任务三:取之“精神”

活动一:探悟空成长之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路成长,学生运用精读与略读策略,通过提取文本中的关键词,利用圈画批注发现其名号的变化:石 猴——美 猴 王——孙 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战斗胜佛。通过开展“百变悟空”“悟空成长图示”等活动,解析悟空名称的变化,明确其成长的意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悟空的感动,看到自己的影子,激励自己在漫漫长路中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战胜自我。

活动二:明八十一难之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却始终心怀理想,毅然向前,正是这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引领他们排除万难,最终取得真经。学生通过绘制取经图,明晰八十一难之艰。通过开展“取经之难对学习之难”“取经路和长征路”等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认识,用书中人物的精神来鼓励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活动三:寻智慧真理之道。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目的是引导学生建构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西游记》通过富有意蕴的画面描写,加上丰富的艺术创造,将世人对智慧与真理的追寻刻画得淋漓尽致。书中神通广大的法术以及威力巨大的法器都是智慧的化身,无论师徒在路上遇到什么险境,总能运用智慧制定策略,将敌人逐一击败,宣扬了惩恶扬善的思想。通过开展“正义的化身”“西游探源”等活动,引领学生感悟经典名著的思想内涵,传承中华优秀精神文化。

三、整本书阅读评价的建构

笔者在设计整本书《西游记》的评价方案时,将语文课程总目标作为起点,参照课程内容中“整本书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学习要求,将评价目标具化为三个方面:第一,文学知识的积累,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整本《西游记》,积累其中的好词好句,讲述文本的主要内容。第二,阅读能力的生成,学生能否通过针对作品中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交流、质疑等。第三,阅读素养的提升,学生能否在多样的任务活动中积累名著阅读的方法,形成有效的阅读经验。

猜你喜欢

师徒悟空西游记
清代悟空戏考述
唐僧师徒再就业
“帅”悟空来也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悟空”之道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悟空已被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