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2024-01-09新丰县东江秀田学校黄丽莎黄权仕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布置知识点

文/新丰县东江秀田学校 黄丽莎 黄权仕

“双减”政策出台前,超前超标的学习压力不仅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上吃力,高额的课后收费更是让家长苦不堪言。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但是在尚未落实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下,升学率仍是摆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最两难的问题。“双减”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和家长减压。“双减”后对教师的上课质量则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说过:“现代的语文教材观,是既要求遴选典范而恰当的课文,又要求设计内容充实而又富有启发性的练习思考题,还要穿插配合必要的图像,以及编写语文知识等”。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环节之作业设计则是考验学生与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那么,在“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该如何优化?如何从固化的题海战术中转向多元的高阶思维的作业优化,现就自己在实验中的一些调查和做法做以下总结。

一、当前语文作业存在问题

(一)作业内容单调。语文学科中,“双减”前语文作业较多都是书写性文字作业,且作业形式多为抄写生字词、看拼音写词语、阅读、文言文、作文等,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当老师一布置作业,学生就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的时候,学生对于完成语文作业则无期待感,对作业的完成更多的就是麻木感了。

(二)作业目的趋向应试化。就目前来说,语文的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大部分教师仍沿用旧知,五年前所带的学生布置什么作业,五年后学习同一篇课文时所布置的作业还是一样的。不仅如此,作业更是不断趋向应试化,考什么知识点就只做什么知识点,知识点之外的作业布置少之又少,甚至是无。不仅如此,布置的作业答案绝对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的语文创造性。

(三)作业评价的方式单一。目前,学生的作业基本都由教师或者教材提供,作业的评价也由教师一人包办。像作文互评式、小组合作通过知识点式的作业近于无,低年级则更是由教师一人独裁。但是,语文学科与我们生活是最贴近的,语文的作业答案很多也不是唯一的。如果教师在作业评价上不放权给学生去历练,那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则无法体现。

二、“减负增效” 的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对语文教学的好处

(一)创新性作业形式激励教师成长。以八年级下册第5 课《大自然的语言》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阅读。在本节课的作业中我利用量化评价让学生自己对于说明文阅读的得分点进行自评,评完后再交由小组成员评。学生自己成为小老师对同学的作业进行批阅,不仅在语文课堂上兴致高涨,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更是热情不减。又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一课中,布置学生写人物推荐词,推荐词中不得直接把人物的名字写出来。作业完成后,小组推选两份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快被其他小组猜出来的人物得分最高。

(二)跨学科式作业形式拓宽学生思维。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这篇游记中,作者从不同角度观赏黄河。为了进一步将学生把握作者的游踪,在课后布置学生将作者在《壶口瀑布》的游踪画成简单的地理路线图,再以导游的角度撰写旅游解说词。学生能够将自己喜欢的美术与地理结合起来,再加上学生曾有的旅游体验感,能从导游的角度写解说词。对学生来说,不仅有体验感,更能从不同角度拓展自己的思维层面。

(三)实践性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清明节假期时,我布置学生回家做一道美食,并将美食的制作步骤写下来。学生在听到作业时便开始讨论,回家要做什么菜,要怎样写下来,甚至还开始研究怎样把美食拍的好看。

(四)分层式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以我上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为例,上课前让学生完成预习单,对于潜能生则完成简单的文言知识预习及课内文言知识点识记,优等生则在完成作业之后将《虽有嘉肴》的类比句进行仿写。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得着有巩固,更有挑战,在完成作业时的体验感就不会差。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更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有自信心。又如学生在写读书笔记时,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写些感悟,基础稍差点的学生可多摘抄写语句。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分层作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对语文学科的自信才能增强。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布置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