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4-01-08高文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22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支气管炎季节

高文丽

(安阳市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2],患儿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等,多发病较急,且病情反复[3-4]。目前,关于该类疾病的治疗方式尚未有定论,但若未采取有效干预可导致病情恶化,诱发慢性哮喘疾病、呼吸衰竭等,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儿成长与心理健康[5-6]。病毒感染的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故对患儿的呼吸道感染病毒类型进行筛选能够有效为患儿疾病预防与诊治提供依据[7-8]。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6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究不同年龄、季节及病史特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特点及其与患者年龄、季节及病史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安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7例急性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1)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8年版)中关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诊断标准,证实为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资料完整;无先天性心脏病;无全身感染。(2)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呼吸道发育异常;合并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毛细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喘息;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喉软化、纵膈肿物及气道异物;合并支原体感染。607例患儿中男364例、女243例;年龄1个月~6岁。

1.2 方法

1.2.1标本采集

采集患儿入院当天呼吸道鼻咽分泌物拭子。使用一次性无菌咽拭子采集样本,插入鼻腔约7 cm处采集标本并放置在1~2 μL的无菌试管内,将采集标本送至实验室等待检测。

1.2.2病毒检测

通过病毒DNA/RNA核酸提取试剂盒得到鼻咽样本DNA/RNA,依据试剂盒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使用逆转录试剂盒将所得到的RNA逆转录为cDNA,用来做核酸扩增实验。使用PT-PCR法对样本进行病毒检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CV)、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流行性感冒病毒[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A virus,infA)、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B virus,infB)]。通过定量扩增试剂盒得到不同种类病毒的引物序列,使用荧光定量PCR仪(ABI-7500)进行扩增,将扩增循环数定为40,通过Ct值进行评价,当Ct值<35即为阳性,Ct值≥35则为阴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检查情况

607例患儿中,共327例检测出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3.87%。其中CV、EBV的占比最高,分别为21.58%与22.08%,其次分别为infB(9.23%)与infA(0.99%)。不同年龄组患儿CV、EBV、infB及病毒总检出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fA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个月、1~3岁、3~6岁患儿EBV的检出率较高,6个月~1岁患儿CV检出率最高。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检查情况比较结果[n(%)]

2.2 不同发病季节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检查情况

不同发病季节患儿CV、EBV及病毒总检出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fA与inf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冬季检出率最高,春季与夏季CV的检出率较高,秋季与冬季EBV的检出率较高。见表2。

表2 不同发病季节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检查情况比较结果[n(%)]

2.3 喘息疾病史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检查情况

有无喘息疾病史患儿CV及病毒总检出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infA、inf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存在喘息疾病史患儿CV检出率最高,无喘息疾病史患儿EBV的检出率最高。见表3。

表3 不同喘息疾病史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检查情况比较结果[n(%)]

2.4 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年龄与EBV感染相关,患儿发病季节与EBV、infB感染相关,患儿喘息疾病史与CV感染相关(P<0.05),见表4。

表4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年龄、发病季节、喘息疾病史与不同类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n=607)

3 讨论

急性喘息性疾病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患儿通常因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发生炎症,从而导致呼吸气流受到阻滞,出现一系列喘息症状[9-10]。其中喘息性支气管炎为主,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因素,以往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导致小儿发病的主要病原体,因此,病原学检测对于小儿防止呼吸道感染非常重要[11-12]。本研究主要探究CV、EBV、infA、infB病毒在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的检出情况,分析其与患儿临床特点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呼吸道病毒感染中CV、EBV的检出率较高,其次为infB与infA,不同年龄、发病季节、喘息疾病史的患儿C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发病季节患儿EBV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患儿infB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患儿的年龄、发病季节与EBV感染相关,不同发病季节与infB感染相关,不同喘息疾病史与CV感染相关,分析原因,(1)CV属于肠病毒,常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机体[13],在正常情况下,婴幼儿表现为隐性感染,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感染概率较高,本研究中6个月~1岁及1~3岁的患儿CV检出率较高,小儿在感染该类病毒后,呼吸道受阻,管腔内细菌分泌物增多,故易引起喘息症状,从而引发喘息性支气管炎。(2)EBV属于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该病毒感染具有潜伏性与复制性的特点[14],EBV感染与呼吸道、肺部疾病有关,以往研究表明患儿年龄越小,临床体征越明显。(3)infA是一种致病性及变异性均较强的病毒类型[15],在本研究中其检出率较低,表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常见病原菌并非以infA为主。infB相较于infA的病毒致病力较弱,具有季节性与地区性的特点[16],本研究中冬季发病的患儿检出率最高,提示季节是影响患儿病毒感染及发病的重要因素,在春季、冬季气温较低,患儿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上升,夏季感染病毒的检出率也较高,这可能是因为春夏交替,多易出现感冒等炎症,细菌的侵入进一步引起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人数也上升。另外,存在喘息疾病史的患儿的病毒检出率均较高于未存在喘息疾病史的患儿,表明前者为易感人群,且可能会更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临床需加以重视。

4 结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CV、EBV、infB,且患儿的不同年龄、发病季节、喘息疾病史均与病毒感染的不同类型相关性显著,对于患儿日后临床预防及诊断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支气管炎季节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季节的变换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