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2022 年度《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4-01-06潘娴徐绮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引率载文美容

潘娴 徐绮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Journal of TissueEngineering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JTERS),于2005 年2 月创刊,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办的组织工程学和整形、重建外科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于2007 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等国际数据库所收录[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97 年起每年连续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成为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在科学评价期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因此,本文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发布的数据为依据[3-6],分析近4 年来《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变化,并将办刊背景较为相似的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进行横向比较,为进一步提高本刊的学术影响力及期刊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20—2023 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实际统计数据的年份为2019—2022 年度)[3-5]。本文所用的各种计量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参见《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1.2 研究方法

1.2.1 纵向比较

对《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2022 年度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他引率、载文量和综合评价总分进行比较,变化幅度以百分比(%)表示。

1.2.2 横向比较

选取办刊背景较为相似的美容整形外科类5本期刊2019—2022 年度的相关指标进行横向比较:《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美容美学杂志》及《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以上5 本期刊均为美容整形外科领域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且均为科技核心期刊。

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文中涉及的各种计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参见《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2 结果

2.1 总被引频次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2022 年度总被引频次分别为357、357、383、403,表现为稳步上升趋势,2022 年度相比2019 年度增长12.9%。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总被引频次绝对值较低,均排在最末位。根据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总被引频次变化曲线,各刊总被引频次基本稳定(图1)。

图1 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总被引频次变化Fig.1 Change of total cites of 5 cosm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journals from 2019 to 2022

2.2 影响因子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2022 年度影响因子分别为0.487、0.648、0.61、0.473,总体升高又回落,2022 年度相比2019 年度降低2.87%。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影响因子分别排名第5、3、5、5 位,基本处于下游水平。根据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影响因子变化曲线,5 本期刊影响因子4 年来均无明显增长,影响因子涨幅最高的期刊为《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 年度相比2019 年度也仅增长2.71%(图2)。

图2 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影响因子变化Fig.2 Change of impact factors of 5 cosm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journals from 2019 to 2022

2.3 他引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2022 年度他引率分别为0.94、0.91、0.89、0.88,2022 年度相比2019 年度降低6.38%。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他引率均排名第1。根据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他引率变化曲线,本刊他引率一直稳定在0.9 的水平,而其他4 本期刊的他引率较低,4 年间均在0.8以下(图3)。

图3 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他引率变化Fig.3 Change of other-citing rates of 5 cosm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journals from 2019 to 2022

2.4 基金论文比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2022 年度基金论文比分别为0.41、0.35、0.32、0.34,2022 年度相比2019 年度降低17.07%。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基金论文比均排名第1。根据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基金论文比变化曲线,各刊基金论文比4 年间波动不明显,《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美容美学杂志》3 本期刊基金论文比相对较低,基本在0.2 的水平甚至更低(图4)。

图4 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基金论文比变化Fig.4 Change of fund paper ratios of 5 cosm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journals from 2019 to 2022

2.5 载文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2022 年度载文量分别为103、133、123、122,载文量稳步上升,2022 年度相比2019 年度增长18.45%。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载文量均排名最末。根据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载文量变化曲线,各刊载文量基本稳定(图5)。

图5 美容整形外科类6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载文量变化Fig.5 Change of published article numbers of 6 cosm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journals from 2019 to 2022

2.6 综合评价总分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2022 年度综合评价总分分别为33.2、26.3、21.1、24.9,2022 年度相比2019 年度降低25%。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2019—2022 年度综合评价总分分别排名第1、2、2、2。根据美容整形外科类5本期刊2019—2022 年度综合评价总分变化曲线,除《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各刊综合评价总分整体均为下降趋势(图6)。

图6 美容整形外科类6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综合评价总分变化Fig.6 Change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s of 6 cosm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journals from 2019 to 2022

3 讨论

3.1 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总被引频次是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因此,与期刊的办刊时间及办刊规模密切相关。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总被引频次绝对值较低,均排在最末位,这与本刊创刊时间较晚及载文量相对较少有很大的关联。但4 年来,本刊总被引频次稳定上升,说明期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影响因子是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本刊2019—2022 年度影响因子分别为0.487、0.648、0.61、0.473,2022 年度相比2019 年度降低2.87%。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影响因子分别排名第5、3、5、5 位,基本处于下游水平。

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客观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期刊被相关学者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期刊的被引频次越高,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其学术价值与可信度就越高[7]。综合分析两项指标,与其他期刊相比,本刊在学术影响力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发展中,提高期刊论文的引用仍是本刊发展的重中之重。具体来看,一方面可积极参与学科领域的各类学术活动,增强期刊对外的宣传与推广;另一方面,可通过定向约稿、专家组稿等挖掘和吸引优质稿源,从本质上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5 本期刊影响因子4 年来均无明显增长,影响因子涨幅最高的期刊为《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 年度相比2019 年度也仅增长2.71%。尤其2022 年度,各刊影响因子基本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这可能与美容整形外科领域的整体学术水平下降有关。

3.2 他引率

他引率是指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2022 年度他引率分别为0.94、0.91、0.89、0.88,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他引率均排名第1,且本刊他引率一直稳定在0.9 的水平,而其他4 本期刊的他引率较低,4 年间均在0.8以下。

他引率用于测度期刊学术传播能力。他引率越高,说明被其他期刊引用的比例越高,期刊评价指标越客观,越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相对于他引,一般认为自引量易受作者或期刊编辑主观操纵,因此他引率常被用作学术不端行为的观察指标。一般认为他引率在0.8~0.9 范围为比较合理的区间。根据本刊2016—2018 年的杂志文献计量学分析报告[8],2016—2018 年度本刊他引率均保持在0.9 以上,因此近年来本刊鼓励合理的自引行为,他引率目前已调整至更为合理的区间。

3.3 基金论文比

基金论文比是指来源期刊中,各类重要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本刊2019—2022 年度基金论文比分别为0.41、0.35、0.32、0.34,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基金论文比均排名第1,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本刊的学术质量。

3.4 载文量

载文量,也称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本刊2019—2022 年度载文量分别为103、133、123、122,载文量稳步上升,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载文量均排名最末。近年来本刊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大幅提高载文量,围绕这个重点我们在稿源、审稿、宣传等各方面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根据本刊2016—2018 年的杂志文献计量学分析报告[8],本刊2016—2018 年度载文量分别为99、101、96,与2019—2022 年度的数据相比,本刊载文量4 年来确实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扩大载文量的基础是充足的稿源和对论文学术质量的严格把关,应当在此基础上,合理增加载文量,因此,这也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

3.5 综合评价总分

由于期刊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一指标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1999 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价总分,即是一种综合评价的结果。综合评价总分是根据科学计量学原理,系统性地综合考虑被评价期刊的各影响力指标(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等)在其所在学科中的相对位置,并按照一定的权重系数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集成[3-6]。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9—2022 年度综合评价总分分别为33.2、26.3、21.1、24.9,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根据美容整形外科类5 本期刊2019—2022 年度综合评价总分变化曲线,除《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各刊综合评价总分整体均为下降趋势,说明各刊的综合学术质量有所下降。

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相比,本刊2019—2022 年度综合评价总分分别排名第1、2、2、2。说明在5 本期刊中,本刊的综合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是名列前茅的。虽然本刊的影响因子在5 本期刊中居于末位,但综合评价总分一定程度上校正了影响因子本身的偏倚和人为因素干扰,评价更具科学性及客观性。影响因子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期刊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故不能说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现今,许多期刊为提高影响因子而采用了一些非常规化手段,严重干扰了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9]。

另外,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理,综合评价总分已经屏蔽了各学科之间总体指标背景值的差异,可以进行跨学科的比较。根据2022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总分排名(自然科学),在一共2 151 本核心期刊中,《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美容美学杂志》分别排名第1 774、1 817、1 957、2 087、2 138,基本处于尾部,甚至倒数。其中《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中华医学美容美学杂志》3 本期刊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被归类为“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3 本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分别为14.3、20.8、7.5,在一共39 本“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中分别排名38、37、39。说明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在临床医学领域也处于落后的位置。

4 结论

综上,文献计量学可通过量化指标来反映期刊的现状及不足,为期刊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0]。4 年间,《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总被引频次、载文量稳步上升,而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总体呈下降趋势,他引率均保持在0.9 左右。与其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比较,本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载文量居于末位,但是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及综合评价总分均排名前列。另外,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在科技核心期刊及临床医学领域均处于落后的位置。组稿高质量论文、增强组稿广泛性是短期内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以进一步提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从根本上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猜你喜欢

引率载文美容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透视环保美容热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美容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不同学科学术性论文和综述评论性论文的零被引率分析
学术期刊的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的比较与分析
——以食品科技类SCI来源期刊为例
采用自被引率与2年自被引率检测学术期刊过度自引的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