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峨边县峨边花牛 特色产业发展建议

2024-01-04李昭华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12期
关键词:花牛保种杂交

李昭华,陈 敏

(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峨边 614300)

峨边花牛因其具有独特的花斑毛色而得名,现存数量呈逐步减少趋势,是全国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峨边彝族自治县作为峨边花牛的中心产区,在做好保种工作的同时,利用地方品种的资源优势,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优良品种,形成峨边彝族自治县的畜禽特色产业,打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峨边花牛”品牌。为防止峨边花牛品种退化、数量继续下降,应进行科学开发利用探索,壮大畜禽特色产业,本文就峨边花牛特色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1 峨边花牛产业现状

1.1 基本情况 峨边花牛长期在中山区森林草场草坡放牧,为适应自然环境,躲避天敌,逐步形成了适应山地陡坡行走的能力。峨边花牛毛色以黑白、黄白色为主,具有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彝族同胞人工选择形成的肉役兼用花牛品种,成为四川乃至全国重要的特色地方牛品种之一。峨边花牛是大小凉山山区彝汉人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是乐山市畜牧业推广的主导品种,是畜禽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四川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被列入国家《暂不出口畜禽资源名录》,1984 年被录入《中国牛品种志》和《四川家畜家禽品种志》,2007 年被列入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作为地方良种基因库保存。2012 年峨边县成立了峨边花牛保护区,保护核心区范围主要为新林镇麻柳村、大堡镇万坪村。

1.2 取得的成效 2008 年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峨边花牛》地方标准,2011 年注册了“峨边花牛”地理标志商标,2019年峨边县被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授予“中国花牛之乡”称号,2020年峨边花牛富洋保种场经审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23 年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峨边花牛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1.3 分布情况 根据调研,峨边县峨边花牛现存栏约3 400 头,主要分布在大堡镇、新林镇、勒乌乡、黑竹沟镇等适宜放牧的中山草地资源丰富的乡镇。

2 存在的问题

峨边县峨边花牛养殖方式基本为农户散养放牧,规模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财政投入较低,鼓励带动示范性不强。混牧饲养,近交系数高,面临近交衰退威胁。研究报告少,饲养基数低,品牌推广难。峨边县近几年虽采取了部分有效措施减缓峨边花牛数量的下降,但品种退化和数量缓慢减少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不加强重视峨边花牛的保种和开发利用,峨边花牛会面临濒危的情况。

3 峨边花牛产业发展建议

3.1 保种

3.1.1 维护保护区的稳定 结合峨边县峨边花牛保护区,利用保种群保种,建立峨边花牛遗传资源数据库,控制近交系数,按照公母1∶15~1∶25的比例进行饲养。选育后代应保持每代数量稳中有升,即每一头母牛后代中至少选留一头以上等级为一级以上的母牛,每一头公牛后代中选留一头等级为一级以上的公牛,保护各群体之间合理采取非近亲公牛轮换配种,防止品种退化,维持数量稳定。

3.1.2 建立省级种牛场 在保护区内选择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户进行培育,按照标准化的要求修建养殖场,并配套相应的放牧草地、林地进行放牧饲养,以本品种的选育为主,禁止与其他黄牛、杂交牛等品种进行混养或杂交。在全县范围内选择特级峨边花牛进入种牛场饲养,对其后代进行选育,提纯复壮,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牛,以维持种牛场的质量和数量。

3.1.3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保种 在保护区纯繁场(户)采集峨边花牛的遗传物质,借助各类低温设施,将符合种用标准、特征明显的牛胚胎、冷冻精液、冷冻卵细胞、冷冻体细胞等遗传材料进行保存管理,有效降低保种成本,既可保证峨边花牛基因不丢失,又可为之后的科研及培育提供保障。

3.2 开发利用

3.2.1 政府主导,建立改良繁育场 政府要合理规划长线布局,在保护区外选择有养殖经验和养殖基础的养殖户,进行峨边花牛的杂交养殖。邀请全国科研院校的专家团队,指导实施牛群的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利用安格斯牛或日本和牛等品种的冻精进行杂交,以提高牛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建立改良实验养殖基地,收集分析杂交改良优势,综合评定后推出商品代牛品种。

3.2.2 加强校院合作 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乐山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对峨边花牛及杂交商品代牛从生产性能、肉质性状、营养成分和毛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继续发掘峨边花牛优质特性,形成有效的科研数据及成果,作为峨边花牛及商品牛的推广基础,以提高市场认可度,打响峨边花牛品牌。

3.2.3 加强农旅结合 峨边县有著名的旅游景点黑竹沟,黑竹沟景区内有适宜放牧的广阔草场,可以结合沿途草场建立峨边花牛宣传牧场,方便游客打卡。进行牛肉产品的开发与加工,不仅可提升峨边花牛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为牧民增加收入。

3.3 产业发展措施

3.3.1 优化产业规划布局 全县统筹规划布局,按照促进产业聚集、发挥品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提高竞争能力的发展原则,确立功能区域,优化区块布局。在新林镇麻柳村、大堡镇万坪村建设峨边花牛保护区和峨边花牛保种场。在黑竹沟沿线乡镇鼓励以峨边花牛保护为主,在保持峨边花牛数量的基础上,进行杂交和杂交后代育肥,加大对峨边花牛的开发利用,结合旅游提高品种附加值。

3.3.2 鼓励饲草饲料种植 因地制宜探索牧草种植。在低海拔山地、浅丘等空地、林地进行宜植牧草补播,增加可饲牧草产量。在坡地和农区耕地,增加青贮玉米种植,推广皇竹草、黑麦草和苏丹草等人工饲草种植,提高饲草饲料自给率。加强农作物秸秆青贮技术和配合饲料生产技术的培训,促进秸秆等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增加放牧区饲草、人工种植饲草和农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保证牛群越冬的饲草量。

3.3.3 提升配套基础设施 各乡镇根据全县峨边花牛发展规划思路,制定出乡镇峨边花牛发展规划,并报相关单位产业建设计划,配套完善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路设施,县委政府和县相关主管部门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为养殖户养殖峨边花牛提供便利,增加养殖信心。

3.3.4 加大扶持力度 县主管部门合理规划峨边花牛产业发展,除重点扶持几户峨边花牛保种场之外,对有条件扩大养殖规模和圈舍改造的养殖场(户)给予补助,对有新增和购买峨边花牛的养殖户给予补贴。

对于养殖规模较大,又无多余资金修建规范养殖场的,县委政府可以利用产业发展等资金,修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作为村集体资产,以出租的方式给予规模养殖户支持,鼓励其专心发展壮大养殖产业。

3.3.5 促进企业院校合作 政府应引领国资企业积极参与峨边花牛品牌的推广,结合生态放牧、各类研究成果及产品优势,通过省市多媒体宣传峨边花牛品种及其产品,不断扩大峨边花牛的知名度。邀请相关科研院所共同加强对峨边花牛的研究,提取其优质特性形成相关资质文献,打造具有独特性、优质性的高端牛肉产品,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从而带动农户参与养殖,提高产品基础数量,保障市场供应。

3.3.6 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免疫计划,建立完善的免疫制度,依法对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加强和完善免疫档案,全面推进地方特色畜禽产品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要建成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地方特色畜禽疫病防控体系。

4 总结

结合峨边县峨边花牛的基本情况,建议以政府为主导,采取必要措施,以保种提升数量作为首要任务,借助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找出品种特色和优势,杂交改良推出优质商品代牛。打开市场,结合黑竹沟旅游,打造网红景点和产品,提高峨边花牛附加值,促进峨边花牛产品价格提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障峨边花牛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保种促进开发,开发反哺保种的良性循环,壮大峨边花牛产业。

猜你喜欢

花牛保种杂交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富士行情稳弱 花牛价格走低
花牛歌
花牛歌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兔小哥与花牛
罗非鱼保种越冬三个方式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