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与四步法整形术对眼袋祛除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2024-01-03郑波涛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33期
关键词:肌瓣下睑整形术

张 铮 郑波涛 李 超▲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眼科,江苏苏州 215000;2.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塘医院眼科,江苏苏州 215006

眼袋是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现象[1]。眼袋是指眼部下方出现的突起或凸起,给人一种疲倦、衰老的印象。眼袋的发生主要与脂肪堆积、皮肤松弛、血液循环不畅、水肿及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或受到辐射等外部环境刺激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弹性减退、胶原蛋白流失,加速眼袋的形成[2-3]。眼袋的发生可影响眼周美观度,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多种眼部疾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眼部整形术多采用经下眼睑皮肤入路手术切除对眼袋进行治疗,但该治疗方法无法完全平整下睑,且易使睑颊沟更加明显[4-5]。故亟须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对眼袋进行治疗。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四步法整形术均为现阶段临床治疗眼袋的常用新型治疗方式[6-7]。眼袋美容整形术治疗患者选用以上何种方式治疗效果更佳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接受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与四步法整形术治疗的效果,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1 年8 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9 例准备接受眼袋美容整形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摸球法将其分为眼轮匝肌肌瓣组(采用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治疗,48 例)和四步法整形术组(采用四步法整形术治疗,4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2019-14 号)。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符合眼袋整形手术指征[8];年龄32~58 岁;初次进行眼袋手术治疗;意识清晰;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双目失明;眼部外伤、先天性眼畸形;凝血功能异常;语言沟通障碍;存在认知障碍。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由同一组手术团队完成。

眼轮匝肌肌瓣组采用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治疗,术前患者取坐位,平视前方,医师用亚甲蓝标记设计的切口线,在下睑皮肤距下睑缘1 mm处,自内眦处平行于下睑缘向外达眦角,然后顺鱼尾纹向外下延伸5~15 mm;取平卧位,用2%利多卡因对下睑进行局部麻醉,使用尖刀片沿亚甲蓝标记线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暴露眼轮匝肌后切除眼轮匝肌表面皮肤;于第二条切开线平行位置,采用文氏钳提起切口下缘肌肉组织;剥离眼轮匝肌整个表面,轻压眼球,去除脂肪球;患者眼睛尽可能向上看,紧闭上唇,向上提拉眼轮匝肌下唇,保持平整,将第一切口缘和分离的下睑肌皮瓣两者保持平行,清除多余肌皮瓣;缝合,产生双侧瓦合结构;止血,美容缝合,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意眼部卫生,术后1周拆线。

四步法整形术组采用四步法整形术治疗,取平卧位,用2%利多卡因对下睑进行局部麻醉,于下睑1 mm处做一切口,分离眼轮匝肌和眼部皮肤;打开眶隔,切除多余脂肪,丝线悬吊眶隔筋膜,收紧眶隔,丝线缝合加固;丝线悬吊切口处外眦韧带于眼眶外侧骨膜,收紧松弛的眼轮匝肌;皮肤松弛严重者,对下睑皮肤进行牵拉,患者眼睛尽可能向上看,切除多余皮肤(于切口处处于无张力状态下),缝合切口,并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意眼部卫生,术后1 周拆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眼部外观恢复正常时间,眼部外观恢复正常定义为无红肿、发炎,外形弧度自然大方,皮肤瘢痕不明显,双眼皮动态自然美观,说话和笑时眼裂大小不变,眼周没有牵拉感、沉重感。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眼袋的祛除效果,判定标准:①术后眼部活动无不适感,下睑皮肤松弛、臃肿、下垂等现象消失,下睑皮肤紧凑为显效;②术后下睑皮肤松弛、臃肿、下垂等现象明显改善,下睑皮肤基本紧凑为有效;③术后下睑皮肤松弛、臃肿、下垂等现象无改善,下睑皮肤松弛,眼部活动出现不适为无效[9]。手术前后依据Barton分级评估泪沟改善情况[10]。①0 级:眶缘从鼻侧至外侧未见明显分界线,睑颊部形态平滑,无明显过度轮廓;②Ⅰ级:眶缘鼻侧有轻微凹陷或阴影,眶缘外侧睑颊部过度平整;③Ⅱ级:睑颊交界处内侧、外侧均可见分界线,并伴有分界线上方的中度隆起;④Ⅲ级:睑颊部可见明显分界线,且眶部、颊部间有明显阶梯样改变。术后随访1 年,记录术后切口红肿、皮肤松弛、眼睑外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眼部外观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眼轮匝肌肌瓣组和四步法整形术组眼部外观恢复正常时间比较[(7.35±1.24)d 比(7.86±1.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7,P=0.067)。

2.2 两组眼袋祛除效果比较

术后6 个月,眼轮匝肌肌瓣组眼袋祛除效果优于四步法整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眼袋祛除效果比较[例(%)]

2.3 两组手术前后泪沟改善情况比较

术后,两组Barton 分级均优于术前,眼轮匝肌肌瓣组优于四步法整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泪沟改善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随访1 年,眼轮匝肌肌瓣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四步法整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眼袋是面部老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眼眶周围软组织机能退化是导致眼袋出现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女性患者,由于真皮组织较薄,易出现松弛变形;同时由于眼部皮肤分布有丰富的表情肌,易出现皱纹、老化等[11-13]。眼袋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面部的美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眼袋美容整形术对眼袋进行治疗[14]。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四步法整形术是目前临床中修复眼袋的主流手术方式,但以上哪种手术治疗方式对眼袋的祛除效果更优目前尚不清楚[15-16]。故本研究对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与四步法整形术对眼袋祛除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

本研究中,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与四步法整形术两种治疗方式在眼部外观恢复正常时间方面效果相近。本研究结果显示,眼轮匝肌肌瓣组眼袋祛除效果优于四步法整形术组,提示与四步法整形术比较,采用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可提高眼袋祛除效果。分析原因可能为,四步法整形术通过使下睑支撑结构与眶隔脂肪重新保持平衡,对眼轮匝肌、眶隔脂肪进行重置,并祛除多余的皮肤,进而改善下眼睑的外部形态[17];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并未祛除松弛的肌瓣,而是采用可吸收线在横行切口中间部位垂直缝合固定睑缘眼轮匝肌肌瓣、肌瓣深面,进而可形成双层瓦合结构,同时肌肉间在术后发生粘连,可增强下睑支撑力量,进而可有效恢复下睑缘凸度,提高眼袋祛除效果[18-2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Barton 分级均优于术前,眼轮匝肌肌瓣组优于四步法整形术组,提示与四步法整形术比较,接受眼袋美容整形术的患者采用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可改善泪沟美观度。分析原因可能为,四步法整形术通过切除眶隔脂肪及悬吊外眦韧带等让眼部更加美观[21];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可以更好地改善泪沟美观度[22-23]。本研究结果提示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安全可靠。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是一种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技术,安全性较高。医师在手术中可以准确控制切除范围,避免对眼部其他组织的损伤。②自然美观。该手术方法通过修复和重塑眼袋区域的组织结构,使眼周肌肤更加平滑紧致。术后效果自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形或痕迹,使眼睛看起来年轻且有神。③效果持久。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可以彻底祛除眼袋,并进行修复和调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手术后的效果通常持久,可以长期维持。④个体化设计。手术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进行术前详细评估和设计。手术方案会根据每例患者的眼部结构、眼袋情况和术后期望进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手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决策。此外,术后的效果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结果可能因患者自身条件和术后护理等各种因素而有所差异[24-25]。

综上所述,与四步法整形术比较,接受眼袋美容整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眼袋切除术可提高眼袋祛除效果,改善泪沟美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肌瓣下睑整形术
Cinderella“灰姑娘”削足适履整形术
不同程度眼部下睑袋松弛的美容手术方法
改良下睑袋整形术治疗下睑松垂的临床体会
眼科整形术后开展质护理会
浅析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术的护理
阴道松弛整形术的护理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
悬吊下睑板法辅助修复下睑外翻或退缩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的测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