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研究

2024-01-03

天中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培育劳动精神

秦 秀 莲

(黄淮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在长期奋斗实践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劳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多次对弘扬劳动精神做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1]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劳动精神的主基调、最强音。精神为人之根本,大学生劳动精神状态是国家整体精神面貌的映射。思想意识处于自发性和自主性复杂交织阶段的大学生群体,其劳动价值取向正确、劳动精神品格完善,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生力军以及中华民族接续奋斗的力量来源。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理论意蕴

(一)理论依据

1.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19 世纪,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指出,劳动是人与自然界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2]。可见,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物质生活资料。人类通过劳动改变自然事物的存在形式,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出新的因素——社会,从而引出劳动的社会属性,人类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与变革。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中,人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了人类历史。因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类的生存根本。

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消灭,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巨大的全国联合体的手里的时候,“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同时,在联合体中“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在通过消灭阶级对立、私有制、异化劳动而建立的合理社会制度下,物质生产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束缚人的手段,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使人们进入了摆脱对“物”的依赖的“人”的世界。在此意义上,教育与物质生产的结合不仅可唤醒人的内在理性,还能激活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历史,也创造了人类自身,是人的内在本质活动。因此,劳动作为人的基本实践活动内蕴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并伴随其全面成长过程,这既是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也是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取向。

(二)主要内容

1. 塑造大学生良好劳动精神品格

良好劳动精神品格是一个人行稳致远的内在要素,也是其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源动力。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应以塑造与完善大学生良好劳动精神品格为主旨,将积极主动、脚踏实地、持续奋斗的现实客观劳动实践活动升华为自觉的劳动思维。通过劳动精神培育,大学生能深刻领会并切身践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价值观,使劳动成为其日常生活甚至生命活动中的重要部分,逐渐具备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接续奋斗的良好劳动习惯和不畏艰险、独立自强、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优秀精神面貌。同时,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彰显其青春奋斗的自我胸怀、尊重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和实干兴邦的家国情怀。

2. 培养大学生与时俱进劳动能力

当前数字化社会,既不同于农业社会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形态,也有别于工业社会脑力劳动愈发重要的发展趋势,由于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生产劳动的形式与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数字劳动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复杂……从经济发展历史来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劳动者技能要求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4]现代化生产更强调知识、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更注重劳动与科技的融合,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应针对社会市场需求,有意识地把劳动教育内容与现代生产性、服务性劳动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劳动教育使大学生深切认识到数字社会与自身劳动能力提升之间的重要关系;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自主自觉的劳动实践,掌握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程序,在劳动实践中逐渐提高运用现代化工具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劳动技能,以更好适应未来数字社会的发展。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与现实困境

劳动精神培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更具重大意义,其既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又是应对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冲击、实现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面临诸多现实困难。

(一)重要意义

1.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落实的根本任务。该任务贯穿于不同教育领域、不同教育阶段以及不同学科体系中,既要求教育者围绕这个目标教,又要求受教育者围绕这个目标学,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达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育人目的。我国高等学校是启智增慧、培养人才、研究科学、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关键场域,是大学生劳动教育开展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不仅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具有树德、增智、强体、涵美等育人功能,是具有综合价值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立德树人的过程也是塑造人的道德精神品质的过程。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将科学劳动知识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在理解劳动理论知识的同时,亲历劳动实践,在劳动过程中增强心理感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进而塑造其日常生活习惯、提升其自身道德素质水平,最终培育出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圆满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 应对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域外异质文化不断渗入,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想甚嚣尘上。大学生群体在生理、心理层面均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思维活跃,对社会现象敏感好奇,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干扰与侵蚀,这一状况在虚拟多元的网络环境下表现得尤为突出。错误思想通过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冲击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左右其价值取向,导致部分大学生虚荣攀比、耽于享乐、偎慵懒惰,给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劳动观念、树立积极健康的劳动态度、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坚定其对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创造未来的信念,是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紧迫的现实问题。

3. 新时代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学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中指出:“一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富有教养、精神充实、道德纯洁——只有当他在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这一切才能实现。”[5]可见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劳动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劳动精神培育应重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通过科学劳动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丰富多样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既使其形成科学合理的劳动观念、积极健康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又为其德智体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更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养成,最终满足新时代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现实困境

1. 部分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消极化

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是个体生命存在的客观需要。然而随着以市场和科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拓展,处于变革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伦理准则日趋复杂化、功利化,各种问题不断涌现。经济理性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赤裸裸的物质利益关系,“一切向钱看”成为不少人开展社交的最终目的,也导致了经济领域不良竞争、违法生产、违法经营等行为甚嚣尘上,政治领域官员腐败、权钱交易等行为屡见不鲜,娱乐领域明星、网红为博成名突破下限,以上种种现象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三观,致使部分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为完成劳动任务而劳动”,甚至选择“佛系”“躺平”,使其对于为什么劳动、怎样劳动以及劳动如何成为生命的重要部分等劳动精神内涵,缺少深层认知,以上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劳动态度弱化、劳动价值观消极化状况,必然不利于大学生良好劳动品格的养成与劳动能力的提升。

2. 学校劳动精神培育工具化

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劳动精神培育在学校教育中渐趋边缘化和工具化,劳动精神的本义也多被误解与忽视,劳动往往成为惩戒手段、规训方式甚至逐利工具。一方面,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较多注重学生的劳动理论知识获得,很少对学生的内在劳动精神认知与实践体验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割裂了理论学习与劳动锻炼之间的内在联系,“劳动和知识的真正的、对于确定人生目的有重大意义的联系就在于,思想的文明能够培养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的文明;劳动能给人以快乐,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因为劳动是一种创造,在劳动中能展示人的能力、禀赋和天才,从而能够确立人的尊严感”[6]。另一方面,劳动精神培育还存在工具化倾向。劳动精神培育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思想情感交流,其终极目标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现实生活中,囿于狭隘思维与偏见认知,部分教育者仅把劳动精神培育看作上级指派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的内容补充、教学创新的改革手段以及职称评定的晋升途径,而学生仅作为劳动知识的“存储器”,被动机械地记忆理论内容,配合流于形式的实践锻炼,严重阻碍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3. 劳动精神培育实践渠道单一化

劳动精神培育不是虚幻抽象的理论描述,而是客观真切的现实活动,体现在社会实践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学校拥有体系化的教育制度、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规范化的教学环境、多样化的教育设施等优势教育资源,是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主要且重要场域。正是基于此,在劳动精神培育实践中,人们往往把学校教育看作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唯一场域和渠道,忽视或弱化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所应发挥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劳动精神培育实践渠道单一化。殊不知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需要多方因素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体系化、规范化的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大学生劳动意识萌发起点的家庭教育,更需要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有效保障与支持,最终离不开大学生自我劳动意识、劳动思维的正确养成。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重塑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运用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规范教育和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复杂而深刻的系统工程,其中内蕴着理论认知、情感共鸣、信念树立、意识养成和行为外化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重要环节,共同构成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体系化过程。首先,通过体系化的学校教育,使大学生转变劳动价值观念。大学生在学校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劳动精神理论知识,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武装自己头脑,逐步抛弃狭隘私利,克服思想惰性,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最终深刻理解劳动精神培育的真实含义与真正使命,成为具有良好精神风貌、高尚道德情操、勇担时代重任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其次,在具体劳动实践中,大学生要注重自身劳动价值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建立体系化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强化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有效连接,保证大学生将劳动理论知识以劳动实践的方式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最终达成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目标。

(二)创新学校劳动精神培育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模式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既要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内在心理需求,又要适应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劳动的多样化需要。因此,劳动精神培育要及时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价值需求,创新出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相契合的、体现新时代新需求的劳动教育内容、形式、手段及方法。

首先,在教育教学层面,一方面要构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大学生劳动实践体系,让他们通过自身劳动实践去理解消化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企业在劳动精神培育领域的合作,如合作共建劳动实践平台、校企共享双师资源、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以满足大学生课外劳动实践的多元化需求。

其次,在教学内容层面,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把时代楷模精神和国家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过程;同时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教育资源,并结合大学生心理需求与心理特点,使培育内容既继承传统,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再次,在教学模式层面,打破传统教育中过多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消极的低效模式,构建劳动精神教育主客体间平等对话、有效沟通的新模式。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上,以互动启发式、情感共鸣式代替传统独白说教式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切实提高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有效性、针对性。

最后,在培育思路层面,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坚持理论体系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的培育思路,结合情景体验、思维碰撞、实时在线交流、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注意沟通交流时的民主氛围和平等关系,使大学生放下被动接受的心理戒备,以积极心态融入劳动精神培育活动,达到劳动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劳动精神培育路径的创新。

(三)拓宽劳动精神培育实践渠道

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养成,需要学生、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有效协作。首先,大学生要主动自觉、身体力行地参加劳动实践,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用科学劳动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同时,还要通过实践学会劳动、感悟劳动、热爱劳动,充分认识劳动在创造价值、实现自我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树立科学合理的劳动价值观。其次,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的起点,在人的成长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7],父母在家庭中融洽和谐的关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情感认知,也会促使其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再次,学校是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主要场域。学校掌握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既拥有专业化、职业化、高情操的教师队伍,又建设有完备的劳动教育设施和实践场所,不仅能通过课堂教学为大学生提供劳动科学理论知识,还能利用劳动设施使其根据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加深对劳动精神的理解。最后,良好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保障。社会环境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既需要政府协助配合,又需要媒体舆论的正面宣传引导,更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规范。通过营造良性竞争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等,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同向而行、协同发力。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福利、社会公益、民间组织、城乡社区等力量,构建多元、丰富、开放的劳动精神培育实践平台,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真正面向现实需要,丰富其劳动体验,增强其劳动意识,最终达到参与社会、感悟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培育目的。

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既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又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未来生力军以及中华民族接续奋斗的力量来源。虽然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在实践上面临学校劳动精神培育实效性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消极化等诸多困境,但面对困难与挑战,通过创新学校劳动精神培育模式、拓宽劳动精神培育路径、重塑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以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规范化、科学化。

猜你喜欢

培育劳动精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