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日虫鸣

2024-01-03王鹤潼

北京纪事 2024年1期
关键词:蛐蛐儿虫儿小虫子

王鹤潼

很多北京人喜欢在冬天豢养几只鸣虫,陪着自己挨过寒冷的日子。

所谓鸣虫,说白了就是能叫唤出声儿来的昆虫,以蝈蝈儿、蛐蛐儿、金钟跟油葫芦合称为鸣虫界的“四大天王”。众所周知这些虫子最多活到中秋以后,所以能在冬天出现,那是因为专门有干这档子行市的小贩,人工繁育出鸣虫拿在冬日里来卖,这种繁育方法被“老北京”们叫作“份”。这是京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流传。而且最起码可以回溯到明朝。

明末成书的《帝京景物略》当中《胡家村》一篇,记述了永定门外五里地被庄家包围的胡家村盛产蛐蛐儿,不仅夏秋能够满足北京城蛐蛐儿爱好者的需求,就连寒冬腊月都不会出现空档期,这些冬天的蛐蛐儿就是“份”出来的。原文记载如下:“今都人能种之,留其鸣深冬。其法,土于盆,养之,虫生子土中。入冬以其土置暖炕,日水洒绵覆之,伏五六日,土蠕蠕动,又伏七八日,子出,白如蛆然。置子蔬叶,仍洒覆之,足翅成,渐以黑,匝月则鸣,鸣细于秋,入春反僵也。”这就看出来了,冬天玩鸣虫儿这事儿,并不像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所说,是什么八旗子弟的纨绔遗风,因为《帝京景物略》出版的时候,八旗军还在白山黑水没进关呢。

时至今日“份”虫儿的手段肯定比明朝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从鸣虫儿市场上那些虫子种类的五花八门就能感觉出来。蝈蝈儿和油葫芦这样的老牌种子选手依然占据着撼不动的霸主地位,但是也有越来越多叫不出名、对不上号的物种,那些以前根本没见过的小虫子,逐渐成了玩家的新宠。

要说起北京人喜欢虫子的原因,大多还是来自家庭的传承,是打从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受到的耳濡目染,这基因近乎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般都在尚且是人类幼崽的岁月,冬日里躺在炕上就开始听着蝈蝈儿和油葫芦的叫声睡去醒来,慢慢长大了听习惯了,想由心里说一句不喜欢,也挺为难吧。

屋外北风烟雪数九隆冬,在暖气充足的房子里,侍候一番那些居住在葫芦、瓦罐儿里的虫子朋友,给它们喂喂食换换水,捋捋须子清清“房间”,换来几声清脆的呼叫,那滋味才算对得起整个冬天。没有虫声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知道冬天里也能养鸣虫儿这事情,还得是托我爷爷的福。

上高三或者更早的一个三九天,老爷子坐在暖气边上开始抠哧几个长条葫芦,说是要养蝈蝈儿。当时就觉得他在胡说,大冬天的哪里去找蝈蝈儿?那是夏天的虫子。

可是两三天后,老爷子还真就从外面带回来了两只蝈蝈儿,只不过不像夏天那样翠绿,这两只显得有点儿“生锈”。

后来的日子,就是我爷爷每天都在伺候这两只蝈蝈儿。喂饭、喂菜、盖被、挪窝儿,还动不动就把它们从葫芦里放出来,到桌子上或者是床上溜达一圈。

那两只蝈蝈儿也是争气,一天天地伴着屋子里的温暖,只要想起来就是一阵子猛叫。那叫声和夏天时候听见的蝈蝈儿叫还不太一样,具体怎么不一样,小时候说不上来,现在弄明白是因为稍稍缓慢而不让人觉得心烦,听上去会很舒服。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北京干冷的冬天变得不再枯燥无聊,而是在暖和的屋子里,听着虫鸣,满是生机。

因为喜欢上了这种在冬天养虫子的事情,每个深冬都会把我爷爷的蝈蝈儿连同葫芦要来一套,精心养活起来,听着偶尔传来的鸣叫声,背起政治题来都不觉得心烦了。

也不光我这么觉得,所有喜欢鸣虫的人应该都会有相同的感觉,就是在冬日里只要听了虫子的叫声,一切都会变得温暖顺眼起来。

清朝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里记载:蛞蛞(也就是蝈蝈儿)“能度三冬。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食以嫩黄豆、鲜红萝卜,偶于稠人广座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声助人叹息,而悠然自得之甚。”最后这个“甚”字用得好,不仅是悠然自得而已,还要“甚”,那意思应该是,这世上已经没有什么能比三九严寒里听见蝈蝈儿鸣叫的清韵,更令人享受和沉醉的了吧。

乾隆年间,杨米人在《都门竹枝词》里也有一首是描写冬虫蝈蝈儿的:二哥不叫叫三哥,处处相逢把式多。忽地怀中轻作响,葫芦里面叫蝈蝈。

还别说民间的传颂,就连皇上都专门写诗赞叹,所以说这小小的冬蝈蝈儿实在是了不得。

说回北京人到底有多喜欢这些冬日里的小虫子吧。有时间可以去市场走走看看,那样可以有个最直观的体会。

每快入冬的时候,北京的那几个文玩和花鸟鱼虫市场会变得格外热闹,来自四九城的鸣虫玩主,不论是老到的行家,还是刚入坑的小白,天气转凉以后便都开始按捺不住身体里的那股躁动,早早就想着赶紧去市场挑几只好虫子来和自己做伴了。

每年这些挑选鸣虫的人山人海里,肯定会有我的影子。两只蝈蝈儿、两只油葫芦,是我每年冬天养虫子的标配。从市场上挑几只自己喜欢的虫子回家养起来,一般可以坚持到春节以后。如果中途有哪只一不留神归了西,那就再买回新的来填补空缺,新的虫子回到家,基本能维持到开春的时候了。

之所以只养蝈蝈儿和油葫芦,纯粹是个人好恶的关系。因为从小在我爷爷那儿学来的就是怎么侍弄这两样虫子,别的我也不会。而且听惯了这一阴一阳两种虫儿的叫声,其他虫儿的嗞啦声儿还真不是那么喜欢。为什么每样会挑两只?因为我老是觉着,如果只有小虫子自己而没个同类一起陪着叫唤,它肯定会觉得孤单。两只一起好歹能有个伴儿呗。

喜欢人家就得对人家好,买了回家就要好好照顾,才不枉人家虫子凭借小小的身躯,奋力摩擦着翅膀,为咱们叫出来最响亮最好听的声音,陪了咱整个儿冬天不是。这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基本都是公平的,对虫子也得讲良心。

在鸣虫里面,蝈蝈儿和油葫芦属于最好养活的选手,因为它们体型大,体型大必然会更扛造,不像金钟油蛉那种小玩意儿,一个伺候不到就有可能倔强地死给你看看。

可是,说是好养活,也要费不少功夫。你首先得知道虫儿的习性吧,得知道人家可以吃什么,而不能吃什么。得知道它们喜欢什么时候活动,需要什么时候休息。还得知道它们必须住在什么样的“屋子”里,也就是养活蝈蝈儿和油葫芦分别需要什么虫器。养虫人哪一点掌握不到,那对于虫子来讲,都将是灭顶之灾。

说真心話,坚持每天给虫子们调配食物,给它们切水果蔬菜,清理葫芦和瓦罐,带着蝈蝈儿晒太阳喂面包虫,给油葫芦换水喂芝麻,一堆事情哪件没做到都不行。

付出当然也是会有回报的,坐在沙发上,喝着水看着书,身边暖气上的蝈蝈儿和油葫芦抽不冷几声叫,尤其是养熟了之后,你一旦开始说话,它们就集体静音,等你话音刚落,它们立刻继续唧唧喳喳。那感觉,活脱脱就是人和虫儿在聊天在交心。在那一刻,哪儿还有什么物种之间的区别,那才叫真的和谐。

编辑 张子乐

猜你喜欢

蛐蛐儿虫儿小虫子
小虫子的梦
蛐蛐儿
捉蛐蛐儿
蛐蛐儿
《我是一只小虫子》写话设计
小虫子的大世界
愣头青和青头愣
瓶盖子和小虫子
亮虫儿(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