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看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2024-01-02余敦娥柳泽民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征程改革开放

余敦娥,柳泽民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20世纪,中国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等重大社会变革。它们前后相继,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回首波澜壮阔的变革历程,对于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看辛亥革命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1](P1)“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1](P4)这是对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伟大历史意义的高度肯定。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社会危机不断加深。 “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2](P779)。中国人民不断觉醒,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其中,“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3](P667)首先,从政治上看,辛亥革命主张“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4](P80),推翻了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华民族复兴初步奠定政治与社会基础。其次,从经济上看,辛亥革命主张大力发展实业,“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4](P221)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措施,冲击了封建经济基础,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一定的阶级条件。最后,从思想文化上看,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封建专制和迷信思想的禁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初步思想基础。总之,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1](P3)

然而,“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3](P564)革命果实也被窃取。究其原因,“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1](P4)但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开创革命事业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从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动员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才能战胜帝国主义,才能战胜封建主义。”[3](P565)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党积极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性任务。这体现了党对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抓住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根本任务,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其次,新民主主义革命依靠彻底实现这一革命任务的根本力量——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其中“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胜利”[3](P645);最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将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和发动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关系革命有机结合起来,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5]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党在国民经济逐步恢复的基础上,实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总之,党带领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6]

三、从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看改革开放的意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立足新的历史条件,继续推进社会变革,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7](P508),拉开了现代化建设的序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改革开放反映了党主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度历史主动。首先,改革开放变革生产关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适应生产力发展特点,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其次,改革开放的道路是人民群众锐意探索的智慧结晶。从安徽凤阳小岗村那十几户农民按下手印的“生死状”开始,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一条真正符合国情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渐进式”“市场化”和“基础性”是这一改革过程的典型特征。最后,改革开放着眼于从体制和制度上废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缝缝补补,而是深刻变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放社会生产力。“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8](P135)因此,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一次重大社会革命。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历史高度上看,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伟大复兴历程,并探索出一条坚实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P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展。“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10](P4)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不断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创立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党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P3),系统和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以此为开端,党全部的理论和实践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理论创造和创新围绕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党的实践立足中国现实,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伟大社会变革,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开创,逐渐拓展,并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0](P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迎来了大发展,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0](P21)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看,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社会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找到了正确道路。

四、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变革: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回顾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决定性意义,有助于从中汲取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11]党的二十大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和实现的伟大社会变革,描绘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丽愿景和科学路线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需要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变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谱写新时代的华章。

首先,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绝对领导是继续推进新时代伟大社会变革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2](P10-11)

其次,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及时变革生产方式是社会变革的基本内涵。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替代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是人类社会的深刻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2](P147)真正的社会变革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带来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调整,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带来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已经被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所证实。当前,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摆在人们面前艰巨的历史任务。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深入推进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再次,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是推进历史进程的主体力量。“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411)一个政党的真正力量来自人民群众,来自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的尊重和科学引导。在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征程中,如何进一步有效发挥和科学引导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至关重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场是党的根本价值标准和行为尺度,是党不忘初心的根本所在。因此,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应坚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的价值立场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最后,坚持走自己的路,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和主观能动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2](P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立足基本国情,扎根中国社会,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取得新成就。当下,中国面临全新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更加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征程改革开放
一个人的征程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