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氏原螯虾专塘育苗试验技术总结

2024-01-01许玲娇田蕾李凌

当代水产 2023年3期
关键词:环沟亲虾颗粒饲料

■ 许玲娇 田蕾 李凌

(1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徽 芜湖 241100;2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畜牧水产管理服务中心 安徽 芜湖 241100)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城乡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增加,销售价格稳定,养殖小龙虾已成为富农富民,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亮点。

2020年来在湾沚区畜牧水产管理服务中心支持下,在陶辛镇倪家村稻虾种养示范基地,连续2年实施了小龙虾苗转塘繁育试验示范。现将该试验技术总结如下:

1 田间改造工程

选择水源充足稻田210亩,其中改造虾苗繁育池65亩,单个池面积20~25亩的3口;沿稻田四周开挖环形虾沟,且沟宽2.5~3m,沟深0.6~0.8m,沟坡比1∶2~3,虾沟占稻田总面积9.5%,育苗池四周筑埂宽2~2.5m,埂高0.8~1.0m。留1条宽3.5m通道便于农业机械出入;沿虾苗繁育池田埂外沿选用聚乙烯网片+厚塑料薄膜设置防逃墙,其基部埋入土10~15cm,顶端高出埂面30~40cm,每隔1~1.5m设置1根小竹竿支撑防逃墙。进排水口设置在育苗池对角线上,其中进水管道设置田埂上,排水管设置在虾沟底部,进排水管套设60~80目的双层过滤筛绢网袋,防止野杂鱼、敌害等进入稻田影响虾苗成活率。

2 亲虾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2.1 水稻品种选择与栽插

选择耐肥、抗病强、品质好的两优688、丰两优香1号等水稻品种,6月10日~20日分别完成机插秧和人工移栽,利于栽插水稻6月底返青,7月分蘖、拔节,8月孕穗、破口、齐穗,9月中下旬成熟,9月底至10月上旬完成栽插水稻的收割,10月20日前完成加水及育苗前期的生产管理。

2.2 虾沟消毒

6 月初水稻栽插、种虾放养前15~20d,清除过多淤泥,向虾沟中进水20~30cm,采用干法清沟方法进行消毒,选用生石灰粉。其中按虾沟面积计算,每亩使用生石灰50~60kg,化水后趁热全沟泼洒,包括沟底、沟坡面等,彻底清除虾沟野杂鱼,杀灭病原体,同时有利于改善虾苗繁育底质和水体环境。

3 水草移栽

水稻栽插15~20d后,逐渐降低水位至环沟内0.6~0.8m时,在虾沟中移栽水花生、水葫芦等水草,每隔15~20m,移栽2棵(直径2m),并选用10g/m3的漂白粉浸泡10min,洗净后移栽,杀灭水草中野杂鱼苗、鳝苗及寄生虫等,移栽水草利用竹干和细绳固定,水草覆盖率30%~40%。水草移栽后,根据水草长势情况,在虾沟中移栽水草的根部抛洒状根粒粒肥2~3次,有利于促进水草生长,且可做到亲虾肥水下田,降低下塘亲虾应激性危害,提高其成活率。

4 亲虾放养

7月上旬水稻秧苗及移栽水草活棵后,在晴天早晨或傍晚,选择亲虾规格20~30g/只,雌雄比(1.2~1.5)∶1,3口虾苗繁育池中1~2号池和3号池分别放养亲虾为15kg和25kg,选购亲虾下塘时,将虾筐带虾浸入水中1min,提起放置4~5min,让小龙虾鳃充分吸水,同时为减轻投放亲虾应激危害,提前1~2h沿四周环沟化水泼洒抗应激VC,并沿繁育池四周环沟水草边均匀投放,有利于提高其下塘的成活率。

5 亲虾培育

亲虾下塘后次日,及时按亲虾体重0.5%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人工饲料。同时根据天气、水质及亲虾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量,其中7~8月气温较高,以投喂小龙虾全价颗粒饲料为主(蛋白含量30%,粒径2mm),交替轮换投喂黄豆、玉米,日投饲率0.5%~1%;9月份白露季节过后,随气温转凉,亲虾觅食活动增加,可投喂河蟹全价颗粒饲料(蛋白含量为36%),日投饲率1%~2%,促进亲虾性腺发育和育肥储存越冬能量,水温高于33℃,减少或停喂人工饲料。亲虾培育季节,根据天气及水质变化情况,每隔3~5d换水10%~20%,并定期选用复合芽孢杆菌、EM菌、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保持虾沟水质达到肥活嫩爽要求,定期化水泼洒或拌料投喂生物离子钙,有利于促进亲本的性腺繁育。

6 诱导繁殖

为有利于促进培育小龙虾亲本掘洞、交配和受精孵化,提高虾苗繁育量,采取分批次降低环沟水位,促进亲虾分批次掘洞交配。其中第一次降水时间为8月中旬,结合水稻分蘖结束够苗后,稻田进行第一次烤田,将稻田水位降至虾沟内,虾沟水位保持在50~60cm,诱导亲虾掘穴,进入洞穴交配繁殖,以稻田烤至田面土壤不陷脚为准,烤田后逐步加水,促进水稻拔节、孕穗;第二次为9月上中旬,在收割前15~20d,每隔5~7d排水1次,每次排水10~15cm,逐渐将田水和虾沟水彻底排干,诱导亲虾进入洞穴交配、受精、排卵。

7 虾苗培育

7.1 加水刺激

9月底~10月上旬收割水稻,留稻茬高30~40cm,曝晒10~15d至稻茬干枯,在田面上按行距8~10m旋耕水草种植通道。10月15日前,先向环沟进水20~30cm,每亩生石灰10kg和茶籽饼1kg,二次彻底清除野杂鱼,野杂鱼清除后,缓慢进水,进水时在进水管套设网目60~80目网袋,防止野杂鱼进入育苗池,当虾沟水位加至40~50cm,沿虾沟坡面补栽直径20~30cm的伊乐藻,水草活棵后逐渐加深水位,当田面水位至5cm时,每隔8~10m移栽1棵直径30~50cm的伊乐藻,之后每隔3~5d加水1次,每次加水5~10cm,15d内将水位加至30~40cm,不淹没稻茬,通过加水淹没洞穴,刺激诱导抱卵虾出洞穴,孵化排苗,密切巡塘观察虾苗池水质变化,如水色呈现酱油红黑水,易造成抱卵亲虾和刚脱离母体幼苗分批死亡,连续换水、加水2~3次,有利于改善水质,提高虾苗成活率。

7.2 幼体前期培育

10 月中下旬刚孵化幼体规格0.4~0.5cm,附着在母虾腹部,在母虾保护下生活,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来提供营养。田面上加水后,堆置腐熟有机粪肥,每亩施用量50~100kg,缓慢释放肥力。随后逐渐加水,透明度控制在25~40cm,培育幼体喜食的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当有大量幼体栖息于埂边或游动时,每天上午8:00~10:00沿虾沟四周泼洒豆浆,每亩使用干黄豆0.25~0.5kg加水打成豆浆10~15kg;下午5:30~6:00,投饲河蟹、青虾颗粒饲料破碎料(蛋白含量36%),每亩0.25~05kg,并在育苗田中设置2~3个食台,次日上午检查食台,若有剩余饲料,适当减少投喂量,若无饲料剩余,可适当增加次日的饲料投喂量。

7.3 幼体中期培育

11 月份中上旬,脱离母体的小龙虾幼体经3 次蜕皮后,体长达0.8~1cm,活动能力增大,具有一定的避敌能力,且可独立游动觅食,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40cm,有利于培育幼体的开口饵料,为促进幼虾的生长发育,根据天气、水温及幼虾摄食活动情况,还在每天下午5:30~6:00,按照发酵饲料和破碎颗粒料的1∶1的比例混合投喂,每天每亩投喂0.25~0.5kg,且以虾沟四周浅水中投喂为主,适当兼顾虾苗培育池田面水草周边区域,并每隔7~10d化水泼洒生物离子钙1次或拌料投喂生物离子钙4~5d。

7.4 虾苗冬春季培育

当年12月初至翌年1月下旬,水温下降至5℃左右,即进入小龙虾苗培育冬季管理阶段,虾苗体长大多在1.5cm左右,以摄食人工饲料、水生昆虫、水蚯蚓、底栖动物等为主。在水温8℃以上的晴天中午,每周可投喂2~3d,每天1次,选用虾苗颗粒饲料1#料(蛋白含量36%)和发酵饲料1∶1的比例投喂在繁育池环沟的水体中,每次每亩可投喂饲料0.5~1kg之间,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逐渐将虾苗池环沟水位加至1.5m以上,并在环沟中增加水草覆盖率,有利于提高越冬期间虾苗的成活率;年后进入雨水(2月19日)至惊蛰(3月5日)时段,当水温达到10℃以上时,适时调整虾苗培育池水位,并将田面水位加至50~60cm,诱导虾苗及繁后种虾出洞穴,根据育苗池透明度变化情况,在晴好天气的上午适量泼洒豆浆或生物肥,并可根据存塘虾苗的摄食活动情况,逐情增加饲料投喂频率和数量,适时加注新水,促进虾苗脱壳生长。直至3月20日前后,当虾苗体长3~5cm时,且活动量强、摄食量较大时,并进入虾苗专塘捕捞和商品小龙虾养殖生产管理阶段。

8 虾苗捕捞收获

8.1 虾苗捕捞

3月底前后当水温上升至15℃左右时,根据存塘虾苗活动及摄食情况,以及稻虾种养地块移栽水草长势,开始通过加水、换水方式,增加存塘虾苗活动力,采用密眼地笼分批捕捞,转运至商品小龙虾养殖生产管理阶段。

8.2 结果分析

通过2年多来小龙虾苗专塘繁育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不同小龙虾亲本投放量,在虾苗繁育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当亲虾投放量15kg/亩时,产出虾苗量在75~100kg/亩之间,当亲虾投放量25kg/亩时,产出虾苗量在100~160kg/亩之间;同时虾苗繁育量大小还与亲本下塘时间,日常生产管理及越冬管理等关键环节密切相关,如亲本下塘时间在5月底至6月初,虾苗繁育数量、规格等明显好于7~9月亲虾下塘的塘口;虾苗冬春季管理阶段投喂高蛋白虾蟹专用颗粒饲料,产出虾苗产量和规格明显好于投喂一般饲料的虾苗培育池。

猜你喜欢

环沟亲虾颗粒饲料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青虾育苗新模式
——环沟直放抱卵虾
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难点及改进措施
小龙虾健康养殖问答(6)
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关键技术
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好处多
快速检测方法在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中的应用
南美白对虾亲虾的培育与管理
纷繁复杂的亲虾市场,谁能成为无冕之王?
中国对虾亲虾培育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