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解读蜀道:大道风情蕴千古山川常在望未来

2023-12-29章梦晗

廉政瞭望 2023年12期
关键词:蜀道价值历史

章梦晗

剑阁县仙峰观彩虹映古寺。

如今,蜀道的交通属性虽然已经在日新月异的道路发展中渐渐消失,但它仍然是一条蕴含着丰富文化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独特道路,是区域文化交流的纽带和人文与自然共生的范本,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近日专访了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马强,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兼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小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赵静,西华师范大学中华档案文献研究院院长金生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谢元鲁,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曾潍嘉等蜀道研究专家学者,围绕当下如何对蜀道进行保护与价值挖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回看过往经验  拓宽蜀道价值挖掘维度 

廉政瞭望·观察室:独特的地质构造造就了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天府之国,也让蜀地与外界有了山川阻隔。蜀道作为古代交通基础设施,串起三千多年中华民族改造自然、沟通往来的史诗。蜀道在过去主要发挥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值得人们重新去挖掘其价值?

马强:蜀道是中国古代沟通中原与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对于王朝中央统治西南地区有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意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及其在国家反分裂、捍卫国家统一进程中,蜀道也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我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蜀道文化”这个地域文化概念,认为蜀道并非仅具有古代交通史意义,它还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带,包括中国古代山地道路工程技术、中国古代行旅文学、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国古代军事遗产、古代移民通道、秦巴山地生态环境变迁等综合要素。从现在来看,蜀道的价值也应多方面、多维度地去挖掘,而不是单一论之,比如石刻、诗歌、民俗、生态价值等。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蓝勇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蜀道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马强。

王小红:秦岭是中国几大基本地域文化区相互联系的最大的天然屏障。作为穿越秦岭的早期道路,蜀道是我们民族创造力和伟大智慧的历史纪念。蜀道的道路、关隘、驿铺、沿途城镇构成的完备交通体系,在世界交通史上的成就首屈一指;栈道形式的伟大发明以及石门这一世界最早的人工开凿的交通隧道,表现出的道路规划和施工能力,也具有世界领先的意义。

不但如此,凭借蜀道,巴蜀文化穿岷山,越秦岭,与中原文化热烈交流,成为中国重要的地域文化。同时,蜀道上丰富的历史遗存与文化景观,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蜀道文化”,是中国古代交通史的重要见证,更能让今人触摸古代文化的历史脉搏,是今天我们巴蜀地区具有巨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廉政瞭望·官察室:立足当下,现代人该如何理解蜀道的现代价值?

曾潍嘉:民國以来近现代交通工具逐渐传入中国,蜀道交通渐渐衰落。但古蜀道并没有彻底消失,特别是它的文化意蕴还发生了一些转变。到了近代,它逐渐转化为一种国家形象。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把民族中负重、艰辛的人结合进蜀道的意象,把它们交织到一起。

比如抗战时期,老舍先生流离到重庆,以蜀道为地理意象,写下了对于抗战后方时局艰辛的感慨。“笔落纸上,如登蜀道,处处障碍,文艺非易言也。”之后老舍先生在其新诗作品中,又写下“蜀道难行,青山万重;忽上忽下,似动似停;疾转慢转,车吼心惊!”描述了一个民族在挫折中砥砺奋进的图景。

很多时候我们说挖掘现代价值,有一点断层的意思,但其实从古代到现代,它的意象、符号的转变都有过渡,并不完全断裂。

而从道路本身来说,有些路段在新时期旧貌换新颜。比如连接川陕两省的近现代公路、铁路、高速路,大多是在古蜀道的基础上演进的,不少选线也基本上是沿古蜀道线路设计施工的。在交通方面,蜀道以新的形态将其价值呈现给当下社会。

王小红:除了本身延绵不绝的交通意义,蜀道是人类历史上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它既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然的地理环境还使得蜀道自然风光秀美,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兼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小红。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曾潍嘉。

比如,翠云廊古柏树群就反映出蜀道沿线地区种植行道树的传统和广泛保护自然的思想。因时因地,自然林与人工林相结合,大栽种小补植,官民一同植树护树,行道树的栽种、补植、管护,跨越千年而没有中断过,这才会为我们留下兼具自然和文化内涵的现代翠云廊。翠云廊的保存在当下启示着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立足长远研究  挖掘蜀道现有资源  

廉政瞭望·官察室:蜀道地理范围广阔,许多专家学者多年以来围绕蜀道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既有范围大的宏观研究,又有聚焦小的微观调查。但也有人认为当下的蜀道研究较为分散,而且呈现出省界划分出来的区域性特征。那么,当下的蜀道研究又应当往哪些方向发力?

赵静:蜀道强调的不仅是一个历史原词,它更是实体存在的文化遗产,其核心价值是它的历史价值。在研究中我们要强调科学性,这主要是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讲,也就是需要具备系统性、科学性的背景知识和基础研究。今天的蜀道研究已经是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研究,不仅仅是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它还涉及纯地理学、交通史、交通学研究,甚至还有更多的测绘学等。

但我建议,在现在这一阶段,可以先进行文物调查,并且在田野调查中要有共识性的规范。比如面对一处栈道栈孔的时候,要研究它的分布状态,栈孔的行距多少,间距多少,朝向哪里,尺寸大小,距离水面的高度,并且制定编号。此外,还应该加强跨省合作,蜀道本来就是交流的载体,我们研究蜀道,更应该秉持交流合作的态度。

蓝勇:当下的研究我认为首先应当重视历史文献,但这不是迷信文本记载。过去40年,我和团队一直坚持走蜀道做田野调查,成立了地图编绘实验室。尽管条件艰苦,但通过考察还是搞清了很多前人没搞清楚的问题。

其次我认为应当重视史源学的运用,认清历史文献记载证据信度的差异。乡土的故事在不断被重构,还要重视乡土历史重构问题和地方性知识生产学。比如有时候会出现唐代的东西用清代的东西来佐证,这可以作为旁证,但是作为佐证是很危险的。

最后,还需要努力构建古道考古学,应当提高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研究水平。我希望我们的考古学者可以使我们的蜀道考古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研究,比如沿途的摩崖石刻、碑文等。涉及生态管理方面,动物学和植物学也应进入蜀道研究范畴,这些方面的拓展研究空间还很大。

廉政瞭望·官察室:在对蜀道进行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金生杨:我们要更为注重文化与生态方面的价值挖掘。蜀道与长城、大运河一样,都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珍贵标本。应当加强对蜀道的考古调查和文献整理,深化蜀道历史文化研究,让蜀道成为一座治蜀兴川的“金矿”。蜀道两旁柏树的种植和管护延续千年,贯穿传承着传统的生态环保理念,而且很长时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明清以来,出入蜀道并留下“行记”的多为官员。他们沿蜀道考察自然人文历史,观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作为地方治理的决策依据。还有像李白、杜甫之类的文人墨客,他们多写诗词,感叹山川地貌神奇伟岸。这是一条文化交流的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传承的血脉。这些文献遗存可以让我们对蜀道的全貌以及对巴蜀文化的形成有更深的了解,并帮助我们从中挖掘更多文化宝藏。

蓝勇:在保护与利用之前,基础研究首先要跟上,但这是个长时间的工作,要坐得住冷板凳,不能因热度而研究,要沉静下来。从开发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蜀道资源非常丰富,但在没有开设合理保护条件的情况下,不宜突然把它面向社会,这反而可能对蜀道的遗迹等造成破坏。

并且,蜀道作为一个线性遗产,和传统片状的公园式的景区有很大区别。目前广元一线的蜀道旅游线路开发较多,但我认为还有更多的旅游方式可以进行开发,而不只是传统的景区式旅游。这也有待人们继续发挥创造力。

抓住申遗契机  增强大蜀道范围交流与合作 

廉政瞭望·官察室:申遗背景下,对于蜀道的价值挖掘、开发、保护和利用可能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谢元鲁:在蜀道这样的线性遗产申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一些类比和参照。一条道路,它所连接的文化,或者是文明差异越大,这条道路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就越重要,像丝绸之路,包括我们已申遗成功的大运河。而蜀道也连接着两端的文化圈。狭义来讲,可以是关中文化和巴蜀文化,广义来讲,可以是中原文化或者是巴蜀文化,再广义来讲,可以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这种差异不仅是文化、历史上的,还有环境、生物等的差异。从这种角度来讲,我们今后对蜀道的研究可以把沿途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变迁,纳入到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背景之下来讨论。

赵静:蜀道作为线性遗产也不能脱离文物本体来谈,所以我们应该把数量、规模,能够展示出道路和各个路线的走向摸清。如果没有这个数量规模,等于告知世人這条道路本体已经消失了。就比如丝绸之路,它已经是世界遗产,但它的名称很有意思,它的名称是长安至天山廊道。廊道已经不是道路,所以我们国家所有申遗全部是围绕沿线遗产,没有道路本体。那么蜀道的道路关系我们都做了研究,任何一条道路,都只能代表蜀道的某一线段或者是某一点,并不能贯通到长安的全过程,这是要大家注意的一点。

王小红:蜀道的线性遗产特性导致了它的一大特点就是穿越多个行政区划,有跨省、市、县的交流。这就需要蜀道经过的有关省份、城市的决策者更快地重视起来。一方面是认识到蜀道的遗产价值,首先对其进行足够的保护再来谈开发。另一方面还需要跨行政区,特别是平级行政区划之间加强沟通合作,促成更多的保护项目能够进行下去。

廉政瞭望·官察室:如今,我们在挖掘蜀道的价值上是否有新的方向与具体的实践?

马强:从生态与旅游的角度看,秦巴山地作为中华生物重要基因库,明清时期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环境破坏很大,应加强对蜀道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及变迁的研究,重视对当今蜀道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蜀道是一条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地带,其文旅内涵包括蜀地古史传说遗迹、三国文化古迹、古代军事著名关隘如剑门关,百里古柏翠云廊、白水关、天雄关、阳平关、大散关、武休关等,都是现代蜀道保护与文旅开发的重要资源。

蓝勇:交通文化也值得挖掘。四川盆地的特殊自然环境、特殊的经济背景世界上少见,造就了蜀道两端文化“沟通”的动力,从而造就了独特的交通文化。过去的资源开发对线性遗产关注不够,多是以片、区、块、园为主。在线性遗产如何开发旅游价值方面经验还不够。我认为,当下人们提倡绿色生活给了线性遗产一个思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竞技运动并不适合,他们的锻炼方式更强调步行。但一般意义上的步行很单调,可以考虑将蜀道中独特的路线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使单纯的徒步变得更有文化品味。

金生杨:古蜀道物理空间上虽然逼仄,但是它蕴含着大道,文化同样是蜀道留给现代人不可多得的瑰宝。元代以降,蜀道旅游兴盛,文人学士留下更加完整的蜀道游记,如明代张瀚《松窗梦语·西游记》及清代王士祯《蜀道驿程记》、张邦伸《云栈纪程》、陶澍《蜀輶日记》等,都是著名的蜀道游记。这些游记不仅记载了古人的思想价值,还有丰富的“行记”角度,我们重新去研究古人的这些著作,可以大大丰富今人看待蜀道的维度、角度和点位。

猜你喜欢

蜀道价值历史
蜀道行
蜀道向天开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新历史
蜀道雄魂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