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策略

2023-12-29唐仁杰刘星志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10期
关键词:输配电计量电网

唐仁杰 刘星志 罗 丹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镇远供电局)

0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我国电力工程覆盖范围逐年提升, 在解决人们用电需求的同时, 也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而言,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往往会在工程当中出现线损问题, 这种问题不仅会对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还可能会影响电网的运行质量。而加强线损管理则能够将相关问题有效解决,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 还需要相关企业结合实际对有效落实线损管理的方法加强研究与应用。

1 导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相关基础设施缺乏完善性

我国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是随着经济建设逐步推进的, 所以, 其线损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电网规模扩大, 电能消耗急剧攀升, 导致线损问题日渐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工程建设时间相对较早, 其中应用的电力基础设施完善性相对较低,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线损问题的管理难度[1]。

1.2 受到材料设备因素影响

在现代电力工程当中, 材料设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造成线损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调查分析发现, 由材料设备因素造成的线损问题能够达到总线损率的14.5%。而之所以会因为该项因素引发线损问题, 一方面, 是出于工程期限以及经济效益考虑, 部分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了质量不佳或者是未经技术检验的材料设备, 而这些材料设备在电网当中长期运行, 就容易出现动作失灵、 绝缘下降或者是过热等问题, 从而使工程出现严重的线损问题。另一方面, 受到紧急状况影响或在维护工作中被迫使用质量等级相对较低的材料设备进行替代, 使得线损隐患在工程当中不断积累, 时间一长, 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2]。

1.3 电网结构缺乏合理性

在电网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的情况下, 可能会在工程中造成线损问题, 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 部分企业在工程建设与运行当中未能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规划, 从而出现了某些线路设计过长的情况, 在输配电当中形成巨大的电阻, 导致大量电力资源无功消耗。例如某地设置的两条10kⅤ配电线路, 受到供电半径设计的影响, 使得两条线路的线损问题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某地两条配电线路参数及线损对比情况

1.4 相关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 部分企业在落实线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关制度不健全的情况, 未能针对线损管理制定统一、 明确的标准体系, 且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相关人员不重视线损管理工作, 在工作实践当中往往是敷衍了事, 对于工程中的线损问题缺乏了解,也未能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 使得线损问题的影响不断加剧, 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3]。

2 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问题有效管理的方法

2.1 对电网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

第一, 在现代电力工程当中, 想要做好线损管理问题, 首先要求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也只有确保各项基础设施的有效配备, 才能在提高工程运行质量的同时, 及时的了解线损问题, 并采取妥善措施进行处理。而计量设备就是一种较为关键的基础性电力设施, 其配备是否健全、 是否能够准确计量, 直接决定线损管理的效果。因此, 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配备, 并保证计量的准确性。特别是针对一些用电大客户, 应该配置精度较高的计量表, 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维修、 普查及更换, 避免由于计量不准影响线损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例如, 可以对高精度计量表进行应用, 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工程线损情况, 损耗也相对较低, 能够将线损率适当降低。而对于企业用户, 可以将GPS负荷与计量表进行结合应用, 对计量终端管理效率进行提升, 以此来进行远程的抄表与付费, 并增强电能计量准确性,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防止人为抄表失误或者是用户窃电造成损耗过高的情况[4]。

第二, 要重视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很多工程之所以会出现较高的线损问题, 主要是由于工程设计缺乏合理性造成的, 对此, 在落实相关管理活动的过程中, 还应该做好设计管理工作, 以此来优化电网系统, 实现线损问题的有效管理。首先, 需要相关企业对变电站进行合理的布局, 尽可能的将其供电半径控制在合理范围当中, 针对一些用户较为集中或者是耗电量较大的区域要适当增加变电站数量, 使工程的线路传输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 要合理选用变压器, 可以对传统耗能较高的变压器进行取缔, 应用新型节能变压器。因为变压器对于电能线损的影响相对较高, 对变压器损耗进行控制, 能够使电力系统获得更高的运行效率。而除了需要电力企业积极采用创新设计以外, 还需要对变压器运行方式加强创新,通过改进措施降低变压器运行负荷, 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最后, 要对线路功率因数进行提升。在电网运行当中, 用户不同, 其对于电能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 但也正式由于这种差异, 导致电网当中出现了差异负荷滞后电流, 这会在一定高程度上影响电能的快速传输与应用, 对此, 还需要电力企业以功率因数为基础进行分析, 在功率因数较低的区域进行电容补偿设备的安装, 利用该设备对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从而将相关问题有效解决[5]。

2.2 针对相关材料设备加强管理

由于电力材料设备与线损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 想要实现线损问题的有效管理, 必须要重视相关材料设备的管理, 具体需要从材料设备的采购及使用环节入手, 通过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及应用, 提高线损控制效果。一是, 要将电力材料设备方面的技术管控纳入到工程管理体系当中, 提高对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控, 使应用在电力工程中的各项材料设备性能以及技术参数能够得到严格的控制, 避免出现过分关注经济指标, 忽视材料设备质量控制的情况。二是, 如果在针对工程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更换相关材料设备, 也需要做好质量检验以及技术检测等工作, 不能因为相关任务较为紧急, 就随意选择低质量产品进行代替, 若现实条件不允许, 必须要进行代替, 应该在维护记录当中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标注, 并及时进行更换处理, 避免由于材料设备因素加剧线损问题[6]。

2.3 线损管理体系加强建设与完善

对于电气企业而言, 线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 其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和经济收益, 因此, 必须要对相关管理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视。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要结合实际对线损管理工作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 不仅要明确线损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 还要对各环节的工作标准进行合理的设置, 确保相关人员在落实线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制度规范作为支持, 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第二, 电力企业应该对责任制度加以落实, 要对各部门、 各岗位在线损管理中的责任范围进行明确, 确保每个人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 使其能够严格按照责任制度的要求, 做好自身工作, 确保线损问题的检查、 分析与处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提高问题的管理成效。第三,要强化奖罚制度, 即针对合理降低线损, 保证工程运行质量的, 要进行适度的奖励。而对于忽视线损隐患、 长期处理无效、 甚至是造成线损问题不断加剧的, 要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应通过管理制度体系的有效建设, 提高企业员工对于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 使相关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7]。

3 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成效

当前阶段, 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 并与各界结合日渐紧密, 对此, 电力企业应该对此类先进科技进行积极的引入, 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具体可以应用智能化技术针对工程进行实时的监测, 完成各项数据的信息的采集工作, 并以此为基础, 对相关监控体系加强建设与完善, 实现故障问题的有效定位与排除, 从而将线损问题尽可能的减少[8]。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当中的线损问题加强管理, 能够实现线损问题的有效控制, 这对于此类工程运行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此, 电力企业应该对该项管理工作保持重视, 要结合实际, 对各种强化措施进行合理的应用, 不断提高自身线损管理的效果与质量, 实现线损问题的有效控制, 使相关工程的综合效用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输配电计量电网
穿越电网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探讨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