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运维工作中的隐患风险与应对技术研究

2023-12-29胡港国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变电排查隐患

胡港国

(国网宜兴市供电公司)

0 引言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 稳定地运行, 国家在电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 电网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变电运维工作作为电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变电运维人员而言, 其工作性质较为特殊, 需要在工作中对各种设备进行维护、 保养以及检修等。但是在实际的运维工作中,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了变电运维工作存在着许多隐患风险。这些风险隐患不仅会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还会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发生一些重大事故。因此, 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其安全隐患风险问题。

1 变电运维内涵

变电运维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 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等活动的总称。运维工作范围涵盖了变电设备的运行、 维护、 检修、 试验、 安装调试、调度通信等工作[1]。变电运维包括电力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 以及与此相关的设备安装调试和试验等工作, 其内容包括: 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电力设备的安装调试、 试验及消缺工作; 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及小修工作; 设备定期轮换及大修工作与电力系统运行相关的其它工作。

2 变电运维工作的隐患风险分析

2.1 自然环境风险

变电运维工作是一个常年在外的工作, 如果人员不注意, 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变电运维工作中的自然环境风险有两种: 一种是变电站周边环境不安全, 一种是天气环境不安全。变电站周边环境不安全: 主要包括变电站的建设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地质条件, 也包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自然因素。建设位置不安全: 变电站选址不当, 距离太远, 离居民区、 商业区太近, 如某变电站建设在人口密集区, 与居民区、 商业区等相互混杂, 易造成电力用户对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提高。地质条件不安全: 变电站选址在山岭地区, 山上多为岩石或黄土覆盖层, 易造成设备基础不稳[2]。尤其是春季干燥多风, 变电站周围环境十分复杂, 可能会影响变电设备稳定运行。春季鸟害严重, 风大塑料垃圾乱飞, 排水管道被垃圾堵塞影响变电站运行安全。

2.2 设备操作风险

变电站设备操作隐患风险体现在倒闸操作不规范, 填写工作票数据不准确, 难以及时发现变压器故障。如果变电站不规范倒闸操作容易出现触电现象,设备未规范接地, 防误装置功能少, 倒闸操作地点不正确均会产生设备操作风险。部分工作人员再操作过程中未注意瓷柱状体, 导致瓷柱折断与人接触发生触电。在装拆接地线过程中移位方法不正确导致工作人员坠落。倒闸时没有根据操作要求逐项操作, 忘记核对设备名称, 编号及位置, 常出现漏项或是跳项操作, 设备操作时常出现的切换位置指示标志不明问题。填写工作票数据不准确体现在工作票与操作票填写有误。工作票与操作票是变电运维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工作票与操作票是否填写正确是变电运维工作的重点内容, 操作票问题表现在错别字, 错误编号, 时间流程或是逻辑错误, 漏填时间。工作票错误表现在时间流程错误, 关键术语错误, 设备编号填写错误等。变压器故障是变电运维常出现的设备操作风险, 变压器故障主要是设备运行参数异常导致的, 而运维人员的工作经验有限, 对设备故障原因的判断也是不够准确。这就需要运维人员掌握变压器故障分析与处理技术[3]。变压器常见故障表现在一次变压异常: 主要表现为电压、 电流和温度等参数波动幅度过大或波动范围过大。变压器异常的原因有很多种, 如果是一次绕组匝数、 线圈匝数、 绕组直流电阻、 铁芯直流电阻等参数发生变化, 则可能是一次侧短路造成的; 如果是温度升高, 则可能是变压器二次侧短路造成的; 如果是二次回路发生开路或短路, 则可能是一次侧有相间短路。

2.3 技术人员风险

运维工作人员是变电站人员重要组成部分, 是影响变电站运维工作质量的关键。在运维工作中, 如果运维人员综合素质低就难以提高运维工作质量, 也难以实现运维工作目标。变电站工作人员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但是综合能力还需提高。尤其是部分运维工作人员缺少职业资格证明, 导致了技术人员与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变电站运维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依靠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的工作。例如很多变电站已经引入了GⅠS 设备,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GⅠS 设备自身会产生故障, 导致了变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因此, 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排查, 确定故障点并进行检修。但目前在实际运维过程中, 检修人员大多能力不足, 无法准确判断设备故障点。通常情况下, 当变电站出现故障时, 运维人员会根据经验进行分析和处理。但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无法全面掌握故障点的位置和情况; 这种方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排查和分析。

2.4 制度管理风险

变电站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 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其中, 加之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使得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 弱化了管理制度的效果。当前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例如管理内容不全面, 没有明确运维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 制度不完善, 制定了相应的制度, 但是没有严格执行,没有进行闭环管理, 缺少考核机制等管理漏洞。部分变电站甚至将制度置于高阁未能及时实行, 从而导致整个运维部门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变电站执行能力较差, 导致安全隐患频发。此外, 变电站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国家所提出的标准过于相似, 没有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和110kⅤ变电站运行情况对管理内容进行完善, 使得管理制度和具体的运维工作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

3 变电运维工作隐患风险应对措施

3.1 控制自然隐患

变电站周围环境多变, 需要定时排查运行环境隐患, 可以利用智能化巡视定点巡视, 测温, 可以节约的工时。同时也可以使用巡视机器人对一次设备进行智能巡视, 对高空避雷针的锈蚀情况进行巡视, 智能化巡视应用技术, 主要功能及应用效益如表1 所示。除了使用智能化巡视, 也需人力对周围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针对鸟害问题进行治理, 可以重点排查变电站避雷器、 母线、 主变等构支架等进行排查。主变低压中母线绝缘护套及穿墙套上面多个部位都需要认真检查。此外还要排查排水管堵塞异物, 清理站内站外易燃点较低的物品, 排查大型充油设备及灭火系统是否正常。在变电站周围设置保护措施, 变电站选址应与居民, 商业区保持一定距离, 保障变电站稳定运行。

3.2 增强设备操作风险识别

识别倒闸风险后应严格按照程序操作, 加强操作风险控制, 操作指令应根据调度员发布的指令进行操作, 倒闸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经批准才能进行倒闸操作。操作前详细检查安全工具是否合格, 认真检查刀闸位置是否有裂痕, 选择合适的操作位置, 佩戴安全帽操作[4]。操作过程中严禁解锁操作, 需及时审核防误装置。最后加强日常巡视操作, 做好相关记录。正确的填写工作票与操作票, 验票规范, 增强验电工作力度, 实现智能化监测系统, 可以利用无线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 例如某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 功耗低, 功率适中, 传输距离元, 电池寿命长且测量温度精准, 可以及时识别设备风险隐患, 例如变压器外温, 上层油温, 负荷, 油面温度等都需要及时巡视检查, 变压器上层油温较高会导致绝缘老化, 缩短变压器寿命。可以使用传感器测量温度及时排查风险, 预防风险。

表2 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3.3 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变电运维隐患风险解决流程如图2 所示。发现风险的第一时间是通知安全员, 可想而知工作人员对解决变电运维隐患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非常重要。企业可以加强员工培训, 尤其是技术理论, 帮助工作人员掌握隐患风险解决的方法。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日常知识教育活动让员工掌握专业知识, 熟悉一次设备巡视与二次设备巡视, 做好倒闸操作与典型操作票学习, 正确接受工作票[5]。对巡视工作内容不死记硬背, 而是逐渐熟悉流程, 逐渐掌握知识, 注重积累变电运维工作经验, 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风险。

图1 变电运维隐患风险解决流程

图2 新变电运维管理模型

3.4 创新变电运维管理模式

传统变电运维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电网公司的发展, 需要创新运维管理模式。随着变电站数量增加, 变电运行人员数量少于值守人员需求量, 所以部分变电站使用无人值守的模式。而变电站工作越来越复杂, 对工作要求更加细致与全面。如表2 所示, 新变电运维管理模式对运维检修专业实现了对口管理,有助于对变电运维工区传达相应的班组思想文化, 实现流程化管理。可以同时向多个班组传达任务, 及时对所属变电站进行倒闸操作, 加强维护管理。在新的管理模式中不仅体现变电站的管理制度的特点, 同时实现了智能化运维技术管理, 打破了变电运维信息壁垒。

4 结束语

综上, 本文以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风险为切入点, 探究了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风险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旨在进一步提升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管控能力, 希望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猜你喜欢

变电排查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如何排查并改错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