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访”变“走访” 一线解民忧

2023-12-28付忠于邓丹华

祖国 2023年21期
关键词:汝南县管家街道

文/付忠于 邓丹华

河南省汝南县:

“我们的网格员不但负责任,而且调解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是‘老邱工作室’的邱西成同志更是‘金牌’调解员。”11 月6 日,在河南省汝南县金铺镇信访中心,谈起接访工作,镇党委副书记郭倩特别自豪。

今年10 月,金铺镇徐庄村村民苏某和王某因宅基地产生矛盾,三级网格员调解无果,冲突一触即发。接到三级网格员反馈的消息后,该镇立即派二级网格员、“老邱工作室”负责人邱西成前往调解。经过细致耐心的调解,冲突双方平息了激动的情绪,并握手言和,一场危机最终被化解在萌芽状态。

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金铺镇的网络员调解工作是汝南县强化基层治理、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汝南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浦江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关口前置、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不断强化初信初访工作责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初信初访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汝南县宿鸭湖街道党工委书记伍刚在群众家中走访

推行“首办责任制”,织密服务网

网格是社会治安管理的最小单元,也是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更是基层治理的“前哨站”。一直以来,汝南县不断推动信访服务和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有效融合,将信访服务延伸到最小单元,将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延伸到每家每户,推动基层治理到边、到底,用“小网格”托起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大平安”。

“如果没有‘宁管家’网格员的帮助,我弟弟不可能这么快被找到。”近日,汝南县汝宁街道东关社区居民贾萍将一面绣有“宁管家网格力量大 情系百姓为民排忧”的锦旗送到东关社区,对“宁管家”网格员不遗余力帮助寻找走失的弟弟贾红启表示感谢。

原来,贾萍的弟弟贾红启患有轻度精神疾病,在务工返家时迷路走失。东关社区“宁管家”网格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社区汇报,二级网格员——社区党支部书记迅速联系公安部门,通过监控设备查找贾红启活动轨迹,同时安排社区“宁管家”网格长及网格员通过微信群、抖音等平台广泛发布走失人员信息,并组织所有网格员在辖区内展开拉网式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宁管家”平台发布信息的快速传播下,看到寻人信息的平舆县公安局万金店派出所民警,比对辖区内接收到的走失人员信息,发现其中一人和“宁管家”平台发布的信息基本吻合。经沟通核实,该人员就是贾女士寻找的弟弟贾红启。情况确定后,“宁管家”网格长及网格员随即开车接回了贾红启。

联调联动解决信访难题

这是汝南县创新实施“一张网格”全域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生动写照。2022 年以来,汝南县创新实施狠抓初信初访,坚持源头预防,推行“首办责任制”,并构建解纷平台,坚持谁接访谁全程跟踪办理,努力提高一次性办结率和满意率。全县分乡镇(街道)、村(社区)划分成网格,将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民组长、群众代表划定“网格责任田”,每个网格实行“网格长+专业网格员+ N 个联络员”管理模式,把人、地、事、物、情、组织等要素全部纳入管理网格,网格员每天在网格巡查走访,第一时间接手处理网格内的问题,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工作格局,将信访工作做在了老百姓心坎上,把群众的合理诉求化解在家门口。

另外,全县18 个乡镇(街道)全部配备了政法委员,调整充实村(社区)治安主任136 人,配备3353 名基础网格长,整合规范了村治保会、调解会、治安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使基层基础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干得好。全县还配备辅警316 人,选聘法律顾问285 人、专兼职调解员1142人。

推行“最多访一次”工作机制,一线解民忧

“你看,这沟渠不仅全部疏通了,两岸还进行了加固,再遇到强降雨天气,就不用担心地里的积水排不出去了。还真要感谢我们的网格员——群众代表李金珠 ,群众反映的问题他不但很重视,而且很快反馈到上级网格员,并得到很快解决。”在汝南县王岗镇何岗村,正在查看小麦出苗情况的村民张献武指着地边的一条沟渠告诉记者。

据王岗镇党委书记徐春华介绍,今年9 月下旬,网格员在一次走访过程中,熊岗村西张庄村群众代表李金珠反映该村和何岗村交界处有近百亩农田积水严重,但附近沟渠堵塞,积水无法排出,影响秋作物收割。接到网格员信息后,镇党委、政府立即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镇农办、信访办、何岗村委、熊岗村委相关人员任组员的联合调查组,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核实情况后,立即组织挖掘机,对沟渠进行了疏通。同时立即在全镇范围开展了堵点排查,并组织各村采用机械、人工配合挖排水沟、埋涵管、抽水机排水等方式进行积水排涝,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据汝南县信访局局长刘阳介绍,在处理初信初访问题时,汝南县大力推行让群众合理诉求“最多访一次”工作机制,把牢“快速受理、快速转办、实时跟进、快速反馈”四个环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以最快速度将初信初访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1 年以来,汝南县全力落实基层“网格化管理”, 变“坐等接访”为“主动下访”,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发现问题,查摆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乡村振兴、环境保护、作风建设、土地纠纷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安排全体干部主动下访,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意愿。以“面对面”“零距离”的方式直面群众关切。同时,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清理活动,分析研判和信息预警,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不上交、不激化。 “坐等”变“主动”,不仅端正了干部作风,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今年来,全县信访干部主动下访780 余次,直接联系服务群众1600余人。

公开接访

坚持“三到位一处理”,用心解难题

“我们街道的信访案件主要是拆迁安置问题,经过三级 网格员的主动走访,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在宿鸭湖街道信访中心,提起信访案件解决情况,正在整理信访卷宗的街道政法委员、武装部长高伟松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街道孙屯社区刘竹园、刘庄、孔庄三村民组,因房屋拆迁,安置房没有着落一事向网格员反映。针对开发商、施工方和拆迁户具体情况,街道办采取“一引领两平台三到位”工作法将拆迁安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个核心引领”即坚持党建引领,形成“党建+网格”模式,切实提升精细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两个沟通平台”即构建拆迁安置户与施工单位对话平台,推动“人等房”问题解决;构建施工单位与政府部门沟通平台,推动“房等钱”问题解决。“三个坚持到位”即上门走访到位、带案下访到位、专题约访到位。这些措施有力推动解决拆迁安置遗留问题,确保群众及早住上了安置房。

在处理初信初访问题时,汝南县不断创新举措,坚持“三到位一处理”,用心解民忧。坚持一次性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听清楚,一次性把矛盾症结找准确,一次性把政策法规讲明白,一次性把解决方案定合理,一次性把信访案件办完结。无论来访群众提出的诉求是否合法、合理,都要依法按政策做出明确的处理决定。对于诉求无理的,把思想疏导到位;对于生活困难的,想方设法帮扶到位;对于信访行为涉嫌违法的,予以依法处理到位。

全面推行“两代表一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

和政协委员)”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宿鸭湖街道把预约视频接访、现场接访、干部下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矛盾纠纷“三访结合”工作制度,实现远程视频接访、领导带班接访、干部主动下访无缝连接,疏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群众纠纷;金铺镇成立了“老邱”工作室、金铺社区成立了“四组一队”,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村民家中,排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南余店乡充分发挥“五老”协会人员作用,积极参与信访调解,促进了社会稳定。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一定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汝南县委书记李卫明表示,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推动“三县一家园”(工业强县、文旅名县、生态美县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建设跃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汝南县管家街道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汝南县人民政府签署校地结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热闹的街道
郁小文的猪管家
汝南县
做自己的小管家
热闹的街道
汝南县
HAPPY LIFE创意管家型APP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