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绿水青山 建造花园城市

2023-12-28鲁新建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23期
关键词:县城城区建设

鲁新建

(商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近年来,商城县全面贯彻落实信阳市委“1335”工作布局,聚焦建造“城在山水间、人在画卷中”的花园城市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抓手,将商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明融入其中,坚持以人为核心实施城市扩容、提质、更新工程,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大力开展城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让商城这颗“豫南明珠”焕发新的光彩,“山水辉映、红绿交织、人城相融”的蓝图正逐步实现,美丽幸福宜居的商城新画卷正逐步绘就。

系统思维,完善一套系统

坚持系统思维,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城市建管体系。

城市建设指挥部统筹抓“建”。把花园城市建设作为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由花园城市建设指挥部牵头统筹,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审定项目规划、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城市发展谋篇布局,精心、精细、精准谋划了一批规模大、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为县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2023 年,全县共谋划城市建设重点项目78 个,总投资539.4 亿元。

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抓“管”。牢固树立“三分建、七分管”的城市发展理念,由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城市管理综合协调、规划指导、督导考核等工作,建立健全例会会商、考核奖惩、反馈督查等各项制度,做细做实各项工作。

部门群众齐参与共建共治。将城市建设管理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统筹,进一步明确了12 个承担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并将县直所有单位全部纳入社区网格,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在督促各门店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城市管理“随手拍”活动,创新认养一株花、维护一片绿等管理机制,努力营造共建共治的浓厚氛围。

彰显特色,推进两大工程

紧密依托全县良好的山水生态资源优势,秉承“将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的建设理念,践行“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理念,坚持山水入城、城融山水,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围绕留住山水、记住乡愁的目标,实施两大工程。

以“留住山水”的理念,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工程。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统筹轻工业园区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县城北部、紧邻轻工业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8.35 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城,促进县城产业配套日趋完善、公用市政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环境基础提级扩能,辐射带动轻工业片区,提高县城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投资5 亿元实施花园路北扩项目,贯通了群众期盼多年的南北通道。推进“三网”融合建设,结合县城依山傍水的特点,打造“一路多点的绿网、两库两河的水网、三纵三横的路网”的山水城市。投资8 亿元实施高速口至县城道路提质改造项目,在道路两侧开展节点绿化,打造了商城的“迎宾大道”。全面开展鲇鱼山水库、铁佛寺水库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实现饮水安全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投资12 亿元对陶家河进行河道整治,河岸、桥梁亮化美化,配套建设亲水平台、游步道、观景台等设施;投资38.5 亿元建设灌河生态文化园,着力打造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公园和旅游度假综合体。投资10 亿元新建10 条市政道路,投资5 亿元对7 条市政道路进行提质改造。

以“留住记忆”的理念,推进老城有机更新工程。在老城改造中注重融入文化内涵。按照“保基本、兼顾完善、积极推进提升”的工作原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热切关注的事项,积极推进民生项目。分年度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5 个,涉及住户12 259 户,让老旧小区实现“幸福加速度”;改造升级崇福公园,沿陶家河两岸新建人民公园、儿童公园、山体公园,形成了以陶家河“一线串珠”的公园体系;对城区背街小巷进行硬化、美化、亮化,在巷道转角等空闲地打造小花园、小景观,有机融入党建、历史、县域特色和新时代文明精神等内容,县城罗巷、东岗子等特色小巷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在提质更新上注重保留历史记忆。在北大街、西正街老旧小区改造中挖掘商城深厚的历史底蕴,保留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找回了不同年龄段市民的“商城记忆”。打造“平安驿·逗街”仿古特色小吃一条街,融入商城县“歌舞之乡”的文化内涵,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提升品质,开展三项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和短板,围绕治“乱”、治“堵”、治“丑”,靶向发力,开展好三项整治行动。

聚焦治“乱”,开展市容市貌整治行动。基于城市建管体系,由县城建指挥部统筹,城管局抓总,9 个省级文明单位牵头,包路段责任单位主动出击,坚持宣传劝导与强制拆除相结合,对城区主干道764户约8 万平方米的违建彩钢瓦棚全部予以拆除。城区9 条主干道、467 条辅路及背街小巷,共拆除私搭乱建1 586 处、拆除残垣断壁817 处,城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由“乱”到“净”的转变。

聚焦治“堵”,开展交通秩序畅通行动。以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营造畅通有序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坚持疏堵结合,在城市闲置空地新建4 个公共停车场,在城区主次干道施划机动车停车位1.1 万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63 700 余米,形成了以小区配建停车场为主、新建公共停车场为辅、道路停车为补充的停车系统,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实现了由“堵”到“畅”的转变。

聚焦治“丑”,开展高空飞线入地行动。以“五线”入地整治为抓手,对县城主次干道架空通信线缆、部分低压供电线路实施入地,对背街小巷通信线缆进行捆扎整理。已累计完成通信线路入地941.1公里、低压强电线路入地20.9 公里、公安监控线路入地137 处、红绿灯线路入地19 处、路灯线路入地39 处、数字城管线路入地57 处,实现了由“丑”到“美”的转变。

以人为本,实施三项举措

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多措并举,努力让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奋力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协同共创。

采取“领导走街”举措,解决了群众“烦心事”。高位推进城市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全面推行路长制、网格长制,对12 条城区道路和21 个社区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部由县处级领导担任路长、网格长,城市管理由线到面,无死角、全覆盖。创新开展“走街”活动,各路长、网格长每周利用闲暇时间到所包区域巡查、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让“走街”有行动、出真招、见实效,有力提升城区整体形象。

采取“单位包保”举措,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实行文明单位包保公厕制度,由各文明单位“一对一”包保城区公厕,进行“坐摊式”保洁,64 个公厕全部达到城市二类以上标准,“鲜花公厕”的名片愈发响亮。140 个单位组建志愿服务队,负责包保路段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门前五包”落实监督等工作,既调动了参与积极性又节省了建管成本。城区环境焕然一新,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

采取“共创共享”举措,增强了群众“参与度”。弘扬“人人都是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共同参与城市的建设管理。在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中,群众主动捐助家中闲置的旧家具、旧电器等物资用于街头小品的摆放,增加了古味古韵;群众主动认领公共区域、公共绿植,进行卫生管养、维护等,形成群众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务实重效,抓好三个保障

务实重效,高位推动、高效推进,以项目落地建设为结果导向,充分调动人力、财力、物力,为县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方齐上阵,要素保障坚实有力。由组织部部长牵头,各要素保障单位“一把手”参与,成立工作专班,对县城建设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并建立工作台账,根据项目要素办理情况,逐一将任务分解到责任单位并明确时间节点。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实行“多测合一”等惠企措施,提升办事便利度,实行“联合验收”,提升项目落地开工和建成使用的效率。

投融资齐发力,资金保障灵活高效。聚焦中央预算资金的支持方向和专项债资金的支持领域,积极谋划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提质等项目,努力争取上级资金。2021 年至今,县财政累计用于城市建设支出11.78 亿元;2022 年以来,投入城建类项目中央预算资金、专项债资金8.5 亿元。

建管督齐跟进,进度保障及时有效。由城建指挥部政委、指挥长统筹全县城市项目建设工作,确保项目建设有人管、专人盯、进度快。严格督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县大督查办、城建指挥部督查组联合专项督导、节点推进,实行“三头”(点人头、数砖头、看劲头)模式督导,督帮结合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县城城区建设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