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担当肯作为,人生没有不可能

2023-12-27彭旭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明志子书勤学

彭旭

只有敢作敢当,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成就更好的自己,同时也为社会贡献应有之力。

自古以来,敢作敢当就以家风的形式在中国文化中一脉相承。敢作即有作为,敢当即有担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宁静”是“独善其身”,让人从容应对成长路上的坎坷;“明志致远”是“兼济天下”,使人安然迎接建业路上的艰辛。这才是有作为、有担当的真正体现。

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敢作敢当。他早年虽是躬耕于南阳的一介布衣,却心怀天下,有心建功立业。后来,刘备三顾茅庐,他以《隆中对》一席话展现出雄才大略,预言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政治形势。此后,他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毕生辅助刘备父子开疆辟土,创建并巩固蜀汉政权,维持了数十年的民生稳定,深受百姓爱戴。

同时,他对后辈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通过立志勤学、修身养德,早日成为济世安民之才。《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后代,切不可放纵、不勤学,否则“多不接世”,不能为国家及社会所用。其子诸葛瞻也确实像父亲希望的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敢作敢当,为蜀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敢作敢当不仅是诸葛亮的家风,也是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组成部分。危亡之际,敢作敢当者代不乏人。宋失去半壁江山时,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抗金将领岳飞兑现了精忠报国的理想,收复大片失地;明土木堡之变后,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英雄于谦挺身而出,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清国运转衰之际,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钦差大臣林则徐赴汤蹈火,完成虎门销烟。

在社会安定、生活富足的今天,我们又应该如何践行敢作敢当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具体到每个家庭,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

一是敢作,即热爱生活,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学习和工作。优化家庭文化氛围,强化赋能的作用,避免沉迷游戏和电子产品、低俗娱乐、感官刺激等“奶头乐”类的消耗。沉浸式阅读、体验式学习等形式可作参考,全家人能共同参与最好。

二是敢当,即挡住诱惑,面对自身欲望和外界刺激,要有鉴别意识。自私自利、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等生物本能,不能成为“躺平”“佛系”“摆烂”的借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古训可作提醒,全家上下都应知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是反馈,即善意提醒,对已有的行为结果不回避,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无错的再接再厉、锦上添花。不要让个体有不安全感,发挥家庭的保护作用和净化作用。自我保护的私心少了,舍己为人的公心就会多。在家有人為镜,社会上就会有良师诤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不妨从建设和传承敢作敢当的家风开始。

猜你喜欢

明志子书勤学
明志
断肠明志 陈树湘
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
传承革命精神,立志勤学成长
蹁跹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杨愔勤学
诫子书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重庆龙湖智能案例